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条件下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2015-05-25李宪印左文超杨博旭朱法强
李宪印 左文超 杨博旭 朱法强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日照276816)
虚拟社区条件下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李宪印 左文超 杨博旭 朱法强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日照276816)
通过对虚拟社区中研究生的调研,对其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对人大经济论坛这一虚拟社区的高积分研究生用户在线收集的250份有效问卷,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虚拟社区条件下的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这3个因子对共享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互惠规范因子对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动机和自我效能因子对共享行为影响不显著;共享意愿对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和研究局限。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意愿;行为
1 问题的提出
虚拟社区一词在Howard Rheingold于1993年出版的“虚拟社区”一书被介绍。Rheingold(2000)认为虚拟社区是一群人在网络上从事公众讨论,经过一段时间,彼此拥有足够的情感之后,所形成人际关系的网络,具有表达自由、缺乏集中控制、多对多传播、成员出于自愿行为四种特质。虚拟社区作为人们分享信息与知识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模式,基于虚拟社区的沟通模式被认为是推动知识共享的有效方式。知识共享是指个体知识、组织知识等通过各种交流手段为其他成员所共享,同时通过知识创新,互动分享等多实现知识的增值。知识只有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和共享才能得以发展,知识的共享范围越广,其利用、增值的效果越好。虚拟社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获取、交流知识的便捷途径,它可以使人们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知识的共享。研究表明,知识共享是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主要目的[1]。Hsu和Chang以及Chuang(2010)研究了个体动机和社会资本理论影响下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2]。越来越多的学术工作者习惯于通过网络虚拟社区探讨和解决学术研究问题。作为学术工作的一个独特群体,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又具有分散程度高、班级组织松散、流动性强等特点。同时研究生的学习专业性程度较高,这使得研究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获取和交流受到限制。虚拟社区因其方便性和快捷性,以及成员覆盖的广泛性,逐渐成为研究生学术探讨交流、知识共享的主要途径。
研究生作为学术社区中最活跃的人群,对学术社区的发展和成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术性虚拟社区也是研究生获取知识资源,开拓学术视野,提升科研水平,进行学术问题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研究生在通过学术性虚拟社区探讨学术、获取知识和知识共享的同时,也存在参与程度不高,共享意愿不足等问题,因此,对研究生在学术虚拟社区中知识共享行为和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学术虚拟社区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实现社区成员更充分的知识共享,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将以在读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和访谈,编制虚拟社区条件下知识共享测量量表,构建虚拟社区条件下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对虚拟社区条件下研究生知识共享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2 文献回顾
近年来,虚拟社区条件下的知识共享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段光、黄彦婷等(2014)根据社会交换资源理论,从资源交换视角,利用情感资源、地位资源、信息资源的交换特性研究了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情感信任对知识搜集和知识贡献有正向影响;认知信任对知识搜集有正向影响[3]。王娟茹等(2012)以研发团队为调研对象,探讨了信任、团队互动和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信任和团队互动对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性正向影响,团队互动在信任和知识共享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4]。
知识共享的具体表现是知识共享行为,虚拟社区条件下,影响社区成员的共享知识的因素与现实社区有着根本的不同。研究发现,网络背景下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包括共享意愿、自我效能、互惠等。Hsu(2007)等人在指出,社区成员的自我效能直接或间接地对其知识共享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5]。李卫东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发团队成员之间信任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信任对知识共享意愿存在显著的直接和间接正向影响[6]。M.J.Lin(2009)的研究结果则显示,互惠因素对发帖行为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也就是成员对互惠的预期越大,其主动参与知识共享行为的可能性反而越低[7]。张鼐、周年喜(2010)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和共享意愿对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8]。李金阳(2013)指出,共享意愿、信任、互惠、利他因素将影响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9]。
学术虚拟社区主要是为时空分离状态的人们构造能够交互的社会网络,使之聚集在一起学习、交流、共享知识。Hsu、Chang和Chuang(2010)研究了个体动机和社会资本理论影响下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10]。Teresa(2007)从个体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出发探讨了影响虚拟社区中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11]。孔德超(2009)分析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过程及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提出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12]。周涛、鲁耀斌(2009)基于社会影响理论探讨了遵从、认可、内化等因素对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13]。Blau(2008)认为人际之间的社会交换始于社会吸引,当可以从对方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或知识时,双方才会继续合作[14]。徐美凤等(2011)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视角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将学术社区的知识共享行为分为单纯浏览、发帖(发起话题)、回帖(参与讨论)[15]。章颖华、祝锡永、黄雅文(2014)在系统论述基于Web2.0的学术社区构成维度和关键特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该框架中的知识事物元模型构建和知识动态组合调度两个关键技术[16]。张万敏、刘芳华(2013)和王东、刘国亮(2013)根据生物发酵和知识共享过程的相似性,提出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17-18]。Hooff(2004)等发现,知识搜集是知识共享的重要动因之一,研究也发现当个体获取的知识越多时,贡献知识的意愿也越强[19]。但Chowdhury认为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其作用效果也有差异[20]。Ng等人则发现认知信任与合作行为的关系并非是线性的,在一定范围内,认知信任有利于提高合作,但过度的认知信任反而会产生搭便车行为而降低合作[21]。
