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县级电视台如何提高新闻节目质量

2015-05-30张磊

文化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

张磊

摘 要:我党和政府舆论和政策的宣传阵地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有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同时它也是进行文化宣传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可以说,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对农村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保证节目的质量至关重要。二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则是对节目策划进行不断的创新,将传统理念和做法打破的同时,使其具有本土化等特征,做到真正服务于民,并受到民众的认可,下面本文将详细探讨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现状,并提出创新性的节目策划策略,促进新闻节目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策划与创新;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人民群众是电视台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要想节目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可,就必须充分的考虑民众的需求,在与民众贴近的同时,也与实际想贴近,并且将与群众相关的政策借助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进行大力的宣传,以体现出节目题材的特色性和独特性,并且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进而受到广大民众的亲睐。

一、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现状

目前部分地区的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未能够将自身的只能和作用充分的展现,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目内容不充分,不能体现基层性 一般情况下,深入基层进行实际调查并撰写文稿所需的时间较长,再加上电视台人员数量的不足,使得在进行节目编辑的时候,新闻的内容主要局限于政府和国家,而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相关性较少,这样就使得群众对其关注度也不高。

(二)在节目播报的主次上不清晰 在进行节目播报的时候,部分县级电视台往往将时政新闻作为重点,并且在播报内容上具有单一性的特征,同时在人物的播报对象的选择上也多为县级领导层级,再加上播报时间的有限性,这样就使得群众关注和了解的兴趣不高,也就不能体现出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功效。

二、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策划与创新

第一、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县(市)级广播电视台办节目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是一句空话,这需要广大编辑记者做大量的工作和积极的努力。“贴近”就是指报道的新闻与观众的切身利益“贴”的“近”;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贴近生活和观众。观众最关注的新闻是与他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最贴近的新闻,离他们越远,关注度就越低。所以,首先要求地市级电视台新闻工作者们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惟有“贴近”才能及时的发现观众喜好的新闻节目,平时平民百姓关注些什么?关注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反映反映群众意见和呼声。要抓住其中有价值的一部分也足以让新闻节目立体多元、生动鲜活。其次新闻工作者要深入群众,以百姓的立场去看待考虑问题,与百姓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人们的信任,老百姓才可能把新闻线索及时的反映给记者,建立一张无形的信息大网,从而也有效的保证了新闻的“真”与“快”。

(1)解决县(市)级广播电视台办节目的贴近问题,首先要求县(市)级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要不断加强学习,进行“充电”、“加油”,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以用最好的主题、角度,表现形式创作出精品节目,实现广播电视节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目的,更好地为社会、为群众服务。

(2)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贴近”,不能靠硬灌,而要靠受众自愿自觉地接受,这要求广播电视节目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感染力,要求编辑记者在宣传技巧上要追求和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综合优势,努力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栏目,新节目,增强宣传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实现节目的贴近性。

(3)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贴近”,还要求编辑记者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应多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基层的经验与创造是新闻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报道源泉,下基层是开阔记者视野、启发思路、解除困惑的有效途径,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有的放矢地确定报道计划,选择题目、题材和具体事实,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影响及传播效果,才能及时发现社会的“热点”和“焦点”,才能使节目避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真正把节目办成有浓厚乡土气息和鲜明特色的节目,真正成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政策顾问,农户的致富向导,农民的良师益友。县(市)级广播电视台在实现节目贴近上有它的区位优势和条件,但这种区位优势和条件只是自然因素,而真正的贴近性是由办台方针、编采人员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决定的。

三、要突出地方特色

要做到突出特色、拉近距离这一点,关键是最大限度的改革会议新闻,改变会议新闻形式单一、手法呆板、内容肤浅的做法,所以跳出会议程序报道是提高会议新闻的关键所在。一般县市的新闻栏目主要是以消息类新闻栏目和夹杂着少而不定期的评论类新闻栏目为主,新闻评论节目就要节奏明快,反映迅速的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以评述结合,以“评”立身的形式,抓好新闻落脚点,凸出实效性。新闻评论类节目不同于消息类新闻节目播出时间相对较长、采访的地点和面较多,先期策划性强,它具有一定的品牌性,例如央视的《焦点访谈》,对于地域影响力、新闻栏目的生存空间有着重要作用。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会议新闻的报道;其次就是尽量压缩新闻价值不大而又非说不可的新闻。要做到“眼睛向下”,把报道的重点从以往的“领导新闻”转到“平民新闻”上来。坚持平民化,尊重受众知情权和表达权,做到新闻来自群众、来自基层,以平民的视角来观察思考新闻,结合当地民族、经济、文化、历史中抓特色,反映群众视角。

综上所述,我们的初当下部分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仍然受到传统框架、理念和模式的影响,使得在节目的策划上很难做到推陈出新,因此也就不能够得到广大基层民众的关注和认可。因此,要想节目获得亲睐,就必须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从理念、内容、模式、取材等各个方面进行突破,将民生和民情及时的反应,使其成为政府、党和群众衔接的桥梁,并以此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君宏.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策划与创新[J].科技传播,2014,1:26-19.

[2]瞿占元.浅谈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策划及创新[J].新闻传播,2012,12:173.

[3]解红娟.县级电视台新闻策划改进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3,5:23-25.

猜你喜欢

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县级区域雨量站观测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