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生美术教学中色彩感的培养
2015-05-30王蓉
摘 要:在各学科教育日渐成熟的今天,我们的美术学科教学也在不断完善。在我们成长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其对艺术的思维也是最敏捷的,但又稍纵即逝,希望更好地把握好小学生那份艺术天分,文章对小学生美术教学中色彩感的培养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教学;色彩感;培养
社会迅速发展进步,教育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身担重任。当前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更多地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尊重学生个性。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毕竟理想与现实之间需要一个过程,也就难免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关于小学生美术教学色彩感培养,多数教学模式近似,在部分游戏活动中传授学生色彩理论知识,如制作色卡,然后识别色块明度、纯度,色彩冷暖等。这个时候多数是违背了小学生自身情感发展规律的,笔者认为,在他们刚步入校园,认识色彩的时候,不必急于给他们灌输色彩的理论知识,可以先从他们身处的大自然中以他们自有的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与直觉去感受色彩,领悟色彩,以及体会不同色彩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一、小学生性格特征
儿童的成长可分为 0~3 岁婴儿期、3~6 岁幼儿期、6~12 岁儿童期、12~18 岁少年期四个阶段[1]。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步入小学阶段一般年龄为6~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没有3~6岁时天真烂漫的幻想,但依旧保留着他们那份对未知世界的童真,他们好奇心强,对事物模仿性也强,生性好动,他们对自己眼睛看见的东西会印象深刻,特别是彩色的东西,而且对事物有自己的美丑观。因此,他们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是相当重要的,一旦模式化、固定化,则很容易将他们那份美好而脆弱的童真扼杀在摇篮里。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需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这里的创造力可以理解为他们那份随生命而来的童真,对艺术的先天性感受力与理解力。在具体教学时,我们再将这个年龄段细化为6~8岁低年级,8~12岁高年级两个阶段,这个划分从年龄数目上看似不合理,但从其阶段的性格特征以及对艺术的表现感悟上是恰当的。加德纳的一项研究实验也表明儿童的艺术发展在幼儿时期具有惊人的高水平,到了12岁左右,却有可能出现明显退步。6~8岁儿童对外界事物感性大于理性,8~12岁高年级的儿童,心智发展已经开始进入推理阶段,且此时理解能力高于绘画表现能力。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及相对成熟的表现方式。
二、小学生美术色彩感培养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无论色彩或世界上存在的物体,都是由我们的眼睛传入我们大脑,然后由大脑传出我们对这一事物的认识,或事物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其中观察便是人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要表现一事物时首先需认识事物,表现的效果好与差很大因素取决于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因此,培养小学生美术色彩感,首先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一切科学的发现都源于细致入微的观察,细致的观察可以触动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情感,由此丰富大脑中的视觉形象,提高形象记忆力与想象力,为艺术创作奠定基础。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他们顶多会多看看,要他们观察,可能他们脑海里还没有观察的概念。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发展孩子的思维首先是培养他的观察技能,用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来丰富思想。但是,观察的技能不是自然界的恩赐,从有意识的生活开始,它就是人的相互关系的产物。人观察世界的技能的形成,取决于童年早期是什么人教育他,他在周围世界看见了什么,以及人们是怎样教他观察的。”
小学生观察力培养方式如下。
第一,我们需认清,这里的观察绝不是单纯对眼睛而言的看,如观察一棵小树,不光看它的颜色、形状,还要借用我们的手触摸,用鼻子闻、嘴巴尝等多处感官系统都应用到,以此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增强感受,激发学生通感。“孩子们的观察与成人不同,他们更多的是凭直觉、心灵感悟和不受世俗干扰的感觉来认识世界,他们表现的不是准确的比例和结构,而是表现观察对象的神情和自己拟人化的想象。”在这样条件下,便可引导学生的观察过程,让其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多处感官协同作用下,激发更深层的心理感受。
其次,正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活跃性强,所以观察对他们的耐心、注意力、意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会凭直觉来看事物,但也会在没有看清这个事物之前目光又转移到下一事物上去了,而且看过的很快会遗忘,就这样泛泛而看。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思考,引发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对孩子来说,兴趣浓了,你叫他走他都不走了,要继续看,以此提升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