目前关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们认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信任和互惠等;另外,也有学者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互换理论等视角建立模型对知识共享行为进行研究。但是,作为专业性较强的一类虚拟社区——学术性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研究不够充分,对于专业性社区背景下特定群体的研究文献比较少见;另外,对虚拟社区共享行为的研究方法集中在定性分析上,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定量分析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3 研究假设
本文在以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3个维度出发,探讨它们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研究生共享意愿和共享行为的影响。
3.1 动机对共享意愿与共享行为的影响
动机是一种过程,它体现了个人为实现目标而付出努力的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在虚拟学术社区中成员知识共享的动机主要是指了解其他成员对某一问题的观点,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取信息、知识等。因此共享动机将提高研究生在虚拟学术社区中的共享意愿和共享行为,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1:个人知识共享动机对研究生知识共享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个人知识共享动机对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2 互惠规范对共享意愿与共享行为的影响
互惠是影响用户参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的另一个因素。有证据表明,为了在将来也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是激励人们在虚拟社区帮助他人的重要动机[22-23]。Schade等指出,互惠行为能够通过制止“坐享其成”行为的发生来推动虚拟社区的发展[24]。Park等指出,可以利用互惠激励机制来推进虚拟社区知识保护制度的发展,进而促进用户持续使用该网站[25]。金晓玲(2013)研究证实,积分作为一种虚拟社区中常见的激励机制能显著的调节用户的持续贡献知识意向;对于积分等级高的用户来说,其持续贡献知识意向更多的是为了声誉的提升和互惠;而对于积分等级低的用户而言,其持续贡献知识意向更多的是为了提升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26]。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3:互惠规范对研究生知识共享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互惠规范对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3 自我效能对共享意愿与共享行为的影响
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20世纪末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事实上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成果的能力。在虚拟社区中,自我效能对研究生的共享意愿和共享行为会产生积极影响。Lin(2007)认为,自信自己的知识共享能够为组织做出贡献的员工更有可能表现出对提供知识和获取知识的积极意愿[27]。Cabrera等认为自我效能感与知识分享行为密切相关[28]。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5:自我效能对研究生知识共享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6:自我效能对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4 共享意愿对共享行为的影响
意愿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预期,是人们想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观可行性,是预测行为的最佳变量,成员的共享意愿使得知识共享成为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并最终在知识共享中获得好处。Mládková(2012)指出,加强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意愿,建立合理的隐性知识交流和转移平台对组织实现知识创造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9]。JOSEPH B、JACOB M.(2011)对团队知识共享的研究发现共享意愿是构成团队的个体主观上认为自己主动、自愿将自身的知识与他人进行分享的程度,直接影响组织知识共享的效果。知识分享的本质是通过传播和共有组织中的隐性知识提高组织的核心能力[30]。Seba(2012)提出,在传统认识上进一步提高知识共享的意愿,明确知识交流及共享的关系是新时代知识管理的主要议题[31]。对于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共享意愿依然是影响共享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理论,提出以下假设:
H7:共享意愿对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合以上假设,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可以用如图1所示的线性模型表示。
4 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
4.1 研究方法
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虚拟社区条件下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在结构方程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等;运用AMOS 20.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相关性分析、相关性检验等。
4.2 量表设计和数据收集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虚拟社区条件下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从所阅读的文献选取研究变量的相关知识共享测量题目,并根据虚拟社区下研究生知识共享的特点结合专家座谈,调整测量量表。为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使用了预调查:在研究生中随机抽取了一个容量为50个小样本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的结果对量表进行修改,修改后的问卷又经过反复测试,结果显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
