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感下自在成长
2015-05-30陆琳
陆琳
在职业倦怠多于职业幸福的生存现状下,如何让教师自然地、自由地、自在地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获得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在这样的思考下,我校开展了《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师自在成长的校本研究》。这一课题在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到教师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和不同特色的需求,尊重教师主体生命的发展,朝着关爱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关注教师的自然存在,尊重教师主体生命的方向发展。
一、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为教师提高职业幸福感提供保障
评价制度对教师自在成长和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影响很大。教师的工作具有与其他行业的工作不同的复杂性。如教师工作对象的复杂多变性;教育教学过程的多因素、多变化,可比因素不易确定;教育周期长,教育效果滞后;教育成果的集体性等。因此,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只凭学校的主观印象,或只凭学生成绩、群众选票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也是不准确和不公正的。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上述的弊端。鉴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在评价方法上务必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要对教师的全部工作进行多指标、多方位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这样才能使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更科学、更准确,更能反映教师工作的真实情况。
我们将教师年度考核评价建立在“3+2+1”制度设计上。“3”即是把教师放在学校的团队合作空间领域的年级部、学科教研组、学校三个维度进行考核。“2”即是把教师放在服务对象的认可度评价上,由学生每学期一次的“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和家长每学期一次的“感动校园十佳教师”评选活动。“1”是对严重违反国家法规、发生师德师风严重问题、出现安全责任事故以及严重教学责任事故等实行一票否决。学校还编制了《教师自在成长记录袋》,由教师发展处具体指导教师本人平时收集有关资料,作为评价和教师个人终生从教的历史资料。同时,学校还制定了《教学奖励制度》,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结合,对教师的发展既进行个体纵向比较,又进行群体的横向比较,激发教师不断专业素养,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均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职业的幸福。
二、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为教师提高职业幸福感奠定基础
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是不同的,如何破解以往学科教研组活动行政化倾向,切实让教师在寻找乐趣的同时提升自我,是当前学校管理的难点所在。我们把教师自在成长建立在教师志趣发展基础上,以教师社团建设为抓手,让教师真切感受到尊重、亲切、自然、成长的乐趣。
1.建立“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我们倡导“阅读经典著作,分享教育智慧”的“深度阅读”教师学习方式。学校提供专门阅读场所,从环境的布置到茶水的准备,事无巨细提供服务。以年级部为单位,自选必读阅读书目,还有教师发展处推出的选读书目,建立网上读书交流平台,每学期开展“先进教师读书小组”“教师读书活动先进个人”评选。
2.成立“好艺伴我成长”教师社团。依托学校“打好一手羽毛球、写好一手中国字、学好一手文明礼”的办学特色和绿色办学理念,我校鼓励和支持开展各类教师社团,既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又丰富教师课余生活,培养生活志趣。如书法社团、国画社团、羽毛球社团、舞蹈社团、瑜伽社团、乐器社团等。以社团的模式引领教师走专业之路,因其是教师感兴趣、自愿的活动,更驱使着教师的内驱力,相信会是一条教师自在成长的康庄大道。
3.推进成长训练营先行实验。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抱团形成成长营。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带领新教师成立“班主任成长营”,升格期的教师带领入格期的教师成立“课堂成长营”等。让那些领队教师体现价值、获得尊重,又使青年教师感受到关怀、迅速成长。
三、构建教师自在课堂,为教师提高职业幸福寻找突破
目前,许多研究的视野更多关注课堂的高效,人们提出了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注重师生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注重课堂中开放式的教学设计等等。但不难发现,在这些研究中,相对忽视了教师本身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尤其是教师自身课堂微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因此,我们将努力探索课堂中教师根据自身不同特点,包括个人本色性格气质、兴趣特长等,结合文本内容与课程目标,寻找让自己更“自在”的课堂教学,让教师在课堂中深刻感受到自身教学中的对课堂的自如驾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感受生命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