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让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
2015-05-25何春生
何春生
实践证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源泉。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的过程。特级教师汤卫红在教学“认识平行”一课时,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的思维在认识并掌握平行概念的过程中自由穿行,体验自主建构知识的快乐,不仅实现了对平行本质特征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思维的发展。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同仁共同赏析。
【片段一】复习铺垫,产生问题
(出示课件):
师: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1:它们是直线、线段、射线。
生2:直线没有端点,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线段有两个端点,两端不可以延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 课件隐去线段和射线,保留直线。)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什么是平行?
生: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平行?
生:我也想知道什么样的直线是平行的。
生:学习平行有什么用?
……
【赏析】上课伊始,汤老师就引导学生在对话中自主提出“什么是平行”等问题,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且自然而然地为新知的学习埋下了相应的伏笔,同时又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片段二】循序渐进,探索问题
师:(出示两支木棍)把老师手里的两支木棍看成是两条直线,如果我把它们丢到地上,看看它们会是怎样的摆放位置。
学生动手画一画,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你们可以把它们分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生:指①②⑤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没有相交。
师:(指①)这是两条支线,依据直线的特征,发挥你的想象,你觉得会怎么样?
生:通过延长,会相交。
师:是吗?我们动手画一画。(学生动手画一画)
师:果然相交了。那么①③④同属一类,像这样的情况叫做相交。②⑤中的两条直线通过延长会相交吗?(学生动手尝试)
师:为什么②⑤中的两条直线和①不一样,再怎么画下去也不相交呢?
生: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方向。
生:它们之间没有越来越接近或拉开。
师: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你还能举出互相平行的例子吗?
生:课本的对边是互相平行。
生:斑马线是互相平行。
……
【赏析】认识平行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时,汤老师采用抛木棍的游戏,分两个层次设计问题串,让学生通过分类、归纳、总结,初步感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并结合生活经验,初步建立平行的概念。“同一平面内”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教师没有直接告之学生,而是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游戏情景中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在直观演示与展开想象的结合中理解与完善平行的概念。
【片段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那怎样画一组平行线呢?
(学生尝试,组内交流画法。)
教师展示画法:生1借助方格纸画一组平行线,生2借助直尺的边缘画一组平行线,生3用平移的方法画一组平行线。
(师肯定生1、生2两种画法,但指出有一定的局限性)
师:用生3这种画法可以随意画出一组平行线吗?
生4:我用这种方法画得有点不准。
生5:上下有点歪了。
师:是哦,我们使用平移的画法时,手很容易抖动,造成直线偏移,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正确地画出一组平行线是有比较简便而规范的画法的。
师:观察画平行线的3幅图,你看懂了吗?有什么问题?
……
【赏析】怎样画一组平行线是本课的难点,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也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汤老师先是让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上,借助学具自主尝试画出一组平行线,然后通过师生交流,认识到这些画平行线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在读懂图示的基础上提出“第2幅图中的直尺是做什么用的”问题,聚焦于本质,一针见血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画平行线时亲历创造平行线的过程,体会到平行的特点,加深了对平行的理解。(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黄沙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