最终确定的调查问卷包括量表、人口学统计项目和虚拟社区经历三部分。其中虚拟社区条件下研究生知识共享测量量表部分共计18个题项,包括自我效能、动机、互惠规范、共享意愿和共享行为5个因子,问卷采用利克特6分量表设计,调查中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方式可分为“完全不符合”、“大部分不符合”、“有点不符合”、“有点符合”、“大部分符合”、“完全符合”6种,每项回答依次赋值从“1”到“6”。
5 数据收集
5.1 数据收集
图1 共享行为共享意愿结构方程模型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中国国内高校的经济管理类研究生。按照既定的研究设计,本次调查全部采用线上调查。在线上调查中,为了保证样本的可靠性,选取访问量较大的人大经济论坛作为问卷收集点,选择的施测对象均为积分较高的常用用户。
5.2 样本描述
总共收到26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为93.98%,250份有效问卷的人口统计数据分析。其中博士研究生比例为61.6%,硕士研究生比例为38.4%。具体的样本的人口统计学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人口统计数据分析
5.3 信度和效度分析
运用SPSS 20.0对问卷进行Cronbach'sα系数信度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的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93,“动机”、“互惠规范”、“自我效能”、“共享意愿”、“共享行为”等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4、0.854、0.902、0.883和0.786。问卷的整体信度和各个维度信度系数均在0.7以上,表明测量信度良好。
测量量表在参考文献相关量表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设计而成,并且在大规模施测前进行了充分的试调查,保证问卷的各个问题能够准确表达,因此问卷的内容效度较好;结构效度主要采用KMO值和巴特利球形检验,运用SPSS 20.0对样本数据进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样本的KMO值为0.934,巴特利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值显著性概率为0.00,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5.4 因子分析
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可靠性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934,大于0.9适合做因子分析,对各维度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过程中,采用最大平衡值法旋转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共汇聚成5个特征值大于1的有效因子,最终确定自我效能、互惠规范、互惠规范、共享意愿、共享行为5个因子,共15个观察变量。其中,“动机”包括观察变量C14、C15、C17;“互惠规范”包括观察变量C3、C4、C5;“自我效能”包括观察变量C7、C8、C9;“共享意愿”包括观察变量C1、C2、C6;“共享行为”包括观察变量C12、C16、C18。且各维度观察变量的负荷因子均达到0.6以上,表明变量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6 结果分析与讨论
6.1 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 20.0对各个维度进行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属性之间的真实相关关系,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自我效能维度和共享意愿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891,在0.001检验水平下显著,自我效能维度和共享行为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134,相关性检验不显著,互惠规范维度和共享行为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878,在0.001检验水平下显著,互惠规范维度和共享行为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057,在0.01检验水平下显著,动机维度和共享意愿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866,在0.01检验水平下显著,自动机维度和共享行为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035,在0.05检验水平下显著,共享意愿维度和共享行为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113,在0.01检验水平下显著。
根据相关性分析,除自我效能对共享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外,其他相关性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并且自我效能和动机对共享行为的呈负相关。
从相关分析的结果可知,共享意愿、共享行为与动机、互惠规范、自我效能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各个维度与共享行为与共享意愿究竟有什么样的结构关系,需要运用AMOS 20.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作进一步探讨。
6.2 测量模型参数估计6.2.1测量模型1
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互惠规范、动机与共享意愿的相关性较强,且都通过检验,为了进一步验证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3个维度与研究生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建立关于研究生知识共享意愿的测量模型1,运用AMOS 20.0对测量模型1进行估值运算,得到测量模型1的路径系数、显著性检验表(表3)和拟合优度指标。
表3 测量模型1显著性检验表
结果显示:3个维度和共享意愿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对共享意愿影响测量模型的参数估计表明: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对共享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8、0.47、0.40,C.R值均大于1.96,P值检验均显著,说明共享意愿与这3个维度的相关程度较高,这3个维度对共享行为这一核心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
整体模型拟合度是指用来检验整个模型与观察数据的拟合程度,常用的模型拟合优度指标有:卡方值与自由度之比χ2/df、p值、GFI(适合度指标)、RMSEA(平均近似值误差平方根)、CFI(精简式拟合优度指标)、PGFI(简约适配指标)、RMR(平均残差平方根)。美国社会统计学家Blair Wheaton等人认为,卡方值与自由度之比χ2/df在5以内,表明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是可以接受的。学术界普遍认为,CFI、IFI、GFI大于0.90,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很好;对于RMSEA和RMR,Steiger(1990)认为小于0.1表示好的拟合,低于0.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低于0.01表示非常出色的拟合。
χ2/df、GFI、PGFI、CFI、分别为3.107、0.911、0.56、0.914,RMR、RMSEA分别为0.046、0.092、拟合优度各项指标均超过临界值适配度指标结果显示模型整体拟合指标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契合度较高,表明假设模型可以接受。
6.2.2 测量模型2
