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普通高中学生读书状况的探究与思考

2015-05-30刘思贝

成才之路 2015年9期
关键词:调查必要性读书

刘思贝

摘 要:当前,普通高中学生读书数量少、质量低,状况不容乐观,长此以往,必然对个人素质培养、民族素质提高和中国梦的实现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注重普通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倡经典名著阅读,倡导家庭读书。

关键词:普通高中学生;读书;调查;现状;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89-01

一、当前普通高中学生读书的现状

2014年第19个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了“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就调查结果来看,也许是受新兴电子传媒的影响,与2012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39本相比,2013年4.77本的阅读量仅增0.38本,可谓进步甚微!相比之下,数字化阅读则首次超过半数,达到50.1%,较2012年大幅增长了9.8%。

一项调查曾显示,我国近40%的年轻人除了课本一类的书外基本没有藏书。第18个世界读书日期间的“2012年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对比”调查显示,以色列以人均64本的纸质图书阅读量远远超过韩国、日本、美国和中国,从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的聪敏与智慧必定来源于书籍的熏陶。

其中,广大的中学生群体本应是图书阅读量的重要贡献者,但如今受课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电子书泛滥、图书质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说,文化沙漠已从社会蔓延至中学校园,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

笔者在一所普通高中学校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喜欢数字化阅读的普通高中学生为41.9%,接近半数;有54.3%的高中学生每天读书的时间在“半小时及以下”,13.9%的学生根本“不读”任何课外书籍;46.5%的同学选择“双休日和假期”时间来读书,64.3%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读书,是因为“课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73.6%的学生平均每学期用于购买图书的钱在100元以下;而在阅读质量上,高中生的读书取向偏重“快餐式”和“浅阅读”,言情、武侠、动漫等类读书在最喜爱的图书类型中占到55%,文学名著、史哲经典、科学著作等类图书鲜有人问津;在回答家中纸质图书的藏书量时,75.9%的学生回答不到100本;在回答一般多长时间去一次书店或图书馆时,37.2%的学生回答“很少去”。

二、加强普通高中学生读书的必要性

首先是个人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的需要。说得功利一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得现实一些,“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一本广为流传的名著其价值在于通过反复阅读、深入思考,从而使人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高中生仍在走向成熟的重要人生阶段上,读书是弥补性格缺点、完善品性人格的重要途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不同类型的书籍有如不同类型的食物给予高中生不同类型的精神营养。

其次是公民社会整体素质培养与提高的需要。现如今有一类新闻报道几乎每日可见,那就是个别的中国游客在一些景区因不讲公德所做出的种种破坏行为,如乱刻乱画、高声喧哗、疯狂抢购、举止粗鲁等。一些中国人的钱包确实是鼓了,但思想与文明还远没有进入富裕阶段。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文明的发育上还缺少自觉。个人的一小步,社会的一大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青年人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的希望,是急需培育的对象,是急需自我觉醒的群体。而文化自觉需要读书去唤醒,去培育。

再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高中学生承载着社会的期望,担负着历史的使命。在我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里,这一代人的学习和成长、思想状况和精神风貌,关系到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正因如此,全社会都应热情关心青年学生,以激发其自觉读书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增强其读书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加强普通高中学生读书的思考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一次出席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暨少年儿童数字图书馆开馆仪式时曾强调:“要努力为少年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这个环境,对普通高中学生而言,既包括社会大环境,也包括学校、家庭小环境和个人读书小环境。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1997年1月,中宣部、文化部等9个部委共同提出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2006年4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1部门共同向全社会提出开展“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这些都是在营造读书的大环境。这样的环境,必然有助于重新播种我们的文化绿野。

在学校和家庭中,应注重青少年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倡经典名著阅读,倡导家庭读书。有计划地开设“语文读书课”“图书馆课”“校园读书节”等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树立文化品牌”“诵读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学校连家庭、读书意浓浓”等系列读书活动,经常举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之星”“班级读书会”等系列竞赛,还可开展“书迷俱乐部”“书迷故事会”“书迷沙龙”等展示活动。

在个人读书生活中,重在习惯的养成。古人有“三上”之说,即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读书。面对高中学生繁重的学业压力,可提倡利用每天10分钟时间读书。10分钟虽短,但日积月累,最后一样可收到博览群书之功效。

热爱书籍,热爱读书,改造文化沙漠,播种文化绿野,以书香润泽人生,广大高中学生就会迎来崭新的第20个世界读书日。

参考文献:

[1]蔡可.我们可以这样读书——《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解读[N].中国教育报,2013-4-22.

[2]龙应台.野火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猜你喜欢

调查必要性读书
我爱读书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