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2015-05-30张争宇

学理论·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

张争宇

摘 要: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开展其实践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由于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名无实,而且实践教学实效性明显不高。因此,通过认真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条件和资源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策:统一实践教学内容;统一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统一实践教学时间;统一实践教学考评方式。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课外教学和深化理论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不仅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宣部、教育部在下发的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1]。”教育部还特别在“08方案”中划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学分,本科不得少于2个学分,专科不得少于1个学分。由此可知,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已经刻不容缓,值得各高校引起高度重视。然而,当前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经费、安全、时间等问题,因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还是显得十分薄弱,有的高校甚至有名无实,教学实效性也十分低下。因此,在现有条件和资源下,提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提高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指在四门“思政课”教师的带领下,以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为根本,与大学生一道共同参与和体验社会实际生活,使其主观认识得到深化和主体能力得到优化的过程。它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学界和各高校的具体实践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强调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3]。其二,注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三,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低下原因、问题及对策的分析。如认为时间少、经费紧张、实践方式单一是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经费,采取社会实践、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式。具体做法主要是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定期不定期带学生参观、调查、走访、座谈、劳动;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来完成;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服务社会的实践方式,网络自学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等[4]。

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受外界影响因素越来越多,传统的参观访问等实践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经费等也并非高校能快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现有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分工后不合作也比较突出,这样既浪费了时间、经费和师资,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整合现有条件和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建立科学高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形式轻实际

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其结果是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现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和效果是非常不满意的,他们认为许多高校都是在搞形式主义,根本不注重实际效果。只有少部分学生对现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和效果是持满意态度的,其原因是:少数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持重视的态度,在经费、师资上都给予支持,并严格考核成果,对学生确实能起到锻炼的作用;同时,认真学习的一些学生将申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课题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积极征求教师意见、寻求教师帮助,最终获得积极成果;还有一些学生觉得目前通过自己实践,最后上交社会实践报告的方式完成该课程学习,很容易蒙混过关,轻松完成该课程的学习考试。由此可知,无论是持赞成意见的学生,还是持反对意见的学生,其实这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其实效性是十分低下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搞形式主义的倾向,这势必给实践教学课带来不良的影响,最终损害学校和师生的名誉。

2.实践教学方式不健全

“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詳细了解当前实践教学方式,找到其中的不足,是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的前提。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组织参观、考察、访问;学生自主进行社会调查与服务社会;教师统一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服务社会;请社会中的企业和组织来与学生座谈;学校开通科研申报平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申报项目,根据申报要求进行实地调研;教师布置研究题目,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调查;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三下乡”“夏令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实践等[5]。笔者在走访和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校社会实践采用学生自主进行社会调查与服务社会的方式来完成,而且教师布置研究题目,学生自己进行实践调查的也占很大比例,但教师统一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服务社会的方式确不多,这说明由于受师资、经费限制,当前“思政课”社会实践多数靠学生自己完成。而开通科研申报平台等新型实践方式所占比例也是比较低的。因此,以上实践教学方式,有的是不合理的,需要开展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

3.实践教学考评方式不健全

考评方式既是对现有实践内容、方式的认可,又是激发实践者前进的动力。详细了解现有考评方式,还关系着“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当前“思政课”实践考评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的高校其考评方式主要是以学生提交1篇几千字以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作为评定学生实践成绩的主要依据,而不是从综合的角度来考评,而且有的调查报告几乎是抄袭而来的,不能真实反应学生的实践活动,面对大部分抄袭而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价主体是无法逐个识别的,并且可能造成认真做的同学得分不高,而抄袭得来的同学得分却较高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打击了积极实践同学的积极性,又助长了抄袭之风滋生。有的学校教师为了改革,尝试让学生提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同时,抽取个别学生在全班讲自己的报告,或自己制作调查实践PPT在班级展示,或者对有科研项目的同学采用答辩完成所申报的学校科研项目来作为一种示例教学,但这仅仅是一种尝试,涉及面不宽。

三、改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1.统一实践教学内容

统一“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就是将高校四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以大纲为依据在教师带领和指导下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当前很多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由于遇到经费、安全、时间、空间等许多问题,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制约作用。而统一实践教学内容后,就能很好地进行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分组选择制作与理论教学相关的具有现实意义的PPT课件,或者通过学校设立的专项“思政课”社会实践课题申报平台申报调查课题,其中每组学生可在10-20人之间,这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才有实效和价值。

2.统一实践教学学时、学分

“思政课”“08方案”明确要求各高校从现有学分中划出具体思政课实践教学学分,但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在操作过程中,将实践教学的学时分散在每门课程中,这样很难开展长时深入的专题式实践教学活动。因此,在统一规范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当前四门“思政课”的学时学分合并使用,不仅能解决时间紧的问题,还能让学生和教师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认真完成任务。具体措施可以考虑把四门“思政课”各拿出5个学时,0.5个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拿出16个学时,1.5个学分。这样“思政课”实践教学将有31个学时,占3个学分。同时,由于实践课时的分离,导致教学经费的分离,因而实践教学的经费也将从四门“思政课”教学中统一分离出来,作为实践教学的统一经费,整合目前四门课的实践教学经费统一用作一次调研活动,能解决目前经费紧张的问题。

3.统一实践教学时间

高校“思政课”一般安排在一、二年级,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安排在大一结束的暑期来开展。其理由是这个时期学生已经上过部分“思政”理论课,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开展长时间、深入的专题调研时机已经成熟,而且能为大二上学期“思政”理论课积累相关社会实践知识。因此,在大一暑期,由专门“思政课”教师带队,根据学生申报的课题内容和分组情况,统一开展实践活动比较符合校情、学情。

4.统一实践教学考评方式

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思政课”实践考评主要依据为学生在期末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多数学生并未真正进行调研,为了完成论文,就到网络上抄袭剽窃,几小时就能完成,而“思政课”属于大班教学,每学期每个教师所教人数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要逐一甄别基本不可能,甚至出现抄袭之作得高分的情况,这会变相助长抄袭之风,形成恶性循环。另外由于四门课程的教师并非同一人,有的学生为了省事,抄袭一篇论文,复印成四份,交给不同教师。因此,统一实践教学考评方式就是要根据学生实践内容的选择不同在考评时要有所区别,如果学生选择制作与理论教学相关的具有现实意义的PPT课件,那么期末考核时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进行讲解、展示,学生成绩判定可由教师对PPT课件内容的优差做出评价,以及该组成员进行自评和互评均可。如果选择通过学校设立的专项“思政课”社会实践课题申报平台申报调查课题,则期末考核时一组提交一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并派代表通过答辩方式介绍课题完成情况。

总之,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整合四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建立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课程”,统一规定实践教学时间、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学分和实践教学考评方式,“思政課”实践教学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只有把“思政课”教学根植于社会生活的沃土之中,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知识、能力和实践相结合的合格人才。只有在高校的重视下,“思政课”实践教学才能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得到整合,发挥其效用,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贺寿南.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

[2]黄敏.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3]董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

[4]张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1).

[5]吴恒.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问题探析[J].教育评论,2014(7).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