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出语文公开课的本真
2015-05-30时春玲
时春玲
作为一线老师,谁没有上过公开课呢?谁又没有听过公开课呢?公开课的特殊性让执教老师或多或少地都会掺入作秀的成分。经过包装的公开课失去了它应有的天然与质朴,过分地雕琢,让它失去了应有的青春与活力。
一、少一些浮夸,多一些实在
一些公开课过分注重外在形式,大量使用多媒体进行包装。整节课不见学生读书,只见学生双眼疲于幻灯片的切换。多媒体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运用得当,会让课堂熠熠生辉。然而现实大多是执教老师从网上下载后进行复制、粘贴、组合,然后穿着别人的衣服上自己的课。这多少有一些别扭。有的老师过分关注幻灯片的切换,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少了。有的老师过分注重声、光、电效应,把语文课上成了电影课。学生的视觉是得到享受了,但是这种享受过后是心灵的荒芜。他们没有从这节课中获取精神养料,没有通过语言文字浸润心灵。
除了多媒体泛滥成灾外,合作探究也成为一些公开课上的浮肿病。2011版《新课程标准》强调:给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这种提法是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然而此起彼伏的讨论,给人一种好不热闹的景象,这样的热闹会让学生开启心智,发展思维吗?
老师们似乎也有苦衷,课堂如果少了讨论,评课老师会说你没有读透标准,没有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一些老师,当然也包括我总会在公开课上留下大量时间让学生去为了探究而探究,甚至一些简单的问题也要纳入探讨的范畴。 公开课应去掉外在的形式,外在的包装,素颜面对学生和听课老师。没有多媒体这个帮手,实实在在让学生听说读写,实实在在让学生抓住难点进行讨论,上出语文味的“裸课”,才显教师真功夫。
二、应少一些碎问,多一些主问
“问题”虽好,不要贪多。“为什么”“是什么”“好在哪里”,这些高频出现的设问。仿佛没有追问就没有课堂的成效。无效的碎问让学生疲于回答,降低了语文学习的热情。无效的碎问让老师成为等待学生施舍答案的乞丐。这种“乞丐心理”在公开课上尤为突出。当提问无人回答时,只要有一名学生举手,我们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
曾经听到一节《散步》公开课。问题铺天盖地而来,文章写了几个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一家为什么要去散步?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我”是怎样解决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儿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景物描写好在哪里?为什么一件小事会写得这么有深意?你是如何理解责任的?为什么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节课,学生哪有时间去把玩语言呀!忙着应对教师的各种提问。提问固然利于学生思考,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但是一旦多了,就会发现有许多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要相信学生的实力,不要让碎问冲淡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课堂应该远离“碎问”,多些主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才是课堂提问的最高境界。余映潮老师在教学《我们的叔叔于勒》时就巧妙地利用主问题,让学生亲近文本,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在背景材料介绍后,呈现话题:如果这篇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请分析并说明每一部分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这一主问题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了小说的内容,同时强化了对小说常识的了解。接下来,余老师引领学生亲近文本,重点研读“船上巧遇”部分。他没有“为什么”“是什么”“好在哪里”,而是设计小话题让学生美读品味。1.于勒的“称呼”欣赏。2.巧合让故事如此美丽。3.别具匠心的景物描写。4.菲利普神态描写欣赏。5.克拉丽斯语言描写欣赏。6.“我”的表达作用欣赏。这样的话题真是别具匠心。余老师始终让学生站在欣赏的高度来品味小说。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然会在课堂中提升。
三、应少一些拓展,多一些回归
拓展是一道桥梁,它连接了课内和课外。公开课上利用拓展延伸烘托课堂教学的广度是执教老师备课时往往要考虑的环节。如果一味地追求拓展,往往矫枉过正,本末倒置,亵渎了拓展的功能。一节有关《老王》的公开课,执教老师在匆匆处理教学内容之后,便开始了迁移拓展。他设计的拓展是有关口语交际的。老师多媒体显示了当今社会上和老王一样身份的小人物图片。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如何关注社会中的这类群体。这个环节教师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探讨,课堂气氛的确活跃。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都充满了理想色彩。长达近十分钟的拓展占据了一节课的四分之一。这样的拓展让学生远离了《老王》文本,失去了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为了拓展而拓展,为了热闹而拓展,与语文教学是有害的。
当然,语文教学不是说不要拓展,而应立足文本,回归对语言的吸收和感悟上来。“文本教学是语文课堂之根之本”,是语文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聚焦点,而迁移拓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仅仅是课堂教学之“末”。这“本”与“末”不能倒置。“回归文本,才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支点”。没有这个支点,再好的拓展仅仅是公开课上吸引人眼球的点缀。总不能为了这点缀就忽视了对文本的探究吧。
四、应少一些掌控,多一些天然
公开课的特殊性,尤其是参赛的公开课,执教老师对于45分钟看得特别重。每一个环节的预设都要精打细算,唯恐在时间上出现差池。这种顾忌让公开课必须按照预设的思路走,如果出现偏颇那就大大影响了课堂的发挥。
2011版《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家常课自不必说,可是一旦遇到公开课,执教者犹如农夫在牵牛耕耘。一节课中,牛儿怎么走?往哪里走?全靠农夫手里的皮鞭。这种掌控让学生千方百计地往教师提供的答案里套。如果有的学生回答不够“标准”,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点拨”,让其乖乖进入预设好的“瓮”中。所以,一上公开课,学生们的心情总是特别紧张,思维总是受到牵制,不敢越雷池一步。
课堂亦是错堂。公开课上不能允许学生出错是教师的普遍心理。正是这种心理让公开课少了许多真实,多了许多枷锁。好的公开课应该注重天然,天然的公开课允许学生出错,允许课堂意外的发生,允许预设和设生成之间的不和谐。当然,能够应对这些,需要语文老师静下心来苦练基本功,厚实素养。站得高了,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从容与自信。
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舞台。成长中难免磕磕绊绊。年轻老师,草根老师的公开课往往注重的是华丽的外表。就像刚开始学写作的儿童一样,他们老想用华丽的辞藻让文章增色。殊不知,作文的美在于真,不在于堆砌和造作。成长中的语文老师不正如初学写作的孩童吗?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研读名师们的课堂实录的话,一定会明白好课的真谛。那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张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