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5-05-30靖国平

成才之路 2015年9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靖国平

摘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基于国家利益、社会需求和民生幸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立足于成才、成人、成事、成己、成功等战略选择,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积极应对快速、多元、开放、复杂的全球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体系或有序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体系包括价值取向、目标定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战略抉择;策略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01-03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旨归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高等教育也进入到一个以适应新的时代变化(全球化、信息化、后工业化等),着力提升高等教育的效益、品质和声誉,尤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国家利益、社会需求和民生幸福之间的协调一致的重要时期。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在全球高度关注人才培养质量的时代背景下,在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依靠什么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这样三个根本问题。这三个问题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紧密相连,与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

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从根本上改变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以及相应的机制条件,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在价值取向、目标定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积极的、富有实效的探索,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抉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抉择关系到国家利益、社会需求和民生幸福三个基本层面。在国家利益方面,侧重点在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社会需求方面,侧重点在于培养优质社会公民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在民生幸福方面,侧重点在于开发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终生发展。

1. 成才战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当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摆在我国高校尤其是一大批高水平重点大学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以及国家的利益、尊严和安全。这一重大使命在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拷问之下,显得格外发人深省,且势在必行。历史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定要有优质的育人环境,要有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体制、机制和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批重点大学陆续设立新型人才培养组织机构,旨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新体制、新机制、新路径。如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的启明学院、湖北大学的楚才学院等。

2. 成人战略:教育奠基社会文明,提高公民整体素质

从高中生到大学生,大多在18岁~19岁的年龄,大学新生在生理上已经是成年人了。但从公民素养、人格精神、社会责任等方面讲,大学生、研究生还远未真正成人。在学习型社会里,成人是一辈子的功课。终身教育的理念不仅指终生学习,还包括终生成人。大学是使人成人、使人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的场所。大学不仅需要塑造人的资质、品牌,还需要健全受教育者的人格,提升其品位。大学不仅有“化知识为智慧”即“转识成智”的功能,还具有“化知识为德性”即“转识成人”的功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仅是知识、信息、技术、财富的拥有者,还应该学会过有尊严、有教养、有责任感、有社会担当的生活。大学是使人掌握科学知识、追求客观真理的摇篮,更是教人如何守望心灵、安顿灵魂的家园。因此,大学生肩负着传承与发扬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任务。

3. 成事战略:培养有尊严的劳动者,提升个体职业素质

在高等教育社会化、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学校不仅要注重培养未来的科学和社会精英,还要为更多的人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有本领、有尊严的劳动和生活提供积极有效的专门服务,努力提升个体的职业素质、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个体的职业素质主要是指个体劳动者的专门的、专业的素质。它主要包括:一般体能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素质、职业选择与流动方面的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

当代社会从业者的素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差异性和可变性。社会分工愈来愈细,愈来愈多样化,形成了无数种类的职业。同时,每个人的发展又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可变性,由此形成了个体在职业上的分化与差距。高等教育可以有效地调节、改善这种分化与差距,使其不断趋于动态、可变、高位的平衡。二是选择性和流动性。人类历史进步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但人类的解放却是以弱化或消除分工为前提的。在当今社会,人们选择不同职业以及在多种职业之间流动已十分常见,这既是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发展的需要。三是能动性和创造性。当代社会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方式为人的自主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与机遇,某些职业可以成为人的自我需要或自主选择,一部分人也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发展、自主创业”的生活方式有可能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4. 成己战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育好比“火箭”,受教育者恰似“卫星”,卫星一旦由火箭推动升入太空,便可以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和人生宇宙中自由自主地运行。高等学校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完整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让他们充分意识到独立自主和自主发展是开发个人潜能、成就完善个性、不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未完成的、尚待开发的、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可以不断地获得自我建构、自主改造、自由生成的生命有机体。从哲学上讲,人永远具有一种“可能生命”“可能生活”的走向。人具有生命的开放性、未完成性、不确定性、可持续发展性等重要特征。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是由被动到主动到能动、由自发到自觉到自由、由接受到感受到享受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认识、自主生成、自觉成长的过程。

5. 成功战略: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促进学生终生发展

我国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在人才培养方面,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促进每一个学生终生优质发展,不让一个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感到失败,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成功素质教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校长赵作斌教授提出,成功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为根本目的,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素质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开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其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体系

通常,模式是一套系统、一个体系或有序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主要包括价值取向(为什么)、目标定位(是什么)、教学资源(有什么)、教学方式(怎么做)、教学评价(怎么样)五个方面的系统组合。

