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为主 以“教”促“学”

2015-05-28何雪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门第教者春联

一、 每日一对

师:今天我们来上——对课。(板书)先来“每日一对”,我说“天”。

生:我对“地”。(师先后说“风”“清风”,“上”“上楼”,“千”“千方”,“春”“寒”“寒来”“寒来暑往”;生相应对道“雨、雷云”“淡云”“明月”,“下”“下楼”“下车”,“万”“百计”,“秋”“暑”“暑往”“春去秋来”……)

师:反应真快!来一个现场对,我说“话筒”。

生:我对“音响”。

师:说话的筒。

生:我对“讲话的台”。

师:非常工整。还有我们的“笔袋”。提高难度,来个三字对。我说“拍一下”。

(生:“跳三次”“摸两下”“跑一圈”……)

师:我说“梅花山”。

(生:“玄武湖”“紫金山”。)

师:注意,我的梅花是什么?

生:是植物。

生:“珍珠泉”“青枫谷”。

师:青枫谷!我喜欢你的对,真美!

【点评】每日一对,情趣盎然,氤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就在轻松愉悦的一说一对中,学生自然而又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丰富情韵和无穷魅力,为学习《春联》奠定了基调。

二、 读春联

(一) 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喜欢用对对子来交流学习。我们刚刚说的都是词对,生活中还有一种句对,比如——

生:春联。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对春联。课文是怎么给我们介绍春联的呢?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

师:字音能读准吗?自己先读一读。(生“开火车”读——纠正——齐读)

师:同学们,这些词我们也可以来对一对。(师先后说“歌”“增”“和”,生分别对“颂”“添”“睦”)

师:我说“扬”。

生:我对“挫”。

师:再想一想。

生:我对“顿”。

师:看来“抑扬顿挫”这个词的意思还不太理解,谁先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生: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形容声音或文章的节奏整齐,和谐优美。

师:我说“扬”。

生:我对“抑”。

【点评】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一些词让学生来对一对;在学生对得有偏差时,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再对。如此教学彰显了汉字的魅力,使得词语教学充满了情味。

(二) 读好春联

师:书上说读春联就要读得抑扬顿挫,你们会读吗?书上给我们介绍了哪几副春联,先把它们找出来。(生读书画线)

师:画好了吗?几副?

生:五副。

师:春联怎么看?

生:从右往左看。

师:对,从右往左看,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怎么能读出这种抑扬顿挫的感觉呢?和同桌一人读上联,一人读下联试一试。(生同桌读春联,然后指名读)

生:“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师:嗯,我听出了停顿。

生:“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师:我听出来了幸福多。

生:“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师:很有感情。

生:“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师:我们要根据声调扬一扬“红”。(生齐读)

【点评】把春联的相关知识寓于抑扬顿挫的诵读之中。如此学习,春联之美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自然而然地流淌了出来,给人美的陶冶,美的享受。

(三) 读懂春联

师:作者借这几副春联说明了春联的什么特点?快速阅读课文1-2自然段,同桌讨论一下。

生:对仗的特点。

师:还有吗?你漏了第1自然段。

生:“各种各样。”

师:书上是这么说的——,(齐读:“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百花园中。”)

师:这“百花园”说明春联怎么样?

生:种类多。

师:课文中有句话解释了对仗,谁看到了?

生:“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

师:春联“种类多”“讲对仗”。下面我们同桌合作:选择一副春联给大家介绍春联的这两个特点。一个人说说这副春联的内容,一个人说说它是如何对仗的。(生同桌讨论)

师:谁来给我们介绍其中的一副春联?

生:“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又是”对“依然”,“一年”对“十里”,“芳草”对“杏花”,“绿”对“红”。

生:“又是”一个春天到了,满地绿油油的青草,一树树火红火红的杏花,奇妙地展现了春光的明媚。

师:还有哪个小组介绍?

生:我们说“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春回”对“日照”,“大地”对“神州”,“千山秀”对“百业兴”。

生:意思是春天来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千座山峰,一片锦绣。在这生机盎然之时,太阳升起后,神州大地一片繁荣兴旺景象。

师:课前预习很充分,我考一考你,神州是什么意思?

生:中国的代称。

师:还有哪个小组想说?

生:我们说的是“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勤劳”对“和睦”,“门第”对“人家”,“春光”对“幸福”,“好”对“多”。

生:意思是勤劳幸福的人们沐浴着春光,和睦的家庭幸福美满。

生: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致富家庭幸福的生活。

师:“门第”是什么意思?

生:“门第”是家庭的意思。

师:也就是人家的意思,所以,“门第”对“人家”。

……

师:刚才我们读懂了春联的两个特点。春联只是句对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它用在一些特定的时候,我们一起读读这两段话——(生齐读:“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幸福和希望。”)

【点评】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春联的特点,把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还给了学生,学生学得灵动,学得扎实。其间,教师的引导点拨适时,适当,适切。

三、 拓句对

(一) 古诗对

师:除了春联,你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句对?

