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流行语解读

2015-05-30冯海燕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模因论网络流行语

冯海燕

摘 要:近年来网络流行语研究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文在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上以“Duang”为例,借助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Duang”的起源、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再现,进而从语用学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动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模因论  Duang

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网络普及率为47.9%[1],与1997年10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时的62万相比,短短17年,中国网民总数翻了1000多倍,中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仅改变了大众语言沟通和信息传播方式,还不断更新着大众语言环境及思想观念。从“淘宝体”到“陈欧体”,从“范跑跑”到“楼歪歪”,从“浮云”到“给力”等等这一系列轻松、幽默而又带有几分戏谑成分的网络语言借由网络这一平台一夜之间迅速蹿红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给力”一词曾登上2011年人民日报头版,众多广告商家也开始借网络流行语做噱头,学界也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大多从修辞学角度切入,较少涉及其产生及流行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拟以“Duang”为例,从语用学角度模因理论出发,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及文本挖掘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一、网络流行语概念辨识

网络流行语传统上被纳入网络语言学研究范畴,现阶段的研究中,多数学者对网络语言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000年,中国学者周海中在《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中首次提出了一门新的学科——网络语言学,并就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方向等稍作阐释[2]。对于“网络语言”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广义上的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物理技术语言,前者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为实现人际沟通与交流而使用的语言;后者指的是为保障网络媒体正常运行和发展而使用的技术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指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收集、发布和交换时使用的语言,如网民在QQ、微博等进行言语交际时使用的语言[3]。但是,对于“网络流行语”尚未有学者进行界定。网络流行语和网络语言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而在现行的研究中,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未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两者被混为一谈。对于“网络流行语”,笔者认为应该澄清以下几点:

1.分清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内涵广泛,不仅包括“范跑跑”、“颜值”、“duang”等网络流行语还包括“吃饭”、“睡觉”、“工作”等我们在网络上使用的公共语言,同时也囊括“C”、“ASP.NET”、“Java”等计算机技术语言。不能将“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语言”混为一谈。

2.兼顾“网络化”与“流行化”。当前的网络流行语研究过程中,我们更多关注的网络流行语“网络化”特性,而没有对其“流行”特征给予应有的重视,过于看重形式而忽略内容。这让针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长期处于网络语言研究的语境之下,没有突出网络流行语的流行特征和独立的理论特征”[4]。

3.网络流行语是一个动态过程。著名语言学家夏中华先生认为,“流行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多经历‘显现—流行—消失这样一个过程”[5] ,网络流行语亦难逃这样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很多我们所熟知的网络流行语,比如“×××,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呢”,其原型是2009年7月16日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中网友发的一则名为“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在短短六个小时内被390817名网友浏览,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后通过百度贴吧网友的接力传播,几天之内红遍网络。至于最后网络流行语的走向,则要么彻底消失,为网友及大众彻底摒弃,要么退出流行语的范畴,成为一般语词,其意义依然为大众所知,只是被使用频率大大降低,比如一度火热的网络流行语“伊妹儿”、“美眉”等。下面我们将以“Duang”为例对网络流行语的起源、扩散以及流行东西进行详细剖析。

二、“Duang”起源及扩散过程

(一)“Duang”一词起源

“Duang”是2015年出现的第一个网络流行词,本是成龙在广告视频中用的一个拟声词,其意为加特效。而“duang”并不是一个新创造的语音现象,无论是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方言中都有这样的读音。山西方言中用“duang”表示敲击物体是发出来的声音,是一个拟声词;湖南方言中有“duang”表示乡下铜钹发声的声音;河南方言中有“duangguo”表示“故意”之义;而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声韵配合,更不存在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汉字,而类似的网络用语还有pia、piu、diang等,这些用语无疑对现代汉语的规范是一种巨大的冲击。2015年2月20日,网友“绯色toy”将《我的洗发水》视频上传到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三次元鬼畜区,受到该区网友热捧,“Duang”一词便由此扩散开来。该视频是在成龙2014年为霸王洗发水拍摄的视频广告的基础上配上约瑟翰·庞麦郎的网络爆红神曲《我的滑板鞋》做背景音乐重新剪辑而成的。视频播中的原字幕为“当我第一次知道要拍洗发水广告的时候,其实我是,是拒绝的,我跟导演讲,我拒绝,因为,其实我,根本没有头发……导演跟我讲,拍完加特技,头发很黑很亮很柔……加了一个月特技之后呢,头发DUANG~~~后来我也知道他们是假的,是化学成分的。我现在呢,每天还是加特技,加了很多特技,头发,DUANG~~DUANG~~DUANG~~我的头发乌黑浓密,因为我,加特技……”[6]。此段视频字幕文字也因此成为最早的“Duang”体,引来不少网友及商家的跟风创作。至笔者发文短短两个月的时间,“Duang”字以及“Duang”体已经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方方面面,甚至引起了BBC等国外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报导。

借助清华大学新闻研究中心沈阳老师团队开发的ROST News Analysis Tool(后文简称ROST分析工具),我们将数据采集关键词设置为常见的Duang的三种变形“DUANG Duang duang”,将数据采集源设置为“百度网页”、“网易新闻”、“搜狗网页”等十一种新闻网站或搜索引擎,通过其自带的网页爬取工具摘取含有关键词的新闻、信息条数,详情如下表:

