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MS—EEPO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探析

2015-05-30陈伟平

广西教育·B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摘 要】分析高中MS-EEPO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MS-EEPO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MS-EEPO 小组合作学习 效果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006-02

小组合作学习是MS-EEPO(有效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相呼应。是否在课堂上普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指标,同时也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志,因而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普遍运用。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实现教学目标上存在很大差异,很多老师努力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并不能实现多维目标,使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甚至流于形式。MS-EEPO小组合作学习源于一般小组合作学习,但其可操作性和效果明显高于一般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MS-EEPO小组合作学习操作体系,克服一般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提高MS-EEPO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是推进MS-EEPO发展的重要内容,也可以为一般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借鉴,使教育教学改革更有效地推进。

一、对MS-EEPO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

“MS-EEPO(有效教育)”是孟照彬教授倡导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其核心是通过教与学的转变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MS-EEPO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这种方式的学习,在思想品德、审美、智力、情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实现特定的、多维的教学目标。如果小组合作学习只是简单地把几个同学凑在一起,搞个花架子,没有明确目标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则是无效或低效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或3年)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品质达到特定的、可量化的水平。

(一)智力培养是重点。有人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不重视知识传授,或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在既定时间完成知识教学目标。其实,小组合作学习与高考、中考没有矛盾,相反,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会提高学生中考、高考的成绩。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达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研究的转变,体验学习的发现之旅,增强学习意义的体验,学生的知识不断增加,学习成绩提高,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喜欢学习的品格。

(二)思维能力培养是中心,情商培养是关键。思维能力培养是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中普遍认同并且操作体系比较成熟完善的一项。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很多老师把这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唯一目标,从而忽视知识传授和情商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心、团队精神,发挥小组的分工合作功能,使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都能各尽所能,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现其价值,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实现课堂教学公平。中国式的家庭教育、独生子女、学校不科学的评价机制等因素,使学生自我意识强,责任意识薄弱;单干意识强,合作意识薄弱;索取意识强,奉献意识薄弱。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具有在特定时限内个体无法完成的特点,因此小组成员必须按时完成分配的任务,并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把个体内容整合、升华,最终生产出小组的作品。这实质上是把学生引导到集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来,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竞争、分享等社会化意识,培养耐心、意志、毅力,以形成良好的情商。

(三)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多维的,必须把德育、美育、智商、情商、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等纳入评价小组学习效果指标系统,从而使MS-EEPO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解决我国高中教学中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

二、MS-EEPO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問题及其对策

(一)小组合作学习最常见的问题是教室吵闹,学生参与率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调控不力,场面混乱,噪音过大,以至于学生必须大声讲话才能交流,小组间相互干扰,学生难以静心探究。部分学习积极性差、性格内向、习惯独处的学生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喧嚣、参与率低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差,甚至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必须建立起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小组合作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规则,以约束小组和小组成员的行为。小组讨论的声音、小组学习时学生的走动、移动桌椅仪器的方式、组与组间距离等都要有明确规定,并在实践中完善。没有规则,小组学习闹哄哄,学生学不到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无法长期有效开展。同时,要有科学的小组评价机制,不能只用小组学习成果来对小组进行评价,特别要注意把小组在学习过程的表现作为小组评价指标,通过小组荣誉来约束小组成员的行为。

防止闲散人员的有效办法是“人人有喜欢做的事”,这需要按学生的特长、爱好分工。但比较切合实际的是“人人有可以完成的、不完成小组就完成不了任务的事做”,使成员在小组中有重要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可以通过道德教育使学生自觉倾听。也要用流程性检测来促使学生倾听,还可以用小组评价来约束没有倾听自觉性的学生。

通过科学的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做到人人参与,学习成果在组内、组间充分交流,使班级成员在特定时间内都能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高效学习方式。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当。不少教师不分析教材、学情,随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而犯了“花架子”错误。小组合作学习要“适当、适时、适量”。

