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等注《左传》“无宁,宁也”商榷
2015-05-27○褚靓
○褚 靓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100875)
《左传》中共见“无宁”用例4处,杜预皆注“无宁,宁也。”学者也多从服、杜、孔、杨等之说,认为“无”为语助词,无义,“无宁”则等同于“宁”,释为“宁愿”、“宁可”等。在考察了“无宁”、“毋宁”、“不宁”、“无亦”、“不亦”、“无乃”、“毋乃”等一系列词语之后,我们认为这种注解似可商榷,将“无”看作语助词多有不当。本文将从有语气词标记的反问句、无语气词标记的反问句与陈述句三个维度展开,句法与语义相结合,对“无宁”诸词在不同句式中的表现分别予以考察。
一、与语气词“乎”同现构成反问句
“无宁”等词的典型用法之一便是用在反问句中,且常与句末语气词“乎”(或其他如“焉”等)同现,共同承担表达句子反问语气的任务。“无宁”诸词大致可训为现代汉语中“宁愿不”、“宁可不”或“难道不”之反问义,也即古文中“岂不”、“岂非”、“岂无”等义。举例与详述如下。
1.无宁。“无宁”在《左传》中共有4处用例,与语气词“乎”同现构成反问句的有1例。如下:
《左传·昭公六年》:“无宁以善人为则,而则人之辟乎?”
杜《注》曰:“无宁,宁也。”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无’乃语首助词,无义。”沈玉成的译文“宁可把善人做准则,还是去学别人的不正派呢?”颇有强将“无宁”翻译成“宁可”之意味,“通达、雅”之“通”似可斟酌。
笔者认为,这里的“无宁”实是否定副词“无”与语气副词“宁”在历时发展过程中逐渐凝固而成的一个词,“无”即“不”义,“无宁”即“宁愿不”、“宁肯不”之义,并在与语气词“乎”等的搭配使用中使反问义愈加显化,进而翻译为“难道不”、“岂不”等。
语气副词“宁可”表示“在比较利害得失之后选取一种做法”,表达主体对可控事件行为状态的倾向性选择,它通常要求其所处的句子提供至少两项可供对比选择的语义内容,如果只出现一项,则往往是另一项由于上下文语境明确而隐藏,且“宁可”所修饰的语义内容通常有悖于常态,带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宁”本身的语义所决定的。因此,“宁”不是不可以翻译为“宁愿”、“宁可”,而是如果“宁可”修饰的内容在语义上并不在“宁可”的范畴内的话,那么则需要考虑加训他词以使文意通顺,而这正是“无”的重要性所在。因此,不管怎样释义“无”,将其看作形同虚设、训为“无义”都是不合适的。
也就是说,“宁”本身的语义要求其后的选择项悖于常理,而“无宁”与“乎”的共现使句子变为反问句,这样一来,其内部选择项的潜在顺序也已随之发生改变。在该句中,“以善人为则”古来为之,并谈不上“宁”,而“则人之辟”才悖于常理,在“宁”的范畴之列。句中“以善人为则”恰接于“宁”之后,便知“无宁”与“宁”义不能等同,“无”之所用在此。记“以善人为则”为A,“则人之辟”为B(见下),受内在语义表达机制的制约,如果使用“宁”则必须表达为“宁B而不A”,虽然它不被说话人以句法格式外显,但在“(无[宁)……而……]乎?”中,“无”便正是“宁B而不A”格式中否定副词“不”提前的外在形式表现,此时选择项B与A的顺序已悄然置换。“毋/无”与“宁”在句法位置上的贴合又为二者的语法化和词汇化提供了条件,久而久之,“毋/无”与“宁”便凝固为一个词。学者不察,多服杜预、孔颖达、杨伯峻等“句首语助无义”说,愈使得古义不显,只恐与传旨相悖矣。
“宁”语义要求:宁B而不→A反问语气:(无[宁)A而B]乎?→正意始出:A
关于语气词“乎”的使用,《马氏文通》虚字卷之九曾有过相关论述:“‘乎’字有助拟议之句者。”可“兼用疑难不定之状字者。而句意与状字,往往有反比例焉。”在引《论语·学而》三句为例后,《文通》言:“所引各节,上下相关之理,本无疑也。惟其无疑也,故助以‘乎’字,而先加‘不亦’状字,似与本意相反,其实状字与‘乎’字互相呼应,而正意始讬出焉。故句意正者,状字弗之;而句意反者,弗辞反不加焉。”后又云“如‘能无’‘得无’‘不亦’‘无乃’‘可亡’‘亦无’‘独无’‘不似’与‘宁’等弗辞状字,皆以呼起句中正意也。”《文通》在这一点上所言甚确,“无宁”、“不亦”、“无乃”这些弗辞状字自有其存在的意义。
