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处不在的自我诉求

2015-05-30陈练雄

广西教育·B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个性自由天性

【摘 要】从5个方面,通过对电影《死亡诗社》的赏析来看教育中天性的释放。

【关键词】死亡诗社 天性 自由 个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088-02

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么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着。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都渴望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张扬青春,体现个性,活出自我,实现价值。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壁垒却无处不在,它们来自各个层面,有家庭的,有学校的,有社会的,更有自身的。那么,自由如何打破权威的桎梏?个性在主流价值观面前怎样彰显和突破?人应该怎么生活才称得上人生?或许在电影《死亡诗社》中找不到答案,但是这部电影留给观众的是思考。电影《死亡诗社》的英文名为:Dead Poets Society,也被译为《春风细雨》,1989年放映,曾获得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以及几项在英国、意大利、法国举办的国际电影大奖。影片故事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大学预备学校里展开。一个有思想并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文学教师基廷带领着一群迫切想突破的青少年,以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去学习诗歌,在诗歌里领悟人生,这激起了少年们内心的勇气和激情,于是他们重新组建了死亡诗社。其中一位名为尼尔的少年更是重新认识了自己,决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却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故事以尼尔自杀和基廷老师被解聘而告终。这是一部探讨人生、教育、主流价值观和个性发展等主题的影片,对教育模式化的抗争贯穿了全片,其中基廷老师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得到了观众的共鸣,少年们的勇气和激情以及抗争也触动了观众心底深处的自我诉求。

一、四个信念

1959年的威尔顿学院是最好的大学预备学校,执行的是古板的教学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影片从开学典礼开始,孩子们点着蜡烛举行知识之光的传递仪式。校长提出问题:何为四大信念?学生们纷纷起立,自豪地回答: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在座的家长们也与有荣焉。当然,这四个信念也被印在锦旗上面,在开学典礼开始时由四个男孩子举着走进礼堂。可见,学校对“传统”的重视。他们也相信,正是因为坚信传统信念,这所学校前一年有75%以上的毕业生考取了常青藤联盟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这番讲话使得在座的家长和学生们激动不已。镜头一转,在学生宿舍里面,这四个信念却被戏谑成:模仿、恐怖、颓废、污秽,而这个家长眼中的“天堂学院”——威尔顿学院也被他们称为“地狱学院”。这或许是学生们在这个高墙围建的学校里找的小乐子而已,但是却表现出他们的不羁和不以为然,在枯燥和性别单一的学校生活里表达出不满。

二、剥去教条的外衣——朗诵诗歌和撕书

基廷老师的扮演者罗宾·威廉姆斯曾经形容这部影片是“一部年轻人的圣经”。对于接拍这部影片的原因,他说道:“整个故事都吸引着我,不单是人物……我喜欢这个故事,它的年代在50年代末,正是美国将有许多新鲜事物即将发生的前夕。同时约翰·基廷的教学方法——追寻自我真实和富有生气的声音,正是我对生命的一个重要看法。”活泼和激情是少年的天性。威尔顿学院的课业十分的繁重。化学课老师的作业特别多,拉丁文老师一板一眼地教读让人昏昏欲睡,三角课古板的教学同样让人头疼,这时基廷老师开始上文学课。他吹着口哨进入教室,走到后门,打开门走了出去,学生们正摸不着头脑时他伸头进来说:“跟着!”于是大家跟着去了大厅画像处。在那里他高喊惠特曼的名句“哦,船长,我的船长”,还让学生念一首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劝少女珍惜时光》:“及时采撷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今日尚在微笑的花朵,明日便将凋谢。”他随即说了句拉丁文carpe diem,意思是:seize the day,活在当下。学生们的眼睛开始升起了光芒,接下来基廷老师还叫学生们凑近了看墙上的照片,试着去听死去的人的声音。基廷老师别出心裁的举动使学生们对光阴、生命、死亡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可比在教室里教条地讲解内容的效果要好得多。

基廷老师是传统教育革新者,他以独特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学生们的天性得到了唤醒。在片中还有一幕经典举动——鼓励学生“撕书”。在讲解什么是诗歌、如何评价诗歌时,伴随着学生的朗读,基廷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横轴和纵轴,横轴表示诗歌的完美性,纵轴则是诗歌的重要性,由此来评价一首诗歌的优良。这是J伊凡斯普利查博士的结论。这个标准貌似很有道理,学生们也一边在笔记本上画着,正准备接受这个理论的时候,基廷老师却说这是鬼话!诗歌不是装水管,没有什么标准,医学、法律、商业、工程都是维生的技能,而诗歌、美丽、浪漫和爱情才是生存的意义,一番话把大家的情绪都调动了起来。接着,基廷老师叫学生们把关于标准的序言都撕下來!大部分学生们都愣了,不知道如何反应。但慢慢地,他们也兴奋了起来,整个教室充满了撕书的声音,他们把这个举动看做对教条主义的反抗,在基廷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认为自身充满了力量,足以对抗整个制度化教育。先不论基廷老师关于诗歌的观点是否正确,就教育而言,本身就应该具有被怀疑性和被挑战性。人类的进步就是从质疑开始的,接着推翻,接着重建,再质疑推翻重建,周而复始地进行。而制度化教育习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结果学生只适应了应试教育,却不能适应社会。

