APP下载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四种策略

2015-05-30江萍萍

广西教育·B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微课资源问题导学高中数学

江萍萍

【摘 要】要想使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师可尝试通过引入生活场景来变抽象的数学规则为具体的数学实践,通过引入问题导学来促使学生从倾听的学习状态转变为思考的学习方式,通过尝试使用微课资源来变平面的数学符号为立体的空间形态,通过定时阶段总结来将分散的教学要点变为集中的知识精髓,最终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一步步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提升个人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生活场景 问题导学 微课资源 阶段总结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106-02

数学作为一门传统科目,多年来一直以“老大难”的形象位居学生最恐学的科目榜首,这固然与学科本身的难度、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有关,但更大程度上是由学习的主战场——课堂的高效与否有关。假如课堂拖沓无常,教学紊乱无序,即便是对数学有非常高兴趣的学生,也容易被浇灭热情。反之,假如课堂高效有序,学风浓郁严谨,即便是对数学兴趣不是很高的学生,也容易被这良好的学习氛围所感染,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就是课堂效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力表现。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指导下,通过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引入生活场景——变抽象为具体

数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使许多逻辑思维能力或是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常常感到发悚。因此,教师首先可以从这一关键点切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场景来变抽象的数学问题为具体的数学现象。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中的异面直线为例,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时,为了表示两条异面直线不共面的特点,在作图时通常会用一个或两个平面来进行衬托,这固然可以提高异面直线的直观性,但远不如实物更容易让学生认知。因此,最简单的办法是教师让学生自行在教室内或自己的文具用品中找出正方体或者长方体,如黑板擦、铅笔盒、课桌等,通过这些实物来认识异面直线。又如,让学生观察教室外面或自家内的墙体,将墙体与地面相交的地方作为一条线,往右上角看,墙与房顶相交的地方作为另一条线,则这两条线就为异面直线。借助这样常见的、容易接触到的生活场景,学生不仅可以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数学问题的抽象性,从而更快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数学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平时要多鼓励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学会借助身边常见的事物或工具,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为具化的数学实例,帮助自己理解数学问题。“变抽象为具体”这一思维方式可以在教学中作为学生的思维训练的方式之一,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从而实现从“授予鱼”转变为“授予渔”的教学目的。

二、进行问题导学——变倾听为思考

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学生的思辨能力将是教师培养的重点与关键,因此,为了契合这一培养要求,同时又切中学科的实际,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学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单纯倾听教师的教导转变为独立自主的思考。以苏教版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为例,该章知识点密集,不僅有大量的公式,而且还有许多因为图象变化所延伸出来的问题,故而是整个高中数学中的重中之重。对于这类章节知识,教师可以在进行题目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提问,比如用三角函数来测量塔高需要哪些条件(测出仰角、测量点到塔底的水平距离,利用正切函数来求解)、测量河宽需要哪些条件(河对岸标志物的高度、河对岸测量点到标志物顶端仰角,利用余切函数求解)。根据一题多变的原则,再延伸提问如何利用三角函数来测量山高、树高、楼高等。通过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督促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用问题导学来提高课堂效率时,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时间充裕性。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提问后必须预留合理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确保学生是在经过个人思考或者相互讨论之后才进行回答的,而不是形式化地提问与固定式地回答(即教师自问自答)。第二,问题适度性。问题本身除了具备有效性与启发性外,还应当循序渐进,有难度递增。这样做一是遵循思维规律性,二是便于学生在进行逐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三、尝试用微课资源——变平面为立体

考虑到部分章节内容并不需要学生完全认知并充分掌握(这里指的是选修系列的内容),因此,为了合理节省教学时间又不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微课教学。除此以外,对立体几何、图形构造等方面的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动画功能把平面图形转变为立体的生动影像。比如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系列中的《计数原理》《概率》等,在学校数据库或者公开网络上都有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教师可以选择性地下载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借助生动立体的影像资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避免枯燥的数学符号所可能造成学生的学习不适感。在灵活运用微课资源时,教师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参考性。教师必须明确,微课教学只是教学课堂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不能用微课来全面代替个人教学,只能将其摆在辅助或者“加料”的位置。第二,点拨性。当学生在课堂上看微课视频时,教师仍需要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地点拨,比如上文提到的提问,或者穿插一些小测试等,其目的在于时刻聚拢学生的精神,避免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想游离于外。第三,回归性。在微课播放过后,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回归到课本中,回归到教材中。总之,教师应当合理适度地运用微课资源。

四、定时进行阶段总结——变分散为集中

部分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成绩差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或计算能力欠缺,而是在很多基础性的知识上出现了紊乱甚至遗忘现象。这固然与学生本人对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有关,但也提醒了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定时性的阶段总结,将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悉数集中起来,让学生对这些分散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系统性。这样做对提高课堂效率有显著的作用。以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中的《圆锥曲线与方程》为例,该章介绍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这三种曲线的相关性质。每一种曲线又有多种变形,如抛物线,它共有四种标准方程,分别是 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这四种标准方程的简图、焦点、顶点、准线、通径端点、对称轴、离心率、焦半径公式都各不一样。假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以列表的形式及时地将其整理出来,则不仅归并了知识,而且提高了知识的可记忆度。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也应当将总结知识的环节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不论是在每一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或者是在每一个章节的完成过后,又或者是在每一个星期,每一个月,以时间为周期的设定方式,有意识地带领学生一起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阶段总结。这对学生来讲,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提高吸收的效率与质量。对教师来讲,它也有利于教师将所教知识与教学计划进行比对,以发现教学不足或教学错位的地方,方便及时改进。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完成教学任务并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其中包含着几个教学要求,第一,掌握知识。教师必须要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保证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教学进度来进行有效学习。第二,学习方法。学生不仅懂得了最基础、最表层的知识要点,而且还要掌握思考方式,培养逻辑能力等抽象性质上的个人能力。第三,运用能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在解题能力、解题效率、答题准确性上有所提升。只有帮助学生在规定的、限定的时间内实现这三种层次的学习目的,才算是真正的高效学习。因此,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尝试通过引入生活场景来变抽象的数学规则为具体的数学实践,通过引入问题导学来促使学生从倾听的学习状态转变为思考的学习方式,通过尝试使用微课资源来变平面的数学符号为立体的空间形态,通过定时阶段总结来将分散的教学要点变为集中的知识精髓,由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一步步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提升个人的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微课资源问题导学高中数学
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微课资源开发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中职“单片机”课程中微课资源的开发研究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资源在开放大学基层教学点英语课外学习中应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