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道德教育于高校书法鉴赏通识课中的教学探讨

2015-05-27杨晓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寓教于乐道德教育

杨晓萍

(黑龙江工程学院 艺术学院,哈尔滨 150050)



融道德教育于高校书法鉴赏通识课中的教学探讨

杨晓萍

(黑龙江工程学院 艺术学院,哈尔滨 150050)

摘要:把古老的道德融进书法艺术鉴赏中,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既培养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又提升了大学生的艺术人文素质,也为社会培养了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精尖人才。

关键词:道德教育;书法鉴赏通识课;寓教于乐;人文素质

一谈起高校道德教育,人们就自然想起专职的辅导员工作、高校思想政治课等等,虽然这些能对大学生起到一定的道德强化作用,但枯燥的教育、硬性的灌输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曾强调:“高校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每个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希望高校教师能深入挖潜并发挥每门课程的道德教育功效。

在提高大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将道德人文素质教育,无声地融进书法艺术鉴赏课教学中,对提升学生的道德、改善校园小环境以及带动社会大环境意义重大。

一、历代正直的书法家的道德人格魅力是道德教育的正能量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书法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从甲骨文一直到真草隶篆的形成,在书法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数之不尽的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他们勤奋、正直、刚直不阿的儒家道德风范,在书法史上给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如为贫苦阿婆的扇子题字的王羲之;宁死不屈的颜真卿;向皇帝笔谏“心正则笔正”的柳公权,等等。古人常说:“书为心画”,“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都说明了人的道德对书艺的影响及重要性[1]。可见,古代的书法大家,他们留给中华民族的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珍品,更重要的是给后人留下了书法艺术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的道德传统:一种民族文化,一种民族精神。

同时,书法家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起着榜样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并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拓展了思维想象空间。正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藏着正能量。

二、书法之美陶冶了大学生的思想情操,促进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审美观

千年的书法形成了真、草、隶、篆各种书体,而每种书体又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书法家,每个朝代的书家对书法的美又有着不同的理解,同时也透露不同时代的人对美的追求不同。如晋朝王羲之的书法有着“天下第一行书”之称,书法的“中和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经典物化,而唐王李世民又把王羲之推到了书圣的地位,千百年来无人超越;唐朝中后期随着朝疆的扩大及皇帝审美观的变化,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有着宽大雄伟的风格;宋朝苏轼、黄庭坚的书法又有着文人随意的书风;明代祝允明的书法风格强调个性的解放,书风更是随性潇洒。可见每个时代的书风都会随着社会审美风格而变化。

但不管怎样变化,人们对善恶美丑的认识是相同的,奸臣秦桧、蔡京迫害忠良,其书法写得尽管表面光滑,却遭到人们的唾弃。古人云:“书品即人品。”品评欣赏书法家的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净化心灵,避免不健康的精神侵蚀,从而塑造高尚的人格,形成大学生正确的道德审美观。正是:书风可随时代而变化,但人对真善美价值追求的道德风范千古不变。

三、利用多媒体书法影视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书法影视是通过电子媒体,将好的书法电影,如:《千年书法》《钟繇》等艺术影片展现给学生。古人优秀的品质、高尚的道德,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娱乐中乐于接受引导,同时电影通过声、光、影、色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再现了生活画面和场景,更能起到打动人的心灵的作用[2]。而且拓展思维,使大学生能在立体的世界中,轻松愉悦地正确分清美丑善恶,开阔视野,增智开慧,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触动心灵,提升道德,对大学生的文化观念、审美能力、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忽视。能达到用优秀的影视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激励人的作用,从而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个体德智体美的全面健康发展,带动整个社会大环境发展的整体社会效应。

四、书法家坎坷正直的人生,培养了大学生自强不息、勇于承担挫折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个性张扬,集体包容感弱。如最近发生多起大学校园同学间因一点小事投毒下药,不顾他人死亡的不道德行为,表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成熟,承受能力差,心理调试能力尚待加强。

在影视作品中唐代大书家颜真卿,为人刚直,是忠臣义士,四朝元老,虽屡遭贬谪,而不肯与权臣苟且,在“安史之乱”中克敌制胜,屡立战功;在平叛藩镇叛乱中,被叛臣所害。他的书品如人品,正大光明,《祭侄稿》史称“天下第二行书”。大书法家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忧国忧民,笑对人生,在文学上创作了《赤壁怀古》,大气磅礴,千古绝唱;其书法《黄州寒食诗帖》史称“天下第三行书”。 这两位书家可谓做人做书二者合一。

书法家的坎坷人生是一本书,引领学生们从灰色的自我封闭中走出来,接触多彩复杂的世界,克服挫折,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在教与学,教与议的探讨中,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高抗挫能力,成为自强不息、勇于承担责任的有道德、有志向的青年。

综上所述,教师都有责任、有能力弘扬古老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引导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使之走出校园首先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公民,其次才是一个有技能、有作为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吴颂华.试论书法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美与时代(中旬),2012,(7).

[2]刘庆红.影视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发展,2009,(10).

(责任编辑:侯秀梅)

Exploration on Integ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University General Course of Calligraphy Appreciation

YANG Xiao-ping

(School of Art,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50, China)

Abstract:Integrating the old moral into calligraphy art appreciation and combining teaching with entertainment imperceptibly not only cultivate the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 but also promote the students’ art quality, and also cultivate elite talents with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for the society.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general course of calligraphy appreciation; combine teaching with entertainment; humanistic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2-0075-02

作者简介:杨晓萍(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书法艺术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在艺术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4-05-15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5.02.028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寓教于乐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