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宗慧能心性论与王阳明心性论之比较

2015-05-30蔡鹏悦

学理论·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致良知心性

蔡鹏悦

摘 要:儒家的心性论要旨在于天人合一,而禅宗慧能的心性论则在于顿悟成佛,儒家和禅宗既有不同的特点,又有其相通之处。二者都是指向对生命的关怀,对生命本体的追求,也同样都是通过对心性论的探讨和体系的建立作为实现其要旨的途径,但禅宗和儒家之间的区别则在于儒家自始至终不忘记对整个人文社会的关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王阳明在鉴于禅宗心性论来重建儒家心性论的同时仍然坚守作为一个儒者的立场。

关键词:心性;心即佛;心即理;识心见性;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13-02

禅宗思想的形成与稳定是从慧能时期开始的,其与早期的禅宗不同之处在于慧能提出了顿悟说,直指人心讲求见性成佛,一改早期禅宗传统,慧能认为人心即是佛心,一念顿悟即可成佛。并且在成佛的行为上,也没有特定的要求,并不是传统禅宗要求的坐禅尽心这样的修行方法,因为在慧能看来,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作为成佛的途径。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在他看来,当普遍规范仅仅作为一个外在于个体的抽象性真理而存在时,其是很难真正影响到主体的行为,道德规范不能只作为认识对象而存在的,因为这样就会导致理与主体的二分。所以王阳明认为只有将普遍的道德规范内化于主体意识之中,理与主体合一才能真正影响到个体行为,个体也才能真正体会到理。

一、即心即佛与心即理

1.慧能之“即心即佛”

“心”与“性”是《坛经》里一对基本范畴。首先,就“心”而言,其有真妄之分,即是有“真心”和“妄心”之分,比如“即缘心迷”“自有迷心”等等,这些说的都是“妄心”,慧能认为这种心是有染净有生灭的,并不是本原。而“心开悟解”、“心即是地”等等,这些心则说的是“真心”,“真心”是清净的事无生灭的,这种心才能够作为本原而存在。如果是“任心自运”就是“真心”,如果执着一方则是“妄心”。其次,就“性”而言,并不像心那样有两层指意,在《坛经》中的“性”一般都是指“真性”:“人性本净”“性即是王”“见性成佛”等等,这些说的都是“真性”。就“真心”而论,慧能对“心”与“性”并未进行严格的区分,两者可以“互用”,但如果是“妄心”就必须要与“真心”和“真性”进行区分,不能混淆。在“心”与“性”的范畴之下还产生了“自心”和“自性”“本心”和“本性”,《坛经》中说“汝自迷不见自心”“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其实一般来说,《坛经》中的“自性”“自心”“本性”“本心”就是指上文所说的“真心”和“性”。

《坛经》中还有一个概念叫作“真如”,禅宗在世界观上认为“真如缘起”,“真如”是作为本体而存在的,是世界本原。“于自性中万法皆见”这便是“真如缘起”的观点,“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这里的“自性”是指“一切法”的“自性”,就是宇宙万有的真实本性,这种真实本性是常清静的。这种世界观上的“真如”于人来讲就是“佛性”,慧能认为“真如”的宇宙万有的“自性”是常清静的,那么就人而言,人的“自性”也是常清静的,“真心”和“性”都是人成佛的内在根由。由此可见,慧能认为“心性不二”,“即心即性,即性即佛”。

2.王阳明之“心即理”

王阳明以“心之知觉灵明”为天理、良知,称“无善无恶”为心之体,此“心”与万物为一体,是至善无恶的,但是“心”会产生意向,“心之所发便是意”,“意”并不像“心”那般纯善无恶,而是可善可恶的,所以“有善有恶意之动”。“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王阳明所说的“心”是指本心,也就是他使用的“心之体”,“心也,性也,天也,一也”,而“性”作为心之体即纯善之心,“心即理”“性即理”,他说心之体即是“性”时,这个“性”就是心之本体,而不是古典的人性观念或者宋儒的性理观念,“性”是心之体,性、心实际就是同一物,心性不二。

王阳明体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作“良知”,“良知者,心之本体”“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良知”亦为心之本体,并且其具有不滞性,就是说“良知”本身不会执着于哪一种喜怒忧惧,“良知”乃是“天植灵根”,是心之本体与其发用流行的统一。良知虽有千丝万缕,但其是本体,虽动不动,依于道德之心。“心”“性”“良知”都具有同样的特征即是“纯善无恶”。

3.两者之比较

禅宗所说的“心即佛”,和阳明所谓的“心即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将外在普遍之“理”或者说外在的“佛性”纳入到了人心,均认为“心性不二”,阳明的“心”与“性”同,禅宗的“真心”就是“性”。并且禅宗的“真心”和“妄心”之分与阳明的“心”与“意”之分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禅宗慧能所言之心的二分,其中“任心自运”是“真心”;“执着一方”是“妄心”。阳明所言的“心之發动处便是意”,“意”也是可善可恶的。禅宗慧能认为世人往往不能守其本心,妄生分别遂使各种思量计较覆盖了真如佛性,沉沦于生死流转不能自拔,阳明也认为人之所以会产生恶意,是因为被私欲蒙蔽。

二、识心见性与明心致知

1.禅宗之“识心见性”