综上,我们可以将此句翻译为“宁愿不以善人为准则和效法的对象,而要去效法那些邪僻之人吗?”如果再偏意译一些,则可译为“难道不以善人为准则和效法的对象,而要去效法那些邪僻之人吗?”“难道”的语气正是在“无”否定潜在语义“宁B而不A”后与疑问语气词“乎”共同传达出来的。因此,“无宁”可训为“宁愿不”、“宁可不”或“难道不”,也即“岂不”、“岂非”、“岂无”等。
2.毋宁。“毋宁”在《左传》中共见2例,一例与句末语气词“乎”共现构成反问句(见下例),一例出现在没有疑问语气词标记的反问句中(见下节),没有出现在陈述句中的用法。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
杜《注》曰:“无宁,宁也。”陆德明注“毋音无”。孔颖达《正义》贯取杜预之说,曰:“无宁,宁也。言人等作二事:为不取人财,宁使人谓子实能生养我民也。为多取人财,使人言子不能自活,而须我民财以生活乎!此二者孰胜也?”沈玉成的翻译承袭了这种注解:“您是宁可让人对您说‘您确实养活了我’、还是说‘您榨取我来养活自己’呢?”仍将“毋宁”按字面对译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宁可”。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言“杜《注》‘无宁,宁也’。失之。”
我们认为,首先,李学勤主编标点本《春秋左传正义》所标该句标点似可指瑕,将其标为“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也许更好。冒号和句号的剔除虽只是一个微小的变动,但却意味着整个句子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这种连贯性亦可从两个相同的动词“谓”和转折连词“而”所构成的“谓……而谓”中看出,“子实生我”与“子浚我以生”作为两个选择项共组一个完整的反问句。
其次,该句在被引用时的完整性多可存疑。王引之《经传释词》在解释“无毋亡忘妄”条目时云:“孟康注《汉书·货殖传》曰:‘无,发声助也。’字或作‘毋’。”并在引用数条例证之后总结为“以上皆发声。”杨树达《词诠》“无”下第八条亦云:“语首助词,无义。”并引王引之所举《左传》隐公十一年与襄公二十四年之例并举之。
但是,后人往往不察,《经传释词》与《词诠》所引《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之例时均仅取了“无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前十个字,颇有“断章取义”之嫌。这样一来,完整的句子被割裂为二,整句的反问语气自然便被拆解。此时,由于“宁、宁可”等通常在陈述句中实现其语气的表达,以“宁可”之义带入这一肯定的“陈述句”之中,进而将“无”看作“无义”的句首语气词,似乎便也可以讲得通,只是恐与《左传》原文之义相谬已远。
此外,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亦言:“毋宁即无宁;无宁,宁也。毋、无,语首助词,无义。”但另一方面,杨先生却又在《古汉语虚词》中将此句翻译为“宁肯使别人说你,你实使我们生存下去,(难道要人)说你剥削我们来自己生存么?”可见,杨先生已然看出,若使整句通顺,须加训“难道”一词,但碍于“无宁,宁也”与“无,语首助词,无义”的一贯理解,杨又只能将这个统领全句反问语气的“难道”降格在括号中处理,在翻译时补训出来,殊不知该句的反问语气正是由“毋宁”与“乎”所构成的句式共同承担的,将“毋”释为“无义”是不合适的,而杨先生或已自相矛盾矣。
3.不亦。“不亦”与“乎”搭配使用的用例在《左传》乃至整个先秦文献中都是较多的。我们在《左传》中共检索到69处“不亦”的用例,其中与“乎”共现的便有68例,占其总数的98.55%。“不亦”通常可译为“岂不”,即现代汉语中的“难道不”。例如:
《左传·隐公十一年》:“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不亦”犹言“岂不”、“难道不”之义,即“人之不来,难道不是正常的吗?”沈玉成将后半句译为“别人不肯来到,不也是应该的吗?”可见其将“亦”训为了“也”,虽句意整体未变,但细看该词则有失准确。
《左传》中“不亦”后多以“宜、可、难”等谓词性成分为主,几可训为“岂不”、“难道不”。这里再举几例如下,不再分述。
《左传·闵公元年》:“为吴大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
《左传·僖公七年》:“公曰:‘诸侯有讨於郑,未捷;今苟有衅,从之,不亦可乎?’”