三、站在桌子上看世界

基廷老师也是威尔顿学院的毕业生,他曾经组建过死亡诗社。这件事情被学生们从校友年鉴里得知,他们对“死亡诗社”很感兴趣。于是在学生尼尔的组织下,死亡诗社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开始了。7个年轻人用激情朗诵着诗歌,平时被视为枯燥的莎士比亚也变得精彩起来。这个不能为人所知的秘密进行的诗歌朗读活动暗地里举办着,渐渐地学生们的天性被激起,他们变得更加勇敢,也开始追求个性,如多尔顿对爱情的追求,尼尔对个性发展的认识。课堂上,基廷老师问学生们:语言的目的是什么?尼尔回答:交流。基廷老师说,追求伊人。于是他站到了讲台上,说:为什么站得高?因为提醒自己必须经常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读书的时候不要只想着作者怎么看,想想你自己怎么看。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基廷老师的课堂教学总是这么不拘一格,但是学生们都喜欢并愿意接受这种特立独行的教学方法。这代表着一种态度,充满诗意,明快而欢喜,温馨而感动,让学生们开拓了眼界,丰富了思维,启发了思考。所以说,这个充满理想和热情的基廷老师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甚至学习人生的方法。可以说,基廷老师是学生们的灵魂导师。

四、尼尔的梦想及个人抗争

尼尔在影片中是一个悲剧角色,以个人对抗权威却失败的典型。抗争因子一直都在默默地潜伏着,掀开一角便能看到。它们时不时会张牙舞爪地反击,力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在重压之下,几乎不能呼吸的情况下就会起来大闹一场。尼尔也是基廷老师独树一帜的教育模式下唤醒的典型学生。他是一个聪明的优秀学生,但是家庭教育极为死板和传统。父亲要求他考医学院,要求他辞去校刊社,都遭到了尼尔的无力反抗,甚至父亲还说:不能在公共场合跟父亲辩论。在尼尔的内心诉求没有得到唤醒之前,这些都不是重要的事情。尼尔组建了死亡诗社,接触了诗歌,他发现已经找到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尼尔通过努力得到了《仲夏夜之梦》男主角的演出机会,他一改在父亲面前懦弱的形象,冒充父亲的名义取得演出的家长同意书,这是他表达抗争的一种方式。很显然,父亲得知后暴怒,坚决不同意他的演艺道路。在争执之间,或许父亲还在等着他的解释,但是尼尔的脸上露出一种“冷静的绝望”,于是父亲也失望了。最终尼尔在父亲的书房用枪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悲剧,个人与权威之间的对抗,以个人失败告终。自我是一个重要的成长主题,过于严厉的家庭教育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学生应该严格按照家长的意志行事,还是应该尊重自身所长,发挥个人特点?在严厉的父亲眼中,看不到尼尔的天性,只会粗暴地直接给予压制。于是尼尔找不到答案,他把问题丢给了观众。

五、原始地野蛮地呐喊

基廷老师要求同学们大声念出的自己所写的诗歌。与尼尔同宿舍的托德是个害羞的男孩,总是被优秀哥哥的光环笼罩着,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在参加死亡诗社时他告诉尼尔,他的条件就是他不念诗。试想下这样男孩如何克服自己,在课堂上大声地把自己的诗歌念出来?但是基廷老师还是用他有诗意的话语,鼓励、诱导托德开口。胆小的托德在基廷老师的带领下做出了一首人人称赞的诗歌,看着基廷老师鼓励的眼神,托德的心似乎也安定下来了。这就是一个打破常规,发现自我的过程。也正是这个胆小的托德,在基廷老师被解聘时,第一个勇敢地站在桌子上,大喊:哦!船长!我的船长!这正是基廷老师给了他对抗传统的勇气。类似这样的“呐喊”在影片中还有很多。多尔顿为心中的美丽女子而呐喊;7人在狭小的山洞里有节奏地吟唱;体育场上学生们接到基廷老师的纸条,他们大声地朗诵诗句;托德得知尼尔的死讯后在雪地里的发泄,这些都是少年们真性情的表现,体现了他们对爱情的诉求,对梦想的追求,对学习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所以他们或幸福,或激情,或兴奋,或悲哀,都是在教条体制下的真心流露。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影片最后,学生们纷纷站上讲台,呐喊:哦!船长!我的船长!让人想起基廷老师曾经在课堂上告诉大家,要原始地野蛮地呐喊。学生们的呐喊让人的血液沸腾,感情也升华到了最高处,最后,基廷老师用悲悯的眼光看着校长。而学生们正是用行动向他们的灵魂导师致敬。

综上所述,《死亡诗社》是一部极具批判精神的教育类影片,虽然创作于社会激烈变革的20世纪80年代末,但是因其所蕴涵的深刻教导意义,对如今的教育界很有借鉴意义。成长的过程应该是充满欢快和幸福的,但是校长说:传统,教育,帮他们进入大学做准备,其他方面顺其自然;拉丁文老师也說:你想把他们培养成17岁的自由思想家吗?家长怒吼:基廷,离我儿子远点!这些都代表着制度化教育对人性的束缚和桎梏,一旦有偏离他们所期望的迹象,就会被大力地扳回。这是扼杀人性的教育,在任何时候这种方式都不可取。正如基廷老师所说,教育的根本是学会自我思考,文字和思想会影响世界。在学校的学习中,掌握的工具和生活的技能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人的心灵上、人性上是否得到了升华?是否能认清自身?正如惠特曼的诗中所写: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生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参考文献】

[1]许颖.《死亡诗社》及其导演彼得·威尔简介[J].当代电影,1994(1)

[2]唐呓.点燃灵魂光华——再评《死亡诗社》[J].江苏教育,2009(7)

[3]郭明明.别小看心灵的力量——《放牛班的春天》与《死亡诗社》比较谈[J].电影文学,2008(1)

【作者简介】陈练雄(1973- ),男,桂林市第十八中学教师。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个性自由天性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鼓励孩子爱玩天性的家具设计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