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品德学科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
2015-05-25汤祖锋
汤祖锋
[摘 要]小学品德学科课程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灵感悟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教学资源,并创造新的资源让学生体验真实生活。
[关键词]品德科学 课程资源 心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68
品德学科课程资源,要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挖掘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开发当地当今社会的乡土风情,有机地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目前,我们农村小学的品德学科教学尚存在着以下四个缺陷:心理环境缺位,情感体验缺乏,自然资源缺少,乡土风情缺失。为改变现状,在多年的品德课堂实践中,我尝试立足于营造有利的心理环境,结合周边的乡土风情,着力开发课程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灵感悟中,掌控心理环境,开挖掘课程资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学生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就要求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筛选出符合学生需要的课程素材,从而激活我们的品德课堂。
第一,亲近生活,从千奇百怪的心理需求中寻找课程资源。我们的品德教材上的内容尽管都来源于生活,然而,我们的教材只呈现一个生活状态,一个范例,不是特定学生当前现实生活的写照,这无疑是对实现德育的最终目的——学生行为的道德化不利的。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心理需求是各种各样的,每个人的道德认识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层面,组织活动,展开活动。
比如四年级《谢谢你,我的父母》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借助于了解家庭核心人物——父母的辛劳,来明白自己的责任感。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养优处尊,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课程,如果仅仅是课堂上教学,肯定没有办法对学生有心灵的震撼。为此,我重点安排了课前和课中两个活动,课前布置“我跟父母工作一天”,让学生利用周六,全程跟着父母一天,感受父母一天辛劳的工作,并请每个家长写下一句话给自己的孩子。第二个活动是在课堂上请一位父亲、一位母亲讲讲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讲讲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借助于这样的活动,把课文引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打开生活的窗户,让学生用自己有血有肉、有灵有感的生命体亲身去感受,去达到共鸣,形成有效的心理环境。而且学生对自己用眼睛发现的德育素材将更加感到真实可信,更能激发强烈的道德情感,这就为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奠定了基础。
第二,亲历感悟,从千姿百态的心灵感悟中寻找课程资源。小学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让学生自己创造德育环境,自己去拉长德育环境的链条,成为道德的探索者和创造者,这无疑是丰富学生道德生命的有效手段。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扮演灌输者、传道者的角色,而是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堂中尝试生活,再现生活,在课堂上进行道德实践,在触及心灵的体验中认识自己,体验情感,改变自己。
新学期开学第一节品德课,发新书时,我发现有一本书出现了一个污点。于是,我停止了发书,组织学生讨论“让你发书,你发现一本书有一个污点,该怎么办?”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老师再去换一本。”有的说:“按顺序发,谁发到谁倒霉。”有的说:“给自己吧,只要擦干净就可以了。”在激烈的讨论中,每个人的心灵都得到袒露。最后,我让学生自己确定了分发的原则。正如卢梭所说:老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行为的准绳,他的责任是促使孩子们去发现这些准绳。我们坚信: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儿童一定能在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中自由地汲取与生长,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心田里就会播下一颗又一颗的道德种子:善良、诚实、公正。
二、在学校的周边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点赞乡土风情,开发课程资源
学生生活的周边世界,是他们能接触的最直接、最能具体感知的生动形象的“社会”,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土壤,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特别有利于形成对学生的心理发生实际影响的心理环境。
第一,亲临体察,千方百计让学生走进自然。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许多品德课程资源,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利用得好,学生会给你一份意外的惊喜。我校所处镇为全国环境优美镇,生态是我们的金名片。我们镇还有区文保单位——东晋的青瓷窑址,这些丰富的资源,为“我的家乡”版块的课程目标的完成提供了享用不尽的素材。在开发过程中,找到了其中的结合点:尝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把课堂带到家乡的大天地中,通过组织学生去参观、考察,去感受生态给我们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学生到遗址上,捡瓦片、亲手触摸破损的瓷器,搜寻古人的遗迹,感受他们时代的文明。通过操作、体验、发现、探究等方式,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心理环境中,有效达成了热爱家乡的教学目标。
第二,亲密交流,千回百转让孩子步入社会。品德学科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所以,品德课堂绝对不能立足于课堂的枯燥谈话,让学生步入家庭社会,可以为品德课堂教学倾注了无限的活力。