《左传·襄公五年》:“己则不明,而杀人以逞,不亦难乎?”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4.无亦。“无亦”在《左传》中的用例共见3处。其中2例与“乎”搭配使用。如下: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诗》曰:‘无念而祖,聿脩厥德。’无亦监乎?”
这两句意思分别为“德行,是国家和家族的基础。有了基础而不至于毁坏,难道不致力于这个吗?”、“《诗经》云:‘思念你的祖先,发扬他们的美德。’难道不以此为鉴吗?”
也就是说,“无亦”与“不亦”在此义项上大致等同,仍含有“岂不”、“难道不”之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认为“无亦是务乎”是“‘无亦务是’之倒装句。‘无’用法同‘不’。”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谓“无亦”即“不亦”也,并在《襄公二十四年》例下释之曰:“此与《论语》‘不亦乐乎’文法同。《经传释词》谓‘无’为发声,失之。按此句末有‘乎’字,是常例。”
《经传释词》曰:“凡言‘不亦’者,皆以‘亦’为语助。‘不亦说乎’,不说乎也。‘不亦乐乎’,不乐乎也。‘不亦君子乎’,不君子乎也。赵岐注《孟子·滕文公》篇曰:‘不亦者,亦也。’失之。”本文采杨、裴之说,认为《经传释词》将“不亦”中的“亦”看作语助词,却又将“无亦”中的“无”看作语助词或可商榷。刘淇《助字辨略》认为“无亦,疑辞也。”“言‘无亦’者,皆辞之不定。”可见,《辨略》看出了“无亦”所能表达的疑问语气,只是这种疑问是反问式的,实为无疑而问,反唤说话者之正意。《辨略》又云“不亦”中的“亦,辞也,不为义者也。如‘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之‘亦’,义近于‘抑’,发语辞也。”
5.无乃。在《左传》全部46处“无乃”的用例中,“无乃”与“乎”搭配使用便有36例,占约78.26%。王引之《经传释词》与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均言“‘无乃’犹‘得无’也”。二者常跟疑问语气词相呼应,均可表反问或推测,可译为“难道不”、“岂非”、“莫非”、“恐怕”等,语气上弱于“无宁”、“不亦”等,有从反问进一步向测度弱化的趋势。例如:
《左传·隐公三年》:“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可译为:“作为人君,应该致力于去掉祸害,现在却加速它的到来,恐怕不可以吧?”
《左传·昭公二十年》:“对曰:‘臣不敢爱死,无乃求去忧而滋长乎!’”
可译为:“他回答说:‘臣下不敢爱惜一死,(不过这样做)恐怕是希求去除忧虑反而滋长忧虑了吧!”
6.毋乃。“毋乃”在《左传》中共见2例,且皆与语气词“乎”共现。如下:
《左传·宣公十五年》:“不讨有罪,曰‘将待后,后有辞而讨焉’,毋乃不可乎?”
可译为:“不讨伐有罪的人,说:‘将等到以后,以后有了理由再去讨伐’,恐怕不可以吧?”
《左传·昭公十六年》:“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
可译为:“如今您带着友好的情谊光临蔽邑,而告诉我们去强夺商人的东西,这是教导蔽邑背弃盟誓,恐怕不可以吧!”
