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体特质: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源点

2015-05-28董萍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苏教版特质文体

董萍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体裁丰富,每一种文体都有各自标志性的本质特征,这些隐性的、又是本质的内在特征,可称之为“文体特质”。

一、 思源:认识文体特质下语文教学的价值要义

源点又称点源,原是水文地质学术语,指单位厚度含水层中半径为无限小的注水位。小学语文教学中,“文体特质”就是一种很宝贵的课程资源,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鲜活的注水点。

1. 文体特质应成为教师教的落脚点。不同的文体有着自身独特的功能和语体特点。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都与文体特质息息相关,缺乏其指引,阅读和写作教学就会不得要领,显得杂乱无章。因此,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教学价值、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抓住文体特质,通过对教材各类文体的研读,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更准确地把握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从而采取生动有效的教学策略。如诗歌教学的落脚点应是通过朗读,想象意境美,感受其韵律美;议论文的教学重在体会有理有据的逻辑表达……这样,语文课堂才会丰富多彩,风格各异,情趣盎然。

2. 文体特质应成为学生学的聚焦点。文本体裁的不同决定其语言风格、行文结构及课堂聚焦点的不同。如学习科普性说明文,要让学生学习文体简明清晰的叙述语言,深入浅出的说明方法;说理性的文章要关注确凿透彻的说理语言及寓情于理的逻辑表述特点……从而最终达到学习一篇带动一类文章的理想效果。

二、 观察:审视文体特质缺失下的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教学中对文体特质的忽略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论学习什么样的文章作品,一成不变全是“整体感知”“问题探究”“情感体验”,造成了文体特质缺失的教学遗憾。主要表现为:

1. 学之无趣。每学一篇课文,不管什么题材,也不管学生的喜好,一律从字、词、句、段、篇让学生逐一学过去。这种全方位、耕耙式的学习好像很扎实,然而不同文章的样式魅力全无呈现的机会,各种文体的熏陶、浸润也未能得到尽情赏析。一副老面孔,一套流水线,让学生学习的兴味消失殆尽。长此以往,语文学习渐渐演生为理科化方式,语文学科独有的情趣和魅力踪影全无。

2. 教之无序。由于淡化文体意识,教师身限于串问式泥潭中,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词句段的认知分析中。同一单元,同一主题的教学,过多地把关注点聚焦在内容的理解品读和语言表达的领悟上,只考虑到作者“写了什么”(言语内容)、“怎么来写”(言语形式),至于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言语意图),“换成另一种表达好不好”则考究甚少,文体特质难以有效彰显,没有充分发挥范文的经典作用。所有课文的教学方法呈现出一个路子,一种特色的趋同态势,使得教材的文体魅力暗淡无光,教师的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指引意义。

3. 练之无法。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注重语用,学习表达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然而,事实上,随堂练笔除了纯技艺式的表达外,还存有诸多不足:没有文本内涵的依托,没有具体的言语表达的情境,没有不同文体的魅力彰显等等。如教完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桥》一文后,让学生以“猎人,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的练笔不能从文本这一特定的范例出发,学生很难习得文本的语言形式,这样的练笔无章法可循。

文体一旦淡化或退出,给学生的语文素养带来的是结构性的缺失,基础性的损伤。

三、 践行:寻绎文体特质下的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文体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明显不同。2011年3月,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提出:“阅读课,应当研究各种文体的教学。”他认为阅读教学中抓住各种文体的特点,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和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作者的思路,乃至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特点。