比如三年级的第一单元《我们的社区》,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了解最多的是村级组织,对社区的概念基本没有,而且社区的各类设施学生也不了解。于是,我把品德课堂带到了我镇唯一的中心社区,带着学生参观社区的各种机构,在社区的健身、娱乐设施中活动,参与了社区的咨询活动。整整一个下午,学生兴趣盎然,对社区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布置学生回去将中心社区与自己的村进行比较,真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环境。
再比如,我们经常借助对伟人的了解、认识,来激发学生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懂得人人都有为家乡出力的责任。但是,往往这样的伟人与学生相距太远,或者说行为事迹与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这个时候,我就地取材,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尝试用更真实、更鲜活的素材来进行教学,争取让课堂更贴近学生、更贴近学生生活。
例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年级“了不起,家乡人”这一课题的学习,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具有杭州特色的古今伟人图片,他们身上所发生的故事离我们学生的真实生活非常遥远。像鲁迅这些人,学生不甚了解,有的也只是借助课外阅读得到的一点零零星星的模糊认识。其实,对处在农村的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也还是一种奢望。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我镇2009年被评为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的好媳妇李雅梅的实例来进行教学,教师借助音乐介绍感人事迹,让住在李雅梅同村的学生讲讲对李雅梅的感受,播放学生采访李雅梅的录像,再在学生有所感的时候,播放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的颁奖仪式。当学生亲眼看到身边的人获得奖章时,他们无不敬佩、激动,最后让学生讲讲对李雅梅想说的话。此时,学生有许多话要说,榜样的力量是那么强大,对学生的震撼是那么刻骨铭心,学生对家乡、对人民的爱和钦佩油然而生。
三、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体验真实生活,挖掘课程资源
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失去与生活的联系。我们经常注重在封闭的教室内讨论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样做,然后在教室里练习怎样才能做好,而不能把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道德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知与行又怎能不脱节?德行又怎能不断增长?所以,思想品德课实践活动应该与学生真实生活相联系,在最现实、最本质的生活中,让学生做出合理的选择。
第一,亲身体验,千锤百炼让学生体会价值追求。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而这种选择,需要学生经过无数次的体验。
我们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思想品德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课的主体。比如开展“我跟家长一天”、“一日班主任”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等,使他们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对生活充满憧憬,对生命学会尊重、关怀和爱护。开展“走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说说我的同桌”等活动,通过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形成过程,来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内化。
我镇地处革命老区,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同时也涌现出许多名人,拥有两座烈士墓。他们为人民、为家乡、为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都是我们真实、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当对学生进行勤奋学习、报效祖国这方面内容的学习教育时,讲述烈士成长的历程,从烈士成长的过程悟出他们远大的抱负、执着的追求、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示范力。每年清明,我们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墓,让烈士后裔参与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讲述一些真实、具体、典型的英雄事迹,激励学生。
第二,亲近时代,千思万想让学生踏上时代步伐。教育必须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同时更要服务于生活。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要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课程资源,积极把新时代的新血液融入教学中,让课堂教学跳动着时代的脉搏,焕发出新的气息。
比如在二年级《我是中国人》的教学资源开发中,教师有目的地适时补充教材,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图片、文字和音像资料,把近年来我国的重大科技、军事、文化等项目进行搜集,开展了补充教学。连续开设了“奥运”“神舟飞船”“世博”3节主题课,组织学生收集各种有关的资料,观看相关的新闻报道,观看现场的视频,交流畅谈。学生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全身心参与,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用自己的耳朵听听,用自己的眼睛看看、用自己的小手动动、用自己的鼻子闻闻、用自己的脑子想想,教师从多方位多感官多渠道引导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
总之,让我们的品德课堂把孩子引进火热的现实生活,在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中,他们一定能变得更真、更善、更美。
(特约编辑 陈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