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5-05-30张英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5年9期
关键词:建构数学知识情境

张英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呼唤”。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展开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活动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意识,适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引领他们从“被动学”向“自己走”“主动学”转变,自主去发现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真正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在老师的指导和辅助下自主探索的过程,从而推动学生探求知识,乐于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长远目标。

一、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习的建构既有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也有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教学内容和重点营造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的、与教学内容相映衬的、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体验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使他们真正自由的进入数学学习和创造活动中去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亲身体验、主动发现和积极思索中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在讲桌处模拟成一个小的商店,准备一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东西“捐”到“超市”来,再一起商量为各种商品贴上相适合的价位标签,然后由不同的学生来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选购商品和现场买卖交易的活动……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学习,思维容易被激活,自主学习的欲望也容易被激发,促使他们自觉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二、给足探究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拥有足够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学生才能有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发现与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自主独立地去探究、发现与体验,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数学能力。

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根据课本上情景图列出算式“28×12”后,请每个学生用已有的估算经验,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独立地进行思考估算“28×12”的积大约是多少?针对这些解法,组织学生自由交流、评论,看看三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哪种方法更简便。这样给足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展示、创新,在自主探索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求知,也体验到探索学习的乐趣,调动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适时点拨诱导,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数学学习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学识的限制,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时会自然而然地生成一些“错解”和“错说”,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悉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微笑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容纳错误,及时地启发思路、点拨迷津、引导行为,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调整探究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保证学生自主探究方向和行为的正确,积极参与到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中来,真正意义上理解所学内容,实现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顺利构建。

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内容时,有的学生认为“65÷12”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是(  ),余数是(  )。这道填空题中的余数是“5”。这时教师不直接判断答案是否正确,而是提出: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学生们展开了积极主动地自主合作探究,很快就发现得出余数是“5”这一结果是错误的。这样教师及时地启发思路、点拨迷津,促使学生调整探究的方向和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四、引导反思总结,让学生在自省中自主成长

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充足反思空间,引导学生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自觉对自己数学学习和认知的过程、结果进行反思、总结、评价,对学习方法进行调整,以激活个人的智慧,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对题目的洞察力,从而转变和发展良好的数学学习方式,并不断地提高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

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在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分析后,得出了“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时,我引导学生们反思:这个规律正确吗?还有补充条件吗?学生们经过讨论探究很快得出“0除外”,这样不仅引发了学生更积极的、更深入的思考,在反思体验中促进思维活动进一步完善,而且强化学生对知识的重新认识,有意义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和小学)

猜你喜欢

建构数学知识情境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