二、没有语气词标记的反问句
通常而言,“无宁”、“无亦”、“无乃”等与“乎”共现时,句法上有语气词标记,可视为典型的反问句,反问之意明显,反问语气较为强烈(“无乃”、“毋乃”则因语气助词由“宁”、“亦”变更为“乃”语气减弱,趋向测度)。当句法上没有疑问语气词“乎”等标记时,反问语气因无法直呼于字间而稍有减弱,但反问之意犹在。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言“无‘乎’字者,是变例。”
1.无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杜《注》曰:“言见遇如此,宁当复有菑患邪?无宁,宁也。”按照杜预的解释,“宁当复有菑患邪?”即云不复有灾患。沈玉成亦将其译为“还有什么灾患?”恐需商榷。若于句尾加一“乎”字,反问意则愈显。“无宁菑患?”即“无宁菑患乎?”即“难道就没有(相当于‘岂无’)灾患了吗?”可知实为肯定之意,即“仍复有灾患”。倘若果真“不复有灾患”,那么何来“寇盗”?何来“燥湿”?上下文已然自相矛盾。该句的意思是说:晋文公体恤百姓,政通人和,宾至如归。难道这样就没有灾患了吗?然即使有寇盗也不惧,有燥湿也不忧。这正是善政之所现。
2.毋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
这句话出自晋公将晋悼夫人对鲁国叔侯的指责告诉鲁国叔侯之后叔侯的辩解。晋悼夫人以“叔侯取货于鲁,不尽归杞国”愠于叔侯,并以“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为由责之。叔侯得知,颇有不满,一番说解之后,索性承晋悼夫人之言,也以“先君”作结,所谓“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即“先君若有知,岂不让夫人来理政?哪里还用得着老臣?”颇含反问与暗讽之意。
在句法层面,虽然“毋宁”所在的反问句(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本身没有疑问语气词作为标记,但其后紧接的又一疑问句(而焉用老臣?)却有“焉”与之隔句共现,二者的“配合使用构成‘双重反问’”,使原本不甚强烈的反问之意得以突显。“无亦”亦有此用法,见下述。
3.“不宁”与“无亦”。《左传·昭公元年》:“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
前人在该句的标点上多以“不宁唯是”四字断句,本文认为将“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视为完整一句似更合适,试给出理由如下。
第一,按照前文所述,该句可视为没有语气词“乎”等标记的反问句,将“不宁”释为“难道不”、“岂不”之义可以讲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野外赐予我,这是把贵君的恩赐丢弃在野外,这是使寡大夫不得位于卿之列,这岂不又使围欺蒙先君?”其中,“不宁唯是”是“唯是不宁”的倒装,“是”作为代词代指“野赐之”一事,与“是委君贶于草莽也”之“是”、“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之“是”用法与所指相同。《正义》曰:“言‘又’者,既辱今君,又辱先君,故云‘又’也”。以此解之,亦符合语义上的连贯性,不违传义。
第二,《左传》中“无亦”也有此用法,可与此处“不宁”互证。
《左传·成公十二年》:“如天之福,两君相见,无亦唯是一矢以相加遗?焉用乐?”
杜《注》曰:“言两君战乃相见,无用此乐。”《正义》曰:“于反意言晋、楚并大国,不肯相朝,唯战乃相见。其相见之时,唯当用是一矢以相加陵、相遗与耳,无为用此乐也。”此句中“无亦”与“焉”并用,形同上文所述“毋宁”例之“双重反问”。“不宁唯是”是“唯是不宁”的倒装,“唯”为语助词,“是”为代词,代指前述“如天之福,两君相见”一事,意在表达“至于上天降福,两君相见,岂不是用一支箭以赠彼此而已?哪里还用得着奏乐?”“不宁”例与该例用法相同,却鲜见有学者在“无亦唯是”四字后断句。
第三,以“不宁唯是”断句,似有不当之处。《正义》曰:“不宁,宁也。言宁有唯是之事,又使围蒙其先君,连读为义也。”杜、孔皆视“不”为语助词,无义,如此便只能以“宁有唯是之事”解之,颇为牵强。沈玉成的翻译“不仅如此,又让围欺骗了我的先君”将“不宁唯是”译为了“不仅如此”,显是将“亦”看作语助,将“唯”译为“仅”,将“是”译为“如此”,有字面直译之嫌。《春秋左传注》此处也以“宁”为语中助词,无义,释为“不仅此”,但杨先生彼以“无/不”无义,此又以“宁”无义,颇有“随文释义”、“避他而就此”之感,没有看到“无宁”、“毋宁”、“无亦”等与“不宁”的一脉相承之处,注解时恐失体系。
4.不亦。“不亦”在《左传》中共见69例,多现于有标记的反问句中。下例虽用在无标记的反问句中,但偏于表测度。
《左传·成公二年》:“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宁不亦淫从其欲以怒叔父,抑岂不可谏诲?”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曰:“宁,反诘副词,岂也。”“不,语词,无义,此处不作否定副词。从同纵。”又释句意为“齐国既为我婚姻之国,又是太公后代,晋往伐之,岂齐放纵私欲激怒晋国,抑齐国完全不可救药?”
