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2015-05-30高小忠

成才之路 2015年9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

高小忠

摘 要:初中物理这门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理论来源于实验,又作用服务于生活实践。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但活动性探究和实践少,自主参与与合作机会少。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学方法有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改革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全面提升物理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32-01

初中物理教学,对培养初中学生动手和实践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手段上应随着物理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才能够适应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及物理课程学习的效率。探究式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改革发展的必经途径。

一、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概念

完成探究式实验教学,要在教师积极的知识引导和教育感知下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感受实验的乐趣,体验科学的力量,开发发散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这是物理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是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完善。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亲身在物理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验探究中解决问题,有利于让学生产生知识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原因

探究性实验教学在现阶段依旧存在着一些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因为实验设备不是特别先进、师资力量不足,受传统教育影响在观念和理论上存在滞后性。探究实验教学的完善能改善现阶段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自豪感和自信感。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问题,产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从而对问题做出实验,最后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质疑中探究,在观察中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大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望。

三、具体实施途径

围绕探究的实验就是以探究为目的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起点。无论是教学内容上还是设计实验题目上,都要注重探究精神的培养。初中物理探究通过观察、类比、质疑等策略进行,前提都要以探究为目的,否则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如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相关时,由于电流的热量不是直观的,因此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要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得出。教科书上的图例是相同的烧瓶内装着质量、初温相同的煤油,通过观察煤油上升的高低比较,这个实验演示效果不太明显,连接的线路较长,学生实验不方便也不安全。教师在做这个实验时,要合理设计,既要讲究探究的目的,又要优化实验的过程。教师可以拿一个专门供学生实验的电路板,用长度相同和横截面积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和铜丝在铅笔上缠绕,围出相同的圈数,做出来接到电路板上,在螺旋心内插上火柴,配上多节干电池,拉入导线,设置好开关,实验时观察比较哪个火柴先点燃,说明哪个电阻产生的热量多。该实验能够很好地通过实验观察电流产生的热量,以及得出热量与电阻、电流、时间之间的关系,简化了探究的过程,既达到了探究的目的,又提高了探究的效果。

(1) 围绕探究进行实验质疑。探究性的学习就是要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探究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质疑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质疑,学生根据质疑问题探究;另一个是学生实验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而提出质疑,进而探究问题,教师同步引导。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提出质疑性的有效问题,从而科学探究。如在学习“摩擦力”时,为了引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现有的工具:在黑板上写上一行字,然后再擦去,擦黑板的过程由轻到重,最后剩下的字迹从有到无。让学生用眼睛观察擦黑板过程中教师的手上力度的变化,提出质疑: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有什么?学生就会说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感受:自己双手推动桌子,在轻轻推和重重推两种比较下体验手的感觉,进而得出压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结论。

(2)围绕探究进行自主实验。探究实验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能力。所以,实验过程中,学生做尝试的实验时,教师要不断地鼓励他们。这时,教师的教学实验可以让学生自行针对实验内容设计实验,亲自准备实验用的工具,亲手进行实验,最后作出总结。这样的自主探究过程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3)围绕探究进行课外实践。初中物理实验课受课时限制和设备不足等影响,有些实验很难在课堂上实施。因此,展开课外实践,引领学生探究有兴趣的问题,同样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组织学生参观摩托车维修店了解有关内燃机的工作知识,课外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测量实物之间的距离等,都是很好的拓展课外实践途径。

四、总结

要发挥学生在探究式实验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敢于“放”,让学生在自主动手动脑的条件下主动地学,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但是,敢“放”不代表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适当点拨指导,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行实验学习。总之,改革创新下的探究式实验教学,是科学的物理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提高学生思维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树红.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的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2).

[2]詹任新.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创新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