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委婉语差异性的对比研究
2015-05-28胡梦瑶
胡梦瑶
摘 要:委婉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英语中的Euphemism即汉语中的委婉语,又称婉曲或婉转。一般认为英语委婉语和汉语委婉语是两种完全对等的修辞手法。但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社会文化的镜子。作为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委婉语必定体现文化的内涵,具有民族性。本文着眼于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性,从其定义、构成方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展开研究,阐述英汉委婉语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英汉委婉语;差异性;对比
在正式场合或日常交流中,有时会使用婉转、文雅的话来表达一些不便直说、粗俗的或所忌讳的事物,以掩饰事实、显示礼貌,或避免禁忌语,这就是委婉语。尽管英汉委婉语是两种语言的同一修辞手法,它们也不可避免地打上各自的文化烙印。把握两者的差异,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领会中西文化的不同魅力,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的理解和使用委婉语。
一、英汉委婉语的共性概述
任何语言表达在其功能形式上都有一定的重合,委婉语也不例外。英汉委婉语的社会功能基本相似。其使用大都出于以下考虑:一是避免刺激,给人以安慰;二是消除粗俗,给人以文雅;三是摒弃陈腐,给人以新颖(刘纯豹,1996)。在应用领域方面,尽管中西方在死亡、疾病、性和排泄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共性的语言禁忌。
二、英汉委婉语的差异
(1)英汉委婉语定义的差异性
在英语中,最先使用euphemism一词的是西方学者George Blunt,他认为:Euphemism is a good or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后来Flower将委婉语定义为:A mild or vague periphrastic expression as substitute for blunt precision of disagreeable truth.郭秀梅的《实用英语修辞学》认为:Euphemism is the substitution of presumably inoffensive word for one that might give offense.Euphemism is a soften,bland,neutral expressions used instead of one that might suggest something unpleasant!
汉语关于委婉语的定义也很多。汉语《辞海》对“婉转”所下的定义:“修辞上辞格之一。不直言本意而用委屈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委婉”的解释是:“在封建社会里说话有所顾忌,怕得罪统治阶级,以致惹祸,所以说话时,往往是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对比英汉委婉语的定义可以肯定英语中的euphemism与汉语中的委婉语(婉曲或婉转)属同一修辞手法。但两者还是存在区别的。
①英语委婉语更具“关爱”的情感内涵。上述对英语Euphemism的修饰词如mild可以体现这一点。汉语委婉语只强调委婉曲折地把本意表达出来。以“死亡”为例,英语中用“the call of God”、“pass away”等词组代替“death”。这些词组带有一种愿死者安息的情感,赋予了“死亡”美好的意义。汉语虽也有比较有人情味的词,如“走了”、“离开了”,但是“翘辫子”却是反例。
②英语委婉语带有主体意识,汉语委婉语则体现了他人的意志。根据定义,在英语情境中,使用委婉语是为了不冒犯他人,使对方感到愉悦,且这个动机是主体自觉自愿的。而王力先生对“委婉”的解释体现了汉语中的委婉语有时体现了他人的意志,并非是主体自觉自愿的行为。如古代帝王之死,要以“驾崩”代替。百姓使用这个委婉语是迫于统治阶级的权势。
③汉语委婉语“婉转”的程度更深。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没有直言相思之苦,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暗示。如果读者不了解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很难揣测到这层隐含的意义。所以英语委婉语相对汉语委婉语更加直接易懂。
(2)英汉委婉语构成方式的差异性
①语音手段 英语委婉语通常采用变音和省音的方法,如Cripes-Christ,vampire-vamp。汉语常见的语音避讳手段是谐音,如“送钟”与“送终”。
②词汇手段 英语是拼音文字,改变拼写形式可达到委婉的目的,如缩略、词尾脱落、首字母缩写等。汉语是象形文字,一般采用语义扬升、比喻、语义转换等方法。
③语法手段 英语常用一般过去时,否定句式,情态动词表示委婉,以显示礼貌,易于对方接受。汉语语法在委婉语中的体现则不那么明显。
(3)英汉委婉语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①政治经济环境 西方普遍实行的是多党制。报刊等媒介使用的委婉语常带有政治色彩,如把失业现象称为“human resources underdevelopment”。中国也有用“欠发达地区”指代“贫穷落后地区”等用法,但不是为了掩盖事实,而是基于对各地一视同仁,表明追求共同富裕的愿望和决心。
②宗教背景 汉文化中,人们信奉道教和佛教。道教主张达观淡泊的生死观,反映在委婉语中有“别驾”、“仙游“等。佛教讲究生死轮回,委婉表达有“迁化”、“圆寂”等。西方一般信奉基督教,注重赎罪,灵魂拯救。委婉语有“be with God”.“go to a better world”等。
三、结语
委婉语作为一种礼貌语言是人类社会共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和睦、安宁,促进社会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汉委婉语在功能形式和应用领域方面有着共同的基础,但具体的定义、构成方式和文化内涵是却不尽相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我们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Judith S.Neaman & Carole G.Silver.Kind Words:A Theasaurus of Euphemism[M].Facts on File,Inc.1993.
[2] 束定芳等.委婉与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