笔者认为,“宁”确为反诘副词,表“难道”之义,但这里的“不”并非无义,而是在“无亦”一词中与“亦”构成一个整体表达推测语气。“不亦”用在有标记的反问句中语气强烈,多与句末语气词“乎”(或“哉、耶”等)搭配使用,《论语·学而》中“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的用法已近乎无人不晓。此句“不亦”虽现身无标记的反问句,但整句反问的语气更多得是由“宁”和“岂”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说,“不亦”所辖分句之义实际已在向表测度发展,可译为“难道恐是齐国放纵私欲激怒了晋国,抑或是齐国完全不可救药?”
5.无乃。“无乃”不与语气词共现但仍表反问的用例在《左传》中所见较少,例如: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平子曰:‘必子强也,无乃亢诸?’”
该句中的“无乃”可以翻译为“难道不(没有)”、“岂非(未)”等。
三、陈述句——反问向测度的进一步弱化
当“无宁”等词不再出现在反问句中,而是用于陈述句时,整个句子的反问语气也随之进一步弱化,并向测度、推测的语气发展,多可译为“恐怕”。
1.无宁。“无宁”用在陈述句中在《左传》中可见2例。分述如下:
《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杜注曰:“无宁,宁也。兹,此也。”刘文淇《旧注疏证》云:“襄二十九年:无宁夫人,而焉用老臣?服注:‘无宁,宁也’杜《注》移以释此之‘无宁’。《说文》:‘宁,愿辞也。’徐锴曰:‘今人言宁可如此。’是愿如此也”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无宁,宁也。‘无’为发语词,无义,不可作否定词看。兹,使也。谓愿使许公重执国政。”
笔者认为,此句中“无宁”与前面的“其”呼应,共同表达了一种推测的语气,可译为“如果寡人得以善终,上天又能依礼改悔(撤回)加之于许国的祸害的话,这样许公便能重新得到并治理他的国家了吧。”沈玉成将其译为“如果寡人得以善终,上天可能又依礼而撤回加于许国的祸害,愿意许公再来治理他的国家。”即便是这样颇有些“为文而文”的翻译,由“无宁”翻译而来的“愿意”和“宁”在现代汉语中对译的“宁可”也还是不能划等号的。在该句中,“无宁”实际与“其”共同表达了一种肯定性的推测语气,但尽管说话人在这两者之后表达的都是肯定的推测,但二者所肯定的程度不能等同。“宁可”往往表现的是说话人在可选择范围内的某种强烈的愿望,而“无宁”则带有与“无乃”相像的“大概、恐怕之义”,如果仅据二者均偏于肯定便将“无宁”与“宁”等同起来,恐失精确。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寡君请受而戮之。”
杜注曰:“无宁,宁也。言华氏为宋宗庙之羞耻。”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无宁,无乃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宁、乃一声之转,诗中宁字多用为乃。’其解诗虽不尽可信,但宁有时作乃用,则无疑。”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无宁,尤‘无乃’也。家大人曰:昭二十二年《左传》曰:‘无宁以为宗羞。’言宋若自诛华氏,无乃以为宗族之羞,不如使楚戮之也。杜《注》曰:‘无宁,宁也。’失之。”笔者亦认为此处“无宁”即“无乃”之义,表达推测的语气,可译为“恐怕是宗庙的羞耻”。
2.无乃。在《左传》全部46处“无乃”的用例中,排除尚存异议的用例,共检索到5处“无乃”用于陈述句中的例子。在“亦”、“宁”、“乃”这三组语气助词中,“乃”的反问语气最弱,测度语气最强。同时,陈述句的反问语气也在进一步减弱,因而出现在陈述句中的“无乃”一般都可译为“恐怕”,表达委婉的推测语气。这5处用例如下,不再分述。
《左传·襄公十四年》:“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无乃非盟载之言,以阙君德,而执事有不利焉,小国是惧。”
《左传·昭公元年》:“今无乃壹之,则生疾矣。”
《左传·哀公十五年》:“以水潦之不时,无乃廪然陨大夫之尸,以重寡君之忧,寡君敢辞。”
《左传·哀公十五年》:“比其复也,君无乃勤。”
四、两条线索构建的连续统