生:古诗,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师:你是我的知音!继续看:“大漠沙如雪”——

生:“燕山月似钩。”

师生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生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生对:“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二) 谚语、俗语对

师生对:“刀子嘴——豆腐心”。

师生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师生对:“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三) 名言对

师生对:“言必信——行必果”。

师生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师生对:“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四) 广告对

(出示广告语)

生读:“妙手裁云锦,精心剪春光。”

师:猜一猜什么店?

生:裁缝店,服装店。

生读:“店好千家颂,坛开十里香。”

生:酒店。

(五) 景点对

师: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在景点留下了一些对联,比如南京的江南贡院、阅江楼、夫子庙等等。(出示图片)

师:你来猜猜这是南京的哪一处景点:

一巷月朦胧,欲问乌衣何处去,

万家春旖旎,且看紫燕此间来。

生:是乌衣巷。

师:你怎么知道?

生:我看到了“乌衣何处去”。

师:还有——

生:“紫燕此间来”。

师:谁写的古诗?

生:刘禹锡。(生齐背诵:“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示)

踞虎盘龙,白下风云收眼底;

观天坐地,银河星月纳胸间。

生:阅江楼。

生:紫金山天文台。

师:为什么说是天文台?

生:因为是坐地观天,能观银河星月。

师:夫子庙西小牌坊有这样一副对联,你会不会读?

生:“都是主人且领略六朝烟水,暂留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

师:读得很好,同学们你看,这六朝烟水和九曲风光不就概括了南京秦淮河一带的美景吗?来游玩的都是客人,但是每个人不都是风景的主人吗?(生齐读)

【点评】由课内走向课外,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为学生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对对子,那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迷人风姿,体现了教者较强的课程开发意识。

四、 补句对

师:说了这么多句对,补对就难不倒大家了。

师:风拂千条柳,雨( )万朵花。

生:打。

师:他说“打”,怎么样?

生:太残忍了。

生:落。

师:雨是“落”,可是雨仅仅是落在花上吗?

生:雨润万朵花。

师:这“润”字让我感觉到春天滋润万物的伟大,也多了一份柔美的味道。

师:日照云霞红艳艳,春回大地( )。

生:春回大地绿油油。

师:可不可以?

生:可以,春天万物复苏。

师:红对绿,颜色对得很工整,还能怎么对?

生:绿茵茵。

师:也可以。

生:黄灿灿。

师:为什么是黄的呢?

生:迎春花,还有油菜花都是黄的。

师:哦,这样就说得通了。

师:上联“处处春光好”,请对下联。可以小声讨论一下。(生讨论)

生:来来秋月多。

师:说不通,不能只关注字对,要从句意上去考虑。

生:天天幸福多。

师:“天天”对“处处”,“幸福多”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很好!

【点评】通过补“字”、补“词”、补“下联”,引导学生揣摩词句,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感受春联用词造句的特点,体现了教者强烈的语文实践意识。

五、 赏句对

师:同学们,对联,句对,不光是有这样美好的,还有诙谐幽默的,来听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财主要杂货铺柴米油盐什么都卖,他为了喜庆,请秀才给他写一副对联,说我给你十两银子,你给我写一副对联,要求如下:酒好,醋酸,猪肥,人丁兴旺且没有老鼠。这个秀才想了一想,提笔写下了这么一副对联: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味道好造醋缸缸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有一个人路过就读了,他是这样读的——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味道好造醋,缸缸酸。

这就把财主气得要死,他就找来秀才兴师问罪,秀才说别急,我念给你听,同学们猜,他是怎么念的?(生讨论)

生: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味道好,造醋缸缸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师:一个小小的停顿,一个小小的读音,有可能就改变了对联的意思。(出示,生齐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师:“卷”是什么意思?

生:是书。

师:看书有益,同学们,通过我们今天的对课,你还能告诉我,除了看书是有益的,还有什么是有益的?

生:读春联,品味其中的意思。

师:这是开口读,开口有益。还有吗?

生:我觉得去名胜古迹时应该留意这些对联。

师:其实就是去生活中学习,打开我们的眼界。同学们,学习不光要开卷,还要开口,开眼。今天我们学习了句对,了解了春联,下节课我们接着走进它的声律美。

【总评】何雪老师的这堂语文课为我们洞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形态,是一堂颇有研究价值的语文课。

其一,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堂有效整合的语文课。教者是站在课程的高度对《春联》这篇课文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开发和适度拓展,并把课内和课外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地整合,使得课内课外相得益彰。

其二,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堂注重实践的语文课。教者强化语文的实践,为学生创设丰富而多元的语文实践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读、思、悟、议、评等实践中触摸语言,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体悟对联的特点。

第三,从教学方式转变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堂以学为主的语文课。教者在教学中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学”,淡化教师的“教”,以“教”促“学”,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自主,学得扎实,学得快乐。

(何雪,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潘文彬,特级

教师、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校长)

猜你喜欢

门第教者春联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承启门第之仪的门钹
新春联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及社会影响
新春联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
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