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2015-05-30钟茂根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主动权课堂教学课堂

钟茂根

[摘要]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探索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堂上来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体验主动权`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122

在一线教书25载后的我,现在专职从事教研工作。学校经常派我外出学习、培训、听课,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下校听课与一线教师交流、研讨,颇有感受。课堂上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甚至于出现了学生厌学、辍学等不良现象。教师们常抱怨说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书越教越难。针对这些现状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通过课堂观察,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堂上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时间被教师占用过多

有位教师执教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1 Section C,内容主要是关于购物的对话,学习表示需求“We need…”、询问数量“How much…”和“How many…”及“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量的表达法。该教师通过汉译英练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带读单词两遍,接着教学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量的表达,再讲解询问数量“How much…”和“How many…”及表示需求“We need…”的表达。对话内容读一句,翻译一句,最后齐读对话并完成填空练习。整节课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不停地记笔记。

笔者听完这节课后,心里感到一些担忧。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很强,爱表现,可是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表现的机会,整节课都在听老师讲知识记笔记。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给教师占用,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时间不到10分钟。虽然新课程改革推行了很多年,但我们不少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2.内容被教师讲解过多

笔者听了仁爱版英语九年级的一节课Unit 3 Topic 2 Section B,主要内容是学习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时的用法。教师首先让学生听完一遍对话后回答:“Wang

Junfeng is going to visit Disneyland,How will he go there?”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He is flying to Disneyland.”介绍了动词的现在进行时表达一般将来时的用法,接着介绍哪些动词有此用法,并用书上的四幅图进行巩固练习。最后,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三个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听对话并回答。

一节课听下来,感觉教师讲得很全面。但我感觉这节课教师讲得过多,导致后面的对话教学时间不够而草草收场。

二、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1.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外出学习时我在广州珠江小学听了一节小学六年级的英语课: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内容主要是复习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在这节课上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为主,突出学法指导。如让学生说说昨天做了什么,学生把昨天的活动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天的活动写在本子上,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传阅并订正,然后用抽签的方式让小组长把本组内写得最好的在讲台前向全班投影展示,全班同学齐读一遍,并请同学点评好在哪不好在哪。最后给学生一些规则动词,让学生说说并观察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构成及ed的发音方法,小组讨论并派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质疑补充。教师利用短语卡片进行短语抢答,然后让学生进行问答练习。如:

生1: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生2:I played football yesterday.

生1: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生3:I saw a film on TV yesterday.

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上周日,老师做了什么?

生4:Did you cook lunch last Sunday?

师 :No, I didnt.

生5:Did you watch TV last Sunday?

师 :Yes, I did.

再让学生小组内互相问答:“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Did you ...”

在这节课上,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起着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活动中学生掌握了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2.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有思考的时间,不一定有思考的主动权。大多数教师把学生的思考限定在自己的预设范围之内,不敢让学生有所突破。要保证学生思考的主动权,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九年级中考总复习,不少教师由于对学生很不放心,讲课面面俱到,一节课下来内容讲得很全面,学生基本上没有思考的时间,即使思考问题,也可能是在教师的预设范围之内。

殊不知,平时上新课教师讲得多,上复习课教师还要“包办”,教师感到很累,学生感到很烦。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做知识梳理图,上课时学生先在小组内传阅、交流、补充。接着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全班交流,再让全班评价哪个小组做得好,好在哪里。这样,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放开思考,大胆发言。教师只是一个审美者、评判员。学生不但知识学得牢,更为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学习。这样的课堂内容丰富,学生喜欢。

3.把讲解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广州南庄三中我听了一节七年级语文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预备铃声一响,学生已经在座位上坐好,科代表走上讲台带领大家齐读一遍课文。然后教师先请全班同学欣赏一首歌。

师:听完这首歌,你知道这首歌讲的是谁吗?

生:莫顿亨特。

师:你知道他小的时候经历过什么事情吗?请同学们把前置作业上传到第一区,说说你对这篇文章读懂了什么?请第一小组同学回答。

生:我是第一小组主持人,现在由我组来为大家介绍漫画,×××介绍这幅画。……我们组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师:谁来点评?

生:我觉得这个小组用漫画来解释课文第七、八自然段,非常直观,值得我学习。

师:对,用画来表现课文,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好,现在请第二小组上台展示。

生:我是第二小组主持人,下面请×××介绍……×××来说说感悟……×××来总结……请×××来点评……

师:好,老师有个小建议。突出石头,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请第三小组展示。

生:大家好!我们是第三小组。我们有个问题问大家:假如你是悬崖上的人,你觉得你的父母会怎么做?(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生:谢谢同学们精彩的回答。好,我们组也有一些想法,看看你是哪一种?方法一:教导型……方法二:手拉手型……

全班共八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上台展示,人人发言。教师没有像传统课堂那样将文本细细解读,而是抛开文本结构分析,让学生将读完文本后的感悟说出来。这样的课堂,完全把讲解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对能够讲解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不能讲解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课前教师让小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获取知识。此时学生的讲解就比教师的传授有效得多。

我想,課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只要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就会回馈你一个精彩。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主动权课堂教学课堂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精细管理才有拆违主动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