综上可知,“无宁”、“毋宁”、“不宁”,“不亦”、“无亦”,“无乃”与“毋乃”等词彼此互为变体,多可表达“难道不”、“岂不”(或“岂非”、“岂未”)等反问义;同时,“无乃”、“毋乃”又随语气的进一步减弱,由反问趋向于测度,多可译成“恐怕”等。若将“无”释为“无义”,“无宁”等同于“宁”,句子肯定义的表达往往并未改变,于是自东汉服虔如此训之,西晋杜预沿而承之,孔颖达疏不破注,学人便多信而不疑,“无宁”所表达的反问语气则越发不被学者察觉。然而,在这些词中,“不亦……乎”句式表反问语气的用法最为常见,我们却从未见过有人将“不亦”中的“不”视为“无义”。这样看来,如是注解,不仅惹“随文释义”之嫌,恐也是丧失了系统性、未得此诸词之间内在联系与脉络的表现。
综合上文分析,我们试以两条线索构建起“无宁”诸词在语气表达上的连续统(见下图)。
《左传》“无宁”诸词句法语义互现示意图
第一条线索是“宁”、“亦”、“乃”等词缀的变化。我们认为,“无宁”为语气副词,并有“毋宁”、“不宁”、“不亦”、“无亦”、“无乃”、“毋乃”等多种变体。其中,“无”、“毋”或“不”均为否定副词,充当词根;“宁”、“亦”、“乃”则为语气助词,充当词缀。
所不同的是,不同的词缀表达的语气不尽相同。“-宁”与“-亦”组诸词均既可以表达反问的语气也可以表达测度的语气;“-乃”组诸词则通常只表达测度的委婉语气,即使在有语气词“乎”同现的反问句中也是如此,处在连续统的底部。也就是说,在反问语气强弱的表达上,这三组词本身的结构成分先于它们的句式实现方式,线索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线索二。
同时,从这个层面看这个语气表达的连续统,其本身也是较不均质的。“-宁”组诸词与“-亦”组诸词之间反问语气的强弱差别并不明显,每组词的内部(如“无宁”、“毋宁”与“不宁”三个词之间)是否同样存在语气的过渡与趋向亦尚待考察。因此,我们在图中暂以虚线示意,意在表明“-宁”组诸词与“-亦”组诸词之间、每组词内部成员之间由反问语气向测度语气发展的不确定性。
第二条线索即是“无宁”等一系列词语的句式实现方式。在从“与语气词‘乎’同现构成的反问句”、“没有语气词标记的反问句”到“陈述句”这条轴线上,反问语气是逐渐减弱并趋向测度语气发展的。通常情况下,处在连续统一端、句法上与语气词“乎”等同现构成的反问句反问语气最强、测度语气最弱,处在连续统另一端的陈述句则反问语气最弱,测度语气最强。但仅就目前这些词在《左传》中的使用情况来看,这个层面上的连续统依然是不均质的,如“-乃”组诸词即便出现在有语气词“乎”同现的反问句中也同样主要表达测度的语气。因此,我们在图中仍暂以虚线示意,也均有待于建立在更丰富充足语料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
[1]李学勤主编,[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中华书局,1981.
[3]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99.
[4]马建忠.马氏文通[M].商务印书馆,2010.
[5]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M].上海书店,1935.
[6]沈玉成.左传译文[M].中华书局,1981.
[7][清]王引之撰,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主编.经传释词[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8]杨树达.词诠[M].中华书局,1954.
[9]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中华书局,1981.
[10][清]刘淇.助字辨略[M].商务印书馆,1937.
[11][清]王引之.经传释词[M].凤凰出版社,2000.
[12]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M].中华书局,1935.
[13]吴柱.《春秋左传》考证[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4][清]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M].科学出版社,1959.
[15][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M].新文丰出版社影印《汉文大系》本,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