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互惠规范、动机两个维度和共享行为之间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强,自我效能维度与共享行为相关性不强,且未通过双尾检验。为进一步探究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与共享行为的关系,同样建立测量模型2,该测量模型包括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3个维度对共享行为的影响。
运用AMOS 20.0对测量模型2进行估值运算,得到路径系数、显著性检验表如表4所示。
表4 测量模型2显著性检验表
对于测量模型2,即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对共享行为影响的测量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我效能对共享行为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3、-0.32、0.57,除自我效能对共享行为影响的C.R值大于1.96,P值检验显著外,另外两个为未通过检验,表明共享行为与3个因子的相关程度并不高,3个维度对共享行为这一核心变量的直接解释能力较差。
AMOS 20.0运行结果显示测量模型1的χ2/df、CFI、GFI、PGFI分别为1.876、0.946、0.934、0.582,RMR和RMSEA分别为0.09、0.059,适配度指标结果均达到模型适配标准,整体拟合指标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说明测量模型2拟合度较好,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较为契合,表明假设模型可以接受。
6.3 结构方程模型
运用AMOS 20.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估值运算,得到各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如图2所示,得到的显著性检验表如表5所示。
图2 结构方程模型
表5 结构方程显著性检验表
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3个维度对共享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7、0.39、0.26,C.R值均大于1.96,P值检验均显著3个维度对共享意愿这一核心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对共享行为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59、-0.88、0.29,动机、互惠规范与共享行为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动机、互惠规范、自我效能3个维度与共享行为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AMOS 20.0运行结果显示测量模型1的χ2/df、CFI、GFI、PGFI分别为2.525、0.901、0.902、0.601,RMR和RMSEA分别为0.092、0.078,适配度指标结果均达到模型适配标准,整体拟合指标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说明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较好,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契合程度可以接受,但是相关性检验存在一些问题,模型有进一步研究和修正的必要。
6.4 修正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结果显示,虽然共享意愿对共享行为的影响效果显著,但是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3个维度与共享意愿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自我效能维度和共享行为的相关性检验不显著,因此删除自我效能与共享行为之间的路径关系,动机维度和共享行为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检验在0.01的检验水平下没有通过验证,因此删除动机与共享行为之间的路径关系。在修正模型中,只保留原有7个假设中的H1、H3、H4、H5、H7 5个假设,把共享意愿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对共享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进而影响共享行为。
运用AMOS 20.0对修正模型进行估值运算得到修正模型的路径图(图3)、拟合优度指标(表6)以及路径显著性检验表(表7)。
表6 结构方程模型和修正的拟合优度表
显著性检验表表7测量模型2
图3 修正的结构方程模型
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动机、互惠规范、自我效能对共享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1、0.36、0.25互惠规范对共享行为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73,共享意愿对共享行为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75,C.R值均大于1.96,P值检验均显著。表明共享意愿与这3个维度的相关程度较高,共享意愿作为中介变量对共享行为这一核心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
结构方程模型和修正模型的拟合优度表结果显示,两个模型适配度指标结果均达到模型适配标准,整体拟合指标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且修正模型的适配度指标较结构方程模型的指标整体提高,说明修正模型拟合度更好,修正模型与样本数据更为契合,表明假设模型可以接受。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本文虚拟学术社区的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构建了虚拟社区条件下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原因变量对虚拟学术社区研究生知识共享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在虚拟社区条件下,互惠规范对在虚拟社区中的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互惠规范并不利于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氛围的形成。这一结论也印证了M.J.Lin(2009)的观点,成员对互惠的预期越大,其主动参与知识共享行为的可能性反而越低[32]。
(2)虚拟社区条件下,自我效能对研究生共享意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虚拟社区条件下研究生成员自我效能的提高是改善社区知识共享氛围的重要因素。
(3)虚拟社区条件下,动机对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没有显著作用,但对知识共享意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印证了徐美凤(2011)的观点,她认为激励和社区管理对成员知识共享动机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4)虚拟社区条件下,研究生共享知识的意愿对共享行为的影响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知识共享意愿与共享行为之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正如JOSEPH B、JACOB M.(2011)等人的结论指出,知识分享的本质是通过传播和共有组织中的隐性知识提高组织的核心能力,尽管识共享意愿到产生实际的知识共享行为还有一段距离,但根据理性行为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要想让成员积极参与知识共享活动,激发其强烈的参与和共享意愿是必要环节。
(5)虚拟社区条件下,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3个维度对共享意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共享行为没有起到直接影响,但它们通过影响共享意愿进而对共享行为产生促进作用,从原因变量到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共享意愿起到中介传导作用。