从上表中含有关键字的新闻信息规模可知其火热程度,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仅仅是主要的十余种信息源中含有“Duang”一词的新闻信息规模就在上亿条(不包含我国最大的社交媒体QQ中的新闻、信息),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二)“Duang”的传播过程

“Duang”在整个网络的传播是一个非线性、随机化的扩散过程,2月20日,《我的洗发水》视频被首次上传到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三次元鬼畜”栏目,由此开始“Duang”及“Duang”体引起热议并逐渐从“三次元鬼畜”这种极小众文化圈开始向大众文化圈扩散。尤其是微博博主“叫兽易小星”、“使徒子”、“我的朋友是个呆B”的转发和恶搞,助力“Duang”攻陷微博;而2月26日成龙做新电影宣传时坦然使用该词汇的态度赢得了网友好感,在同一天,“Duang”在微信的热度进入爆炸式增长状态,网络微信几乎被“Duang”刷屏。

借助ROST分析工具的词性词频统计功能我们对上述采集到的新闻逐条分析统计,形成“Duang”的社会关系数据组借助社会网络分析与可视化工具NetDraw,我们得到了图一所示的“Duang”的社会网络关系图。

图一 “Duang”社会网络关系图

图一在为我们描述“Duang”的社会网络关系的同时也为我们勾勒出了“Duang”的传播路径图。由上图可以看出,“weixin”、“qq”、“mp、mid(qq网络域名前缀)”、“rd”、“id(微信网络域名前缀)”等节点信息流入流出量巨大,与其他节点联系较为紧密,进而从这些节点延伸出“BBC”、“tieba”、“百度”、“搜狗”、“sina”、“成龙”、“广告”、“歌曲”、“新闻”、“特技”、“便当”、“高温”、“拒绝”等节点。由此可知,微博、微信、QQ等社会化媒体在“Duang”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是信息放大器,“Duang”的流行及语义的泛化更多的是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的。

三、模因论视域下“Duang”的流行动因分析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7],该理论认为,模因是文化的遗传因子,是文化的基本单位,他们通过相互模仿进行传播。人类的思想、文化也是通过模仿、散播进而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根据模因语用功能,模因又可以分为强模因与弱模因。强模因是指那些生命力强、被广泛复制并在一定时期内得以持续传播的模因[8],一般而言,其在传播的过程中速度超快,范围很广,形式也较为简洁,复制能力超强。而模因要得到成功的复制和传播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符合顺应宿主的人的本性;二是要具备便于传播的自身特性,有助于记忆和模仿;三是要进入合适的宿主[9]。从模因理论的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实质上正是一种语言强势模因。“Duang”之所以能够在几天之内红遍大江南北正是因为它满足了相应的强势模因条件。

1.契合了当前网民的心态。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当今的网络更是一个包罗万象、求新立异的网络,网民情感的宣泄和对新奇文化现象的追捧将“Duang”的流行推向了高潮。搞笑视频上传到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和“Duang”的逐渐流行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放假,春节联欢晚会与往年相比槽点甚少,随着年假的即将结束,年味儿也渐渐变淡,中国亿万网民正值百无聊赖之时,“Duang”视频的出现给了网民一个宣泄、吐槽的对象,网民对新事物的追捧心理在此时也发挥到了极致。正如西南政法大学蔡斐教授所言,这个词的出现有搞笑好玩的意思,但其走红更大的原因是最近没有什么流行语,以往春晚结束后都会有很多流行语,但今年没有,“Duang”就恰好填补了这样一个网络空白[10]。

2.形式简洁固定,极具时尚性和经济性。“duang”本意为加特效,后来在传播的过程中意义逐步泛化,也可以作为一个拟声词用以提醒人有重要的、新奇的、好玩的等信息,比如“duang!duang!,索九上市优惠来袭”,“Duang,好带劲!小米Note顶配版2999”、“Duang!武汉本田飞度大促销直降7100元”等。“duang”仅仅几个音节就能够表达出各种震撼性的效果,其简洁的形式、流行的趋势、时尚的特点以及发音经济性等诸多优点,使人们在遇到类似的语言表达情景时很难再考虑其他词汇,这也进一步推动了“duang”的流行。

3.QQ、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推动。从上文对“Duang”的传播过程分析以及“Duang”的社会网络分析图可以看出,在“Duang”的传播和扩散过程中,社会化媒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媒体作为当前国内最为流行的社交软件几乎存在于每一个智能化移动网络客户端(如手机、平板电脑),这进一步加快了“Duang”的传播速度,扩展了“Duang”的传播范围。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2015.

[2] 刘燕娥,赵峰.中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2014(12).

[3] 王献福.论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及规范[J].前沿,2008(7).

[4] 孙洁,樊启迪,巢乃鹏.网络流行语的概念辨析与传播过程[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5] 夏中华.中国当代流行语全览[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6]  http://www.letv.com/ptv/vplay/22072992.html.

[7]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D].中国语用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论文,2004.

[8] 崔颍.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2).

[9] 张小平,宋丙秀.网络流行语模因性语义传播分析[J].现代传播,20159(1).

[10] 忽如一夜duang体来,今天你被洗脑了吗?[N].郑州晚报,2015-3-2(A16).

猜你喜欢

模因论网络流行语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的模因解读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浅谈成语在广告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