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教师的生命力

2015-05-30汪悦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生命力教师应职业

汪悦

[摘要]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持久的教育激情、教学活力和工作动力,可以不断延续教师的生命力,这是朱永新老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给我的最大启示。

[关键词]教师生命力读后感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103

同其他劳动者一样,教师通过教育工作取得劳动报酬,从而获得经济来源,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但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要将知识、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教师的工作态度、人格、社会责任感等等,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也渗透于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与其他劳动者相比,教师职业又具有其特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一届学生都会有所不同,这需要教师始终保持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对知识体系、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使教师的生命力不断得到保持和延续。然而,有不少教师的生命力却很短暂。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特别是“我心中的理想老师”章节后,就如何克服以上职业倦怠现象,保持教师的生命力,我产生以下感悟。

一、教师应充满职业激情

不同的时期,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是不一样的;同一学生群体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的内涵和主题都会不一样。所以,教师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遵循,只有不断思考,不断提出问题,挑战自我,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渴望、责任感、使命感,才会不断收获职业幸福。

我经常听到身边的同事抱怨:学生都喜欢年轻教师,老教师不受欢迎。反思老教师为什么不受欢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年轻教师充满活力,善于接受新事物,与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而老教师的课堂常常保持多年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一个好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了一辈子;有些人,在教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突破和创新,他们的工作激情不同,收获的成就自然是不一样的。

二、教师应勤于教育科研

教育工作是最不容许犯错误的工作,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不断研究,不断改进。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对学生成长最为根本的意义,是能够提供更加合理的教学。教育科研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才能永久地保持对学问的兴趣,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克服对教学的倦怠感,并且通过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和水平。

教育科研不是脱离教学实际的空中楼阁,没有教学这块主阵地,教育可能也会失去其生命力。教师应以教育基本理论、前沿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实际,思考最适合的教法和学法。如果教师能够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自己也会从中感受到快乐。

三、教师应善于与他人合作

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的学生,处在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接受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教师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功,取决于教师在多大层面上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

合作是多方面的,有教师和教师的合作、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合作、教师和其他社会影响的合作。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才能更容易激发教师的内驱动力,产生团队意识,形成集体归属感,体验在协作中成功的乐趣。

四、教师应唤醒职业幸福感

如果问教师什么時候是最幸福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上了一堂非常成功的课;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成功地转化了一个“待优生”;甚至是毕业了的学生回来看望自己……不难发现,这些成就感与教育教学中的自我发展密切相关,是自身的发展成就了自己,幸福感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中。

教师必须唤醒自己内心成长的动力,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可以是一篇优美的教学设计、可以是给一名学生心理上的导航、可以是一堂高水平的公开课、可以是发表一篇高级别的论文,等等。这些虽然都是一些平常小事,然而正是这些平凡小事才构成了教师工作的全部,恰恰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不平凡。这也是教师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内驱动力,最终铸就了自己的教育辉煌。

总之,有生命力的教师,才会有充满活力的课堂,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我们应该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永葆教师的职业青春,这样才会收获职业幸福。

(责任编辑黄晓)

猜你喜欢

生命力教师应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贸易生命力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主动创新是新型智库生命力所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