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孝”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研究
2015-05-30赵静
赵静
[摘 要]传统“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孝作为一个道德范畴,其现代德育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孝;传统“孝”文化;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B8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9 — 0101 — 02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文化的伦理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核心,是在中国数千年历史演变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备受推崇的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但是,对于传统“孝”文化,我们不能全盘吸收,应该有选择性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否认,“孝”文化中包含一些封建的、落后的思想,我们应当予以摒弃,而对于其合理内核和现代价值,我们也应当进行大力挖掘。与此同时,“孝”作为一个道德范畴,不仅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国家凝聚力,维护家庭、家族、社会的稳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汉字“孝”为会意字,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孝”字上部是个老人,下部是个孩子,意为一个孩子背着一个老人。《说文解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作为子女要尊重父母,赡养父母,承担父母。因此,“孝”被普遍认为是子女儿孙侍奉父母、善待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传统“孝”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孝”最初源于对先祖亡灵的怀念,是通过祭祀的方式而表现出来的人类最为原始、最为朴素的一种的情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孝”是仁之本,“善事父母”成为孝德的核心内容。曾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进一步扩充了“孝”的基本内涵,“孝”走出了家族和家庭,逐渐扩展到了政治、宗教、社会等更为广泛的领域。到了《孝经》,儒家孝道理论基本完善。在《孝经》中,“孝”被称为众德之本,被作为最高的伦理范畴而备受推崇,孝的内涵也不断的丰富和具体化。
从封建社会开始,“孝”文化就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孝”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养亲与敬亲。作为子女,要奉养双亲,诚心诚意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既要在物质层面给予父母赡养与照顾,使他们衣食无忧,又要对父母持敬爱之心,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使父母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第二、丧亲与祭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按照一定的礼仪来安葬,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体现为人子女的孝心。第三、立身、立功,以显父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子女的身体是父母赋予的,所以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珍视自己的生命,否则就是不孝;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重视建功立业,显亲扬名,光耀门楣。第四、顺亲与谏亲。敬亲,不仅体现为对父母要恭敬有礼,同时在行为上要顺从父母的意愿,唯命是从。但是,在父母陷于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盲目顺从,还应当谏诤父母,否则即为不孝。第五、传宗接代。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的孝道思想认为传宗接代对于整个家庭和宗族是至关重要的,生儿育女、延续香火是必尽的责任,否则,就是最大的不孝。
二、“孝”文化的历史价值评析及其现代转化
(一)传统孝德的积极作用
1、凝聚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维系家庭关系和睦、稳定的基本准则。儒家思想倡导“父慈子孝”,父母年迈需要自己的关爱和赡养,子女年幼需要父母的抚育和教育,父慈子孝的伦理思想使得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规范了人伦秩序,促进了家庭的和睦、稳定。传统孝德除了提倡尊老爱幼,还进一步引申出兄友弟恭、兄良弟悌,夫妻和睦等道德规范。因此,儒家思想是强调用孝道来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
2、仁爱守礼。儒家思想讲求推己及人,将对父母之孝敬,对子女之抚育由己及人,这是孟子所言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颜渊》云:“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说的是君子与人交往的态度要恭敬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这些思想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了家庭的和睦,稳定了社会秩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可见,古代的一切人际关系,都是基于孝而发生的。
3、报国敬业。传统孝道思想提倡子女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光大门庭,报国敬业,有所作为,这是对父母、对家族的重大责任。为了光宗耀祖,振兴宗族,誓死效忠君主,因此“立身扬名”之孝成为激发孝子们忠君爱国的动力,进而也造就了许多热爱祖国,为国尽忠的英才。
(二)传统孝德的消极作用
1、人格不平等。传统孝思想以家庭为本位,父母享有天赋的权威,对子女享有绝对的人身支配权。“无违即孝”、“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等观念造成了父母子女之间人格的不对等。在婚姻制度上则完全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的婚姻完全由父母包办,子女若自由恋爱和私自结婚,便被视为伤风败俗、大逆不道。子女的婚姻不仅要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而且婚后也被当作生育的机器,必须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否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
2、愚忠愚孝。传统孝思想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孝”不仅是调整父母子女关系的道德规范,而且被统治阶级进一步集权化、政治化,成为统治者愚民的工具。“三纲五常”、“移孝作忠”等思想要求人们要效忠君主,臣服专制王权,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由于孝德被过分抬高,愚孝的观念和行为也大量呈现出来,“传宗接代”、“无后为大”、“厚葬久丧”、“殉子养亲”、“割肉疗亲”等陈腐观念都是缺乏人道的愚孝行为。
3、阻碍个性的发展。传统孝德提倡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子女完全任由父母摆布,不敢提出任何异议,严重妨碍了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子女的生活模式是由父母设计安排好的,子辈对理想,职业,婚姻的选择也完全被扼杀,依附心理相当严重,很难形成自尊、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
(三)传统孝文化的扬弃及其时代蕴含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都有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问题。对于传统孝文化,我们也应当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系统的评价,这使得对传统孝思想的扬弃就显得格外重要。不可否认,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元素,是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传统孝思想倡导敬老养老、推己及人、遵德守礼、忠孝两全,对我国民族的发展,社会的繁荣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传统孝道思想的精华部分,我们应当汲取、吸收并发扬光大,更好的为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服务。此外,传统孝文化还包含着很多封建的、反动的、迷信的思想,对此,我们也要予以批判和否定,这才是正确的、科学的态度。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多,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健康、医疗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虽然多数子女有心与父母同住,但由于工作、住房、代沟等种种原因,实际上很难做到。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在社会转型竞争剧烈的格局下,通常无力兼顾事业和多位老人,以致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两者的矛盾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应该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来审视孝道文化,孝德的存在和发扬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要将其精华充分地发扬光大,并结合时代的特点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三、“孝”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
(一)“孝”文化对个人的价值
孔子云:“夫孝,德之本也”。孝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首位,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个人首要的基本的德行就是孝敬父母,对父母要有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这是一种义务和责任,更是我们奋发前进的精神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也需要提高个人修养,端正个人的人格品行,因为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同样需要传统“孝”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因此,对公民进行孝德教育,使人人都具有内在的道德自觉、自律,对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孝”文化对家庭的价值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孝亲观念淡薄,家庭矛盾突出,成为了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则社会和谐,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家庭美德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父母子女之间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亲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父母给予了子女最真诚、最无私的爱,当父母年老体弱时,子女也应当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然,今天我们讲的“敬亲养亲”,也并非是对父母无条件的顺从,现代社会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相互尊敬,彼此信任,这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有助于互敬、互让、互爱、互助的现代道德风尚的形成。
(三)“孝”文化对社会的价值
传统“孝”文化对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正面价值。孝文化中对父母长辈的爱戴,形成了尊老爱幼的道德传统,使得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日益严峻,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传统孝德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在父母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更要给予老人更多精神和情感上的慰藉。因此,大力倡导孝德教育,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
〔参 考 文 献〕
〔1〕 许亚非.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2〕 陈功. 社会变迀中的养老和孝观念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3〕 王成. 中华孝文化的源起、演进及其现代传承〔J〕. 学习与实践,2012,(9).
〔4〕 焦国成,赵艳霞. “孝”的历史命运及其原始意蕴〔J〕. 齐鲁学刊,2012,(1).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