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生态思想
2015-05-28冯正臣
摘 要: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生态思想进行了归纳整理,浅析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和观察视角,论述了马克思关于生态问题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生态思想;生态问题;实践
我们一直认为生态问题是现代社会的问题,但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巴黎手稿》《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就已经散见着大量的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也蕴含着许多关于生态问题的科学理论。这些思想观点闪烁着真理的光芒,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启迪、指导我们进行生态问题研究的重要作用。
一、馬克思生态思想的渊源
马克思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十分深入,但是他也从未放弃对于自然的关注,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马克思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恰是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梳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可以看出他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1.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重视世界整体性的特点,并对其“自我意识”观念进行了细致研究,打破了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强调自然法思想,认为自然界的意义是由自我意识所赋予的,提出了个人主义、世界主义、平等观念等观念,创造出了人与自然关系整体上和谐一致的新思想,从而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能动参与者。
2.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积极的扬弃。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人本性和自然主义思想,使马克思把人看作是“类存在物”,而不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被看作是哲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开始真正把自然界看做人的对象性存在,自然界成为人的活动所赋予的人化自然。同时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3.马克思一直关注着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合理成分,化用了李比希新陈代谢的思想,对达尔文进化论中有关生态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对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都给予了热情关注,这都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视角
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研究生态哲学的出发点。马克思生态思想阐明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强调自然的客观先在性,人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生物的基本属性,也需要通过与自然的能量、物质交换才能生存。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人所独有的主观能动性,将对象性的自然变成了人化自然。“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同样,无人存在的客观自然也只能是潜在的存在物,并无实际意义。
2.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自然与社会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然界是社会产生的基础,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且具有自然属性,而任何人都必然要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里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又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历史的过程也是人类生成自然界的过程。自然和社会彼此制约。马克思说过:“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而“只有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3.从实践的角度看。马克思主张在实践中实现人、自然、社会的统一。实践是主客体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的生存方式。通过实践,人和自然在不断的互动过程中推进了社会历史和自然历史的发展,也使人、自然、社会结合为统一体。通过实践,人对自然的对象化活动不断将自然界向着人化自然转变。
4.从发展的角度看。马克思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劳动本是人自觉自愿的生存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中,劳动异化成了资本家生产商品的逐利过程,这种“异化劳动”又导致了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被人过度的贪欲所打破,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科学预设,也包含着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复归,是真正的人道主义,也是真正的自然主义。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环境问题还没有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问题,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病已经初露端倪,通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不合理制度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构想,我们就会发现他在生态问题方面丰富的理论创造。
1.生态问题形成原因的考察。马克思认为:生态问题的出现,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的膨胀是其认识论根源。启蒙运动对个人解放的宣传,资产阶级的革命历程,促发了资本主义精神所推崇的“个人主义”思想的膨胀,加之近代科学技术对人的武装,使人产生了可以主宰自然、征服一切的狂热激情。伴随着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的步伐,人对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资产阶级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取和对环境的破坏都成了必然的代价。过度开发、盲目生产导致了原本平衡的价值流动和物质交换关系被破坏,也瓦解了人和自然的共同体关系,最终造成了环境的巨大破坏和严重的生态危机。
2.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原则。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模式,在这个科学的社会理论构想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了合理规划,而这也体现了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此岸世界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始终是马克思哲学坚持的原则立场。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关系是马克思的理想设计,他认识到只有人类本性的合理复归,才能处理好人、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要使人从异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就要以自然规律约束人类行为,在实践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以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减少自然的发展代价,改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和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科学预设也蕴含了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其次,马克思提出利用科技手段变革生产方式。他主张通过生产过程的循环减少废料、降低环境污染,并积极利用自然科学的发展系统改进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以科技进步优化生产要素、促进人的提升,最终加快生产力的解放。再次,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生态环境优化的过程也离不开人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四、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彻底的人道主义原则,把“以人为本”作为自身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彻底解放全人类,超越了“人本主义”单纯关注人而忽略自然、“自然中心主义”压抑了人的发展的弊端,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中找到了发展的光明大道。马克思生态思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探索生态问题的解决之道,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特点,既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内涵,又为现代生态科学提供了哲学指导。
马克思生态思想还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可以启迪我们解决当下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哲学思考,引导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中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还可以提升我们对自然生态问题的认识,对于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有利的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l、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
[4]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5]王建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冯正臣(1984— ),男,研究生學历,任职于山东省泗水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