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2015-05-30蒲勇易联树
蒲勇 易联树
摘 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是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迫切需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潜力、创新能力等都有重要影响。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高校坚持以大学精神和校训凝聚校园文化,建立与创新型人才个性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机制,加强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学术性,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C96;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06-0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环境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虽然不可以直接触摸到,但生活在其中的同学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它的影响,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启迪学生、感染学生。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意义
1. 从宏观层面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之所在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争取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国经济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一流创新素质的人才。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总数2005年就已经超过2300万,居世界第一,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也居首位,不缺一般人才,关键在于我国未能培养出大批具有一流创新素质的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归根到底要落在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高校的肩上。
2. 从微观层面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大学生创新也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现实,实际上也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因此,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校园文化环境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
1. 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的话,即是强调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极其重要的系统学习阶段,是大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知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时期。大学民主、开放、宽松环境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和独特的见解与思维,提倡师生通过平等的探讨和自由的交流共同研讨问题,能够带来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交锋,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型人才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创造潜力,从而产生创造成果。同时,大学校园里多姿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为大学生训练自己的思维方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在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像锻炼身体一样在科技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2. 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创新人格有重要的影响
创新人格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大凡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同样超群的人。一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与智力因素相比,创造能力受诸如兴趣、爱好、情绪、意志、动机、进取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更大。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正是训练大学生这些非智力因素的重要舞台。比如,全校各类学生社团将在某方面有共同兴趣地同学聚集在一起,为同学们培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搭建了很好的舞台;各类文体竞赛活动既可以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才华,又能培养他们自信心、意志力;而大量的科技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引导着他们探求真理,激励着他们迎接挑战,形成创造型的人格特征。
3. 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有重要影响
创新精神是人积极追求创新的一种意识状态。这种意识状态会受到环境的强烈影响。在一个崇尚创新的环境之中,周围积极创新的氛围会感染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时刻提醒人们要努力创新。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作为我国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重要辐射源,尤为注重创新。在学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坚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同学们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创新目标,鼓励正当竞争,积极营造追求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旗帜鲜明地打击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的大学生必然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和良好的创新精神。
4. 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这里所说的创新潜能,是指大学生对于创新的一种潜在能力或本领,是大学生积极创新的一种准备状态。对于创新的现实需求或精神追求是大学生创新的必要条件和内在驱动力。与低级的需求和盲目的追求相比,高级的需求和远大的追求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产生相对持久的动力。因此,必须要善于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创新需求和追求从而激活其创新潜能,使之处于高能的积极准备创新的状态,这种高能状态一旦释放能量就会驱动大学生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多姿多彩,追求创新,富于感染力,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观察、思考的对象以及参与的机会和舞台,而且引导、感染和激励着同学们参与创新,使他们处于准备创造的状态。
5. 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各种类型的创造活动中,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的能力。大学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组织机构,以知识的创新和传承为己任,具有优良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浓厚的人文环境。大学的所有教学、科研活动不仅对学生的智能开发有着催化作用,使其发奋苦读,自觉求知,努力成才,而且激发着他们进行脑力创造的热情;而学校组织的各类各层次的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则是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舞台。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1. 坚持以大学精神和校训凝聚校园文化
每所大学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积淀、传承各自独具特色的一种精神,即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反映的是共同的群体心理特点、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大学精神和校训都是无形的力量,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弥漫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呈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造就和培养教师和学生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大学精神和校训大多都将创新精神明确的加以表述,比如浙江大学的校训是求是创新,南开大学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武汉大学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等等。大学精神和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校园文化的各个层次都起着统领和引导的作用,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学术环境和校园氛围,如鼓励创新的氛围,积极上进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等。这种氛围形成之后便是一种巨大的无形力量,是最好的课堂,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无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2. 建立与创新型人才个性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机制
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校园文化建设应当致力于建设一种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民主、进取、开放的文化氛围,将学生的思维、意识引向创新,将他们的好动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将他们的好奇发展成敢于试验、不怕失败的创新精神,将他们内心渴望表现的希望发展成敢为人先、敢于表达的首创能力,从而形成一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机制。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质疑问题,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校园文化活动进行质疑和批评,积极提倡学生自己来设计、规划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重视学生提出的新创造、新方法、新体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二课活动。大学校园是各种学术理论观点交汇、碰撞地方,校园文化生活从内涵和形式上都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丰富多彩,是激发学生灵感的大舞台。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走向社会,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人格的形成。努力增强大学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与创造发明,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创业尝试,营造崇尚创新的氛围,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3. 加强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
学风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成长状态的内在和外在的表现,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教风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教学风气、学术风气、育人风气,以及教职工的工作作风。校风,是学校的风气,它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它是在一定教育条件下,经过长期培养逐渐形成的。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能够在整个校园创设出一种潜隐、弥漫、浸染于学校方方面面的学术风范和价值导向,它们通过在校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正确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培育良好的校园精神,能极大地影响学校成员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学习风气、道德情感、人格塑造和价值选择等,对学生普遍具有较为持久的启迪和感化作用。
4. 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铁打营盘流水的兵。尽管学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大参与群,是生力军和主体之一,但是它们是流动的。而教师是稳定的、非流动的校园文化主体,因此,教师更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治学精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校园文化的主流。教师的道德情操、教学水平、教学风格、治学态度乃至为人处世、言行举止都能对学生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大量校园文化活动几乎都是学生在独立组织、实施、参与,普遍缺少教师的指导和亲自参加,这些活动虽有活力,但活动质量、文化底蕴不足,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但却缺乏系统性和导向性,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上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却收效甚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调动二者的积极性,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好学生开展活动,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格局。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延伸“一课”,紧密结合学生课堂专业学习,对其综合素质进行拓展,努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拓宽加深专业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内在的保证。
5. 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学术性,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一切创造发明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精神,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有了科学精神,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决不轻信盲从,有了科学精神,凡事都会讲究准确,决不随波逐流。对于科学精神的具体内涵,众说纷纭。但一般都认为,其主要包括寻根问底、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独立思索的批判精神,实证、严谨、理性的治学精神,以及探求未知、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大学,向来被公认为是科学的殿堂,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把科学精神的塑造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努力倡导校园文化的学术性和创新性,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要善于通过全国层面、省市层面、学校层面的各种学术科技竞赛平台,诸如全国大学“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提高创新能力,弘扬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笪远平.大学生成才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04(07).
[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涂元季,等.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N].人民日报,200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