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要”

2015-05-28刘辉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三要卢沟桥广玉兰

刘辉

一、 要“放”,就是放手让孩子走进文本

“放”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能由学生提出,那最好不过),给足学生时间走进文本,深入到文中去读,去思,去画。当学生找到答案,还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议一议。在这期间教师可以走到那些后进的学生当中,和他(她)共同去寻找答案。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中,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怎样劳动的?”这个问题比较大,其实是由三个问题组成:即在祖父的园子里,我是怎样种菜的?怎样铲地的?怎样浇水的?问题虽然不难,但要找全了却不易。只有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思、去画,学生才能深入到文章中了解内容。再比如,《夜晚的实验》一课,围绕“斯帕拉捷实验的经过是怎样?”这一问题,放手让学生走进文本,去读,去思,去画,并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实验经过。讨论后,教师板书第一次实验——蒙眼,由于有了充分的阅读思考,很多同学就会概括出第二次实验——堵鼻,第三次实验——涂身,第四次实验——塞耳。

不过,“放”也要讲究个度,针对文章篇幅的长短,难度的深浅,时间也要随机调整,这个时机主要靠教师的课堂巡视。放手让学生去学,不要担心时间不够,长期以往他们的自读能力、概括能力也一定会提高。

二、 要“品”,就是品味文章语言文字妙处

在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文字妙处,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益处。例如《卢沟桥烽火》一课中,有这么一段文字:“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这句话写的是鬼子偷袭卢沟桥。文章还有一段文字:“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这句话是写中国军队偷袭被日军占领的卢沟桥。这两句话中,“偷偷地”“摸来”与“悄悄地”“进发”就很值得品味,教师在课堂中,如果能运用“对比式”品味,引导学生体会同样是采用“偷袭”的战术,作者在用词上有什么不同?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从而明白同样的事情,由于人物不同、作者的立场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就不同。“偷偷地”“摸来”,这两个词表现了日本鬼子阴险狡诈贪婪,表达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鄙视和憎恨;“悄悄地”“进发”,这两个词不仅表现了中国军人的机智,还表现出勇敢。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军人的赞扬和敬佩。

经常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文字,长期以往理解能力,也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 要“写”,就是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练笔

一个喜欢读书的学生,他(她)除了感受书中的情节外,也会被书中的语言文字所吸引,写到类似的文章,就会自然流露。同样,我们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把握课文语言文字的特点,让学生仿着写写,对提高其习作能力,是一定有帮助的。

例如《广玉兰》一课写道:“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这段文字作者写作不仅有序,而且有详有略,还特别有感情。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段文字后,可以给点时间,让学生模仿着写一种熟悉的花木。把握教材的特点,精心引导学生写一写,长此以往写作能力肯定会提高。

猜你喜欢

三要卢沟桥广玉兰
卢沟桥建桥八百年
风中的广玉兰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三要”
卢沟桥醒狮越野跑活动书画展
小学作文指导“三要”
卢沟桥,跨越历史之桥
翻转课堂下作文微课设计“三要”
提高广玉兰大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技术
申仲明血洒卢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