1. 价值取向:坚持育人为本,坚持能力为重

当今时代,高等学校受社会关注程度远远高于过去,其格局相比过去显得更加扑朔迷离、错综复杂。面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许多大学难以兼顾,或者无所适从。事实上,在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之下,在多种利益博弈尤其是学校发展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的重心已偏向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美国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指出,1930年美国的大学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通常是朝着它们所参与的社会演变方向,这种演变使系科大量出现,并组成大学。大学的出现,不是为了关注学生个体,而是关注社会的需要。大学成为了“社会服务站”“知识工业基地”。在这种价值引导下,大学教师更关心来自政府、基金会、企业、公司的利益诉求,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

大学如何坚守“育人为本”和“能力为重”,是摆在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而突出的问题。美国社会对大学生有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要求: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对个人和集体行动的责任感;多元文化和多种语言的能力、专业化能力。培养大学生这六个方面的能力,是大学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2. 目标定位:化知识为智慧,化潜能为才能

笔者主张,化知识为智慧,化潜能为才能,从知识取向转向智慧取向和能力取向,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和发展方向。一所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大学的目标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

高等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持久的变化。基于这样的认识,高等学校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公共性常识,更要注重使学生具有基本思想、活动经验等个体性见识;不仅要让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认知性能力,还有使他们拥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索性能力。

在开放时代和信息社会,大学生们前所未有地需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但许多大学生并非真正尊重知识、热爱知识,他们对知识缺乏内在的兴趣、志趣和激情。许多大学生认为学习是无趣的,同时也是无用的,学了也白学。这显然与大学的教学制度、教学环境、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大学生们不能真正认识到知识的智慧价值以及与自我潜能发展的关联,不能直接感受到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工作、生活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不能认识到学习的真实意义的时候,学习本身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智慧是人的主体性、进取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力量,它更多地指向未知领域、开放领域、灵活领域、冲突领域以及事物的本源、内核。当今中国的素质教育,重心或要害不在知识的掌握,而在知识的活化、人格化和智慧化。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将知识的获得转化为智慧的生成,将潜在的能量转化为实际的才干,这应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基本使命和内在逻辑。

3. 教学资源:以学定教,按需教学,以用促学

长期以来,“以教定学”“以教促学”“以教评学”的教学制度,单一、狭窄、机械、僵化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是大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大学教师很少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要,特别是如何将知识教学有效地转化为学生思维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师生之间缺乏以学术为旨趣的真诚、民主与合作,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探索性,尤其是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教学是一种向生性或对象性的活动,教学即“让学”。海德格尔指出:“做一名教师仍是很高尚的事”——教比学难得多。我们深知此点,但我们很少思考过此点。为什么教难于学?这并不是因为教师腹笥宏富,常备不懈。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教师必须能够比他的学生更可教。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尤其是人才培养制度和教学方式改革,迫切需要基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生学”“为学习服务”的理念,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变接受学习、机械学习为主动学习、创新学习,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水平。大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寻求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平衡;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情境;关注学生的文化生态,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活动状态,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复旦大学设置的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批判性思维、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审美体验6大现代大学人格教育的核心课程模块。这些改革探索使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4. 教学方式: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是影响我国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需要在如下三方面下大功夫:

第一,注重学思结合。创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大学生不仅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大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若要“去中学化”,若要引导学生化公共知识为个人学识,化书本知识为思想智慧,就需要逐渐总结、提炼以问题、主题、专题、课题为抓手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本科生高年级和研究生教学阶段。“一个优秀的大学教授绝不能拘泥于用教科书来教学生。一个教授只会照本宣科是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的,因为教科书基本上把所有问题的漏洞都堵上了,没有什么创造性。一个学校,老师的研究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

第二,注重知行结合。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总体来讲,我国大学一般都开设实验、实训课程,并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但对大学生是否有效地掌握了感知学习、操作学习、体验学习、交往学习等学习方法,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检测与评估。因此,建立大学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估策略,应作为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客观上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大规模化、模式化、批量化,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导师制(师徒制)很难真正落实。针对这个问题,许多学校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改革探索。例如华南理工大学为尖子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因材施教,优才优育。组建各类创新班和教改实验班25个,吸纳10%学生,每届达到600多人。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的研究成果《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在世界顶级权威科学杂志《自然》杂志的生物技术分刊发表,第一作者为该校在读大三学生罗锐邦。该校实施了尖子生培养的优才优育模式、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等长学制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班。

5. 教学评价:关注学习过程,着眼长远发展

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国际上正在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过程为重点、以学习经验和产出为基准的大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如英国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美国的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调查、澳大利亚本科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过程评价研究,强调评价的重点是学习者作为主体的学习态度、学习投入、学习经验及收获等。2009年年初,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正式通过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为落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本科教育教学理念,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定期进行学情调查,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学评价的着力点在于评价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关注不够。因此,我国高校教学评价改革的着力点在于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生长远发展。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分层、分类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更多地运用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服务性评价。在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的同时,为不断改善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高效、周到和专业化的服务。同时要提升大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教学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促进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04).

[4]唐景莉,万玉凤.中外大学校长纵论高教“变革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0-05-06.

[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