再次,在引导的过程中,单纯地提醒他们“认真看,仔细看”“一定看清楚了,看好了再下笔”是没有多大作用的,他们当然会看,而且总在到处看,但叫他们动手画的时候又等于什么都“没看见”,因为他们的看没有上升到“观察”,没有真正认识事物,更不会与之产生情感。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让他们明确观察目的,也可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并教会他们在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与不同环境、天气下同一事物也会有所区别。有的放矢方能事半功倍,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以小小训练,如速写、写生,这些虽不能让他们马上把画作得很好,但可借此方式引起他们认真观察,而且经过手上练习的事物,不论绘画效果如何,均可保证对事物印象深刻,以此多次练习,观察能力便会明显提升。最后,要培养孩子养成随时随地注意观察的好习惯,有好的习惯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当他们习惯了认真观察身边事物时,那么创作的灵感便会油然而生,这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也会有很大帮助。
(二)怀抱大自然
认识大自然。大自然有它自己的色彩,而且四季分明,五彩斑斓。大自然中有数不尽的花、草等,它们姿态万千。孩子们有的看见了,有的没看见,而认识就更难了。在小学生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必急于给学生灌输色彩的理论知识,太早教他们固化的知识,反而会影响孩子自身艺术天赋的表现。要认识色彩,我们就先教孩子认识大自然。
认识是一个过程,经常带着孩子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踩在草地上,会讨论,如果现在是春天,草地会是绿色,那草刚发芽时是浅绿,嫩绿。那么夏天呢?是不是绿油油的啊!而且夏天我们会看见很多不同形状的花,有红色的、黄色的、淡紫色的、粉色的等等,那我们在画花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用很多很多颜色呢?秋天树叶变黄了,感觉整个大自然就像穿上了黄色的外套,然而,仔细观察,这么多黄色是不是又不尽相同呢?看,这个树叶比草黄,这个银杏树叶子是金黄色,这个水杉只是一点点淡黄色,远处那棵小树有点暗红色。到了冬天,同学们回想下,如果下雪了,感觉我们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银装素裹的白色,偶有探出头的石头是不是依旧是原来的模样?还有泥土,原来他们是不受四季变化而变化啊!带孩子认识大自然,他们才能真正认识色彩,会发现原来色彩无处不在。
感悟大自然。看到了大自然中那么多树木、花草,也认识了很多有颜色或不知道是什么颜色的事物,那他们给大家什么感觉呢?开心?喜欢?讨厌?不搭理?这都是大自然中事物给我们的情感反映。小学生看见某事物会说“我喜欢”,“我讨厌它”,“那个颜色真好看,我从来没见过”,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情感,更不知道好多情感是因看见了大自然中的这些事物而产生的。
春天花开了,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他们也会兴奋地跳着,欢呼雀跃着。那只蝴蝶飞过来,它身上都是什么颜色啊?怎么那么好看,我想捕捉它,可是,如果不小心伤着它了怎么办?它会不会死啊?让它走吧。这个时候结合情景,让学生画一幅小画,那颜色会不会是清新的,给人感觉愉悦的呢?
冬天了,花草树木凋零,北风呼啸,好冷,不喜欢那些颜色,你看那盆花都“死”了,那棵树都“没颜色”了,还有好多小鸟都不出来了,它们的羽毛颜色可漂亮了……这时再给孩子彩笔,让他们画画,好多时候我们会感觉颜色冷了。当然会有极个别孩子,你无论什么时候叫他画,他拿到彩色笔什么颜色都用,随心所欲地画,这样的画是还没有认识色彩,更不知如何用色彩表达情感,但会发现大部分孩子因为认识了大自然,感悟了大自然不同季节不同颜色所带来的不同感觉,这种画面色彩感就出来了。是他们自发的情感。
我们没有教孩子什么颜色适合表达什么,但经过自然环境感悟,他们潜意识里已经大致可以区分颜色带来的情感了,也许他们还不知道这就是色彩感,这就是色彩的冷暖、轻重的感觉,但他们已经慢慢具备这种色彩感表达的能力了。当然这种感悟的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如加入游戏,孩子天生爱游戏,使他们愉快学习。在这些环境的熏陶下,潜移默化提升小学生色彩感,我相信会比灌输给他们色彩知识更好,而且让他们经过自身情感的表达、触动到自身与之有共鸣的东西也会更加印象深刻。
三、结语
在小学生美术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这个群体很活跃,情感也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对他们的色彩感培养方式更应灵活多样,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会让他们知道色彩,但我们现在不是单纯让孩子知道色彩,而是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认识色彩,了解色彩情感,并借色彩表达自身情感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探索,不断提升,以求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蔡帆帆.唤起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学——对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美术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新技术,2015,(12).
[2]左立新.儿童美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21).
[3]杜玫.幼儿美术与创造性思维发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王蓉,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