1. 以文体特质为质,明晰单元教学的侧重点。浙江外国语学院汪潮教授在《文体意识、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一文中指出:不同文体、不同类别的文章,在组织形式和表达方法等各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课文的文体、类别,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和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获取不同的教学效果。要让文体意识成为一种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在学生中渗透和生成。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围绕“八一壮歌”这一主题,编排了文体截然不同的三篇课文:七言律诗《七律·长征》、记叙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通讯报道《大江保卫战》。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从各自的文体特质入手,逐渐展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习得文章相应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教学《七律·长征》应着重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想象画面,体味语调、语速和停顿等韵律美,揣摩对仗、夸张句式的表达效果;《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一篇记叙文,教学时应围绕“人不离事,事不离人”的特征,引导学生弄清楚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抓住人物在特定坏境下的种种表现,如语言、动作、心理等,在反复阅读中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形象;对于通讯报道《大江保卫战》一文而言,教学的着力点在于从通讯报道的真实、及时、准确、生动出发,通过品读“保大堤”“救群众”这两个生动可感的场景,体会子弟兵的英勇无畏,学习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这样的教学,文体特质不是强行的灌输,而是学生醉心阅读的水到渠成。

2. 以文体特质为范,巧选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文无体不立”。王荣生教授说:“对于一个具体的作品、具体文章的理解,要

讲坛

依据它的文章体式。”

文体特质往往就是语文学习的范例,紧扣文体范例,巧妙选择阅读文本的最佳切入点,将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老师,您好!》是一篇情感真挚的抒情诗。教学时就应从诗歌体裁特质出发,围绕贯穿全诗的两条情感线索:描写和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真诚祝愿,积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师:(板书:老师)古往今来,老师一直是人们歌咏的对象,谁来说说人们都把老师比作什么?可用什么诗句赞颂她(他)?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老师的抒情诗。(板书:您好!)

生:齐读课题——《老师,您好!》。

师:一句简单的话语吐露出作者的心声,那么在作者的心目中,老师的事业是怎样的?这其中又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朗读品悟。

……

上述教学片段充分发挥了现代诗歌这一体裁的范例作用,紧扣抒情诗的文体特质:感情真挚、语言凝练、富有传唱的音律美感,由人们眼中的老师入手,诵读诗句,以诗引诗,营造出浓浓的情感氛围,传唱出和美动人的音韵,使得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下子点燃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然后,紧扣文题,设置疑问,让学生围绕贯穿全诗的两条情感线索:老师的事业是怎样的?这其中又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朗读诗歌,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很快就将学生带入到浓浓的诗歌情境中去。文体特质使得课堂光芒四射,魅力十足。

3. 以文体特质为线,寻找拓展阅读的契合点。寻找契合点,是文章构思的一种技法,指寻找作者内心世界和外物相结合的出发点。推广到拓展性阅读这一方面,不妨以某一文体特质为线,逐渐推广延伸出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抓住文体特质,通过学习一篇课文范例,让学生由学会一篇到学会一类文章,不仅加深学生对某类文体特质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能使学生从众多的同类体裁的课外读物中比较阅读,获得更多的文学滋养,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如,学完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一文后,让学生拓展阅读写景类的散文《海滨仲夏夜》《海上日出》等;学完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后,引导学生阅读《记游洞庭西山》《千佛洞之行》等文章,使学生在丰富的课外阅读中进一步加深对写景类散文和游记的理解,更为深入地把握这一类文体的特质。

4. 以文体特质为本,把准习作表达的迁移点。许多作文心理学家都曾指出,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不应直接进行有关作文规范、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简单灌输。那么,有关作文技能培养的基本能力学生该如何习得呢?正确把握课文的表达特点、实现课文到作文的迁移,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

特级教师管建刚提出了“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主张,这启迪我们要将阅读与习作有效链接,把准从阅读到表达的迁移点,真正实现阅读为写作服务,同时写作又促进了阅读能力提高的愿景。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课文《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其行文结构和表达形式很有特色: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然后围绕着每个特点展开描写;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十分值得借鉴。如果在教学中,坚持以文本特质为根本,引领学生学习并比较这两篇课文在表达特点上的不同之处,正确把握各自的读写迁移点,那么,在介绍一处景物或一个事物的习作指导中,则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充分发挥了教材这一例子的预期功能,培养了学生行文构思和自我表达的能力,使得习作教学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树立鲜明的文体意识,理解它的教学意义,正确利用“文体特质”这一宝贵资源,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运用,对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作者单位:盐城市迎宾路小学)

猜你喜欢

苏教版特质文体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