慧能认为人心本无不同,都具有“常清静”之性,人人都具有佛性,而之所以会有圣凡之别,是因为有迷悟的不同,“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只要使人人本具有的清静佛性得到呈现,并彰显于思想和言行之中,那么佛凡便处于同相的境界之中,慧能认为“当下之心”如果有执着、有思量则就是“妄心”,必须除去这种“心”。因此慧能主张“于念而离念,念念而不住”的顿悟成佛之修行方法,这便是“识心见性”。

“顿悟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往为本”。首先,“无相者,于相而不离相”,“相”指事相,这句话是说应当不计较、不执著,尽管见色、闻声,仍可不染万境。其次,“无念者,于念而不念”,在体念“真如”本性的正念上要远离杂念和妄念,“无念”并不是“百物不思”,而是要内心排除妄念。最后,“不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住”含有双重意义,其一是指静止,“不住”即是迁流不止;另一个意思是执着,“不住”即是不执着。但无论是静止义还是执着义,本句则是要说明人的“念”是常有的,迁流不息无间断的,但人不应该被这些“念”所束缚。

另外,在《坛经》中也讲到顿现“本觉”也应在“行”中体现,这种“行”并非是躬亲践履之行,而是称作“般若行”,所谓“般若行”也是立于自心之基础上的体悟和心证。无论是“般若行”还是“无相无念无住”,慧能的立场仍是要让心不起执念,念念不断但不滞于念,由此便可直了心性顿悟成佛,“一念即成佛”。禅宗讲“万法于自性中现”“万法在自性”,自性是佛,不必向外求索。慧能是否定了万法的“真实性”,认为一切法皆虚假,“自性”是空,思量起了万法,万法皆空。如果是“真心”即已知外境诸法为空,自然不会起执着,如果是“妄心”则明心见性之后便也会明白万法为空,也就不会再有执着,自性清静所圆满具有的一切只有在去掉妄念之后才能呈现。

2.王阳明之“明心致知”

心之发动所产生的“意”是可善可恶的,同时“意”的发生必然要有所指,所以“意之所在便是物”,由于“意”是可善可恶的,因此其所在的“事”也是可善可恶的,王阳明认为人就应当去恶存善,这种去恶存善的方法就是“致良知”,使“事”无恶称作“格物”。要“格物”要“诚意”就要找寻其源头,作为源头的“心”是纯善无恶的,“良知”作为心之本体自然也纯善无恶的,因此就需要把“良知”致下去,“一念克即圣人矣”。

“于温清之事也,一如其良知之所知当如何为温清之节者而为之,无一毫之不尽;于奉养之事也,一如其良知知所知当如何为奉养之宜者而为之,无一毫之不尽,然后谓之“格物”。温清之物格,然后知温清之良知始致;奉养之物格,然后知奉养之良知始致。故曰“物格而后知至”。致其知温清之良知,而后温清之意始成;致其知奉养之良知,而后奉养之意始诚,故曰“知至而后意诚诚”;此区区“诚诙意、致知、格物”之说盖如此”。阳明认为“意”因蒙蔽而产生“恶”导致“事”也无法得以“善”,所以应当把本心的良知致于事物之中,并把良知所知贯穿落实到行动中去,依良知而行。在这期间,由于“良知”本身是“知善知恶”的,在“致知”的过程之中,依旧不能使“心”有所偏执,只要由“良知”顺任而行,便自然会明了善恶,不需要专门去思个善恶。是善者任其流行,不用丝毫的矫饰,即是为善;是恶着就此克制,杜绝习染,这就是去恶。

3.两者之比较

在修行论上面,禅宗的目的是要去除妄念,识得真心,“一念即是佛”;而阳明则是要去恶存善,呈现良知,“一念克即圣人矣”,阳明的心体是纯善无恶的,禅宗的心体是清净空寂的,两者均是要把“心”呈现出来,让“心”能自然流行,前者明心即理,后者识心即佛。把禅宗慧能的思想和阳明的良知之学结合起来看,禅宗慧能和阳明之学中无论是“识心明性”的顿悟之学,还是“明心致知”的良知之学都是指还原后所呈现出来的纯粹的意识形态。《坛经》中写道“性体清静,此是以无相为本”,禅宗的理想境界是万法不滞于心,于一切境上皆不染,禅宗认为人只有达到此种境界才能成佛。禅宗心体的特征是清静,阳明的心体特征是纯善。

参考文献:

[1]郭鹏.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吴光,钱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3]王先谦.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4]陈来.有无之间——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聯书店出版社,2008.

[5]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7]方立天.中国哲学精神佛教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耿静波.陆王心学与早期禅宗心性论关系的再考察——以王阳明和神秀、慧能为中心[J].云南社会科学,2013(1).

[9]曹海峰.儒家与禅宗关于心性论之比较[J].枣庄学院学报,2013(1).

[10]邵培仁,姚锦云.传播受体论:庄子、慧能与王阳明的“接受主体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10).

[11]乔根锁.论汉唐佛教心性论的基本思维模式——汉唐佛教心性论的研究之二[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猜你喜欢

致良知心性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牟宗三“道德创造心性论”探微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王阳明,你是封建的卫道士还是人文主义的拓荒者?
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浅析牟宗三智的直觉
女性向心性肥胖与难控制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王阳明“人皆可以为尧舜”思想辩诘
胡宏心性观中的“儒佛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