所谓“适当”,就是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装备条件等来确定是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应该用于突破重点、难点,不应该在个体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而一些高于学生实际水平的过难问题,如果现场没有足够的网络或图书等装备,也会使小组学习陷入困境。总之,课程内容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依据。小组合作学习是完成课程任务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来说,小组合作学习以突破重、难点为主。较简单的、量比较少的内容不必开展小组学习。而较复杂的、综合性强的、量比较大的、学生运用现场装备通过合作研究能解决的内容,可以开展小组学习。

所谓“适时”,就是小组学习要依据学生思维特点和生理特点适时开展。从生理特点上讲,小组学习要与MS-EEPO七要素中的“动静转变时机”一致。也就是小组学习是动中学。高中生坐着学习15分钟左右会出现疲劳,此时开展小组学习,由“静中学”转为“动中学”,可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从思维特点上讲,学生有相应知识基础,并对学习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后再开展。

所谓“适量”,就是4人以上的小组学习,一节课1~2次为宜。短、平、快的同桌讨论则可依据教学内容随时开展。

(三)人力资源利用不恰当,分组不合理;或小组水平差距大,无法准确开展小组评价;或性别、个性、特长搭配不合理,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小组合作学习是实质上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但其重“优势互补”,轻“强强联合”。合理分组最根本的是“互补”,只有互补,才能体现学生在小组中存在的价值,组员才能友好相处,按分工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不合理的分组会使一部分学生被小组“抛弃”,这部分无法展示才华的学生会有失落感和挫败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人格障碍,少数还会形成反社会心理。

1.科學构建小组。小组的大小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而定。2~3人的小组解决量小的较易问题; 4人组可解决日常教学中的大多数问题,用得比较多;6人以上的大组调控难度比较大,需要在学习方式训练到位、4人小组已经比较熟练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效果。

小组成员搭配。(1)从成绩上讲,各组好、中、差生分布均衡,各小组的学生平均成绩基本一致。如4人组:好1、中2、差1。保证小组评价有公平的基础。(2)男女搭配均衡。因为不同性别的混合比相同性别的小组效果更为显著。(3)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等合理搭配有利于各尽所能,增强自豪感,增加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兴趣,有利于班级长期开展小组学习。

尽量减少学生相互选择,更不能由学生自由组团。“归属感”会让学生进行同类相聚,不利于各小组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不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不利于教育公平。

2.小组组内分工。小组的组内分工要以“人人有事做,人人乐于做,人人是人才”为原则。这就要求必须依据学生的特长进行组内分工。组织能力强的做组长;擅长书写的当“记录员”;胆子大、表达能力强的当“发言人”;动手能力强的当“操作员”(如小组实验时);擅长设计的做学习成果“设计员”,等等。小组分工应该坚持“教师指定,学生自荐,组内民主集中”的要求,并随实际变化而变化。

(四)教师业务水平不足,或MS-EEPO理论不足,不能高效组织小组学习。这需要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引导学生,科学设置问题,重视课堂的预设和生成。

1.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教师必须加强备课和学习,要放下架子,虚心接受学生的批评指正,更要善于捕捉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加强引导。小组自主学习期间教师要注意小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小组要适时引导。教师应注意观察,对偏离主题的讨论要进行引导。教师要关心“边缘人”,引导他们参加小组学习。

3.科学地设置学习问题是小组学习高效的关键。同样的学习内容,教师设置的问题不一样,小组学习效果大不一样。问题设置是一门大学问,比如:设计为“开放发散性问题”还是“内敛式论证性问题”,设计为“所有小组研究同一问题”还是“多个问题供小组选择研究”,都需要依据教材、学情而定。不重视问题设置也是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重要原因,需要我们重视。

4.重视课堂的预设和生成。小组学习是一个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过程,其状况随时会超出计划,例如小组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或小组活动结束后学生达不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的生成和预设,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MS-EEPO的核心和灵魂,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我们也应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中发展并升华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陈伟平(1973- ),男,北流市第二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