7.2 创新与局限
本研究所做的创新包括:①在已有对虚拟社区条件下知识共享的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专业性较强的虚拟学术社区进行研究,并选择虚拟社区中的研究生成员这一特殊全体作为被试,来探讨虚拟社区条件下研究生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②结合文献和国内外量表,对量表进行结构效度分析,结合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性质,对变量进行重命名,形成了包含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3个维度的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量表。③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④对虚拟社区条件下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中,将共享意愿作为中介变量进行研究。
本研究虽然在研究设计上分别采用了文献阅读、访谈等方式对研究变量进行了界定,并采用预调查的方式对问卷结构进行了修正,研究模型的数据拟合良好,各因素相关性较强,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无法推断出严格意义上的因果联系;采用自评式测量问卷,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共同方法变异;只对动机、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3个因素与共享意愿和共享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还有可能很多其他因素也对研究生知识共享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考虑从这几个因素之外的因素去研究虚拟社区的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例如从各种心理和环境变量出发去探索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的过程。
[1]Shih M-H Tsai H-T Wu C-C.A Holistic Knowledge Sharing Framework in High-tech Firms:Game and Co-opetition Perspectiv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6,36(4):354-367.
[2]Hsin Hsin Chang,Shuang-Shii Chuang.Social capital and individual motivations on knowledge sharing:Par-ticipant involvement as a moderator[J].Information&Management,2011,48(2):9-18.
[3]段光,黄彦婷,杨忠.基于交换资源理论的信任与知识共享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1):40-45.
[4]王娟茹,杨瑾.信任、团队互动与知识共享行为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0):31-39.
[5]HSU M H,JU T L,YEN C H,et al.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virtual communiti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self-efficacy,and outcome expect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7,65(2):153-169.
[6]李卫东,刘洪.研发团队成员信任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研究——知识权力丧失与互惠互利的中介作用[J].管理评论,2014,(3):128-138.
[7]LIN M J J,HUNG S W,CHEN C J.Foste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profess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25(4):929-939.
[8]张鼐,周年喜.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1):44-48.
[9]李金阳.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研究[J].情报科学,2013,(4):119-123.
[10]Hsin Hsin Chang,Shuang-Shii Chuang.Social capital and individual motivations on knowledge sharing:Par-ticipant involvement as a moderator[J].Information&Management,2011,48(2):9-18.
[11]Meng Hsiang Hsua,Teresa L.Ju,Chia-Hui Yen,Chun-Ming Chang.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virtual communiti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self-efficacy,and outcome expect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7,65(2):153-169.
[12]孔德超.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10):95-97.
[13]周涛,鲁耀斌.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4):78-83.
[14]Blau.Peter,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M].New York:John Wiley&Sons,1986:72-105.
[15]徐美凤,叶继元.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1):72-77.
[16]章颖华,祝锡永,黄雅文.基于Web2.0的学术社区体系框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5):42-46.
[17]张万敏,刘芳华.国际虚拟学术社区的信息交流及信息翻译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3,(5):147-150.
[18]王东,刘国亮.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实现路径与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6):41-44.
[19]knowledge sharing:the role of team communication styles,job satisfaction,and performance beliefs[J].Communication Rresearch,2006,33:115-176.
[20]CHOWDHURY S.The role of affect-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in complex knowledge sharing[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2005,17(3):310-326.
[21]NG K-Y,CHUA R Y J.Do I contribute more when I trust more?Differential effects of cognition-and affect-based trust[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review,2006,(2).
[22]Bock G.M.,Zmud R.W.,Kim Y.G.,et al.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ors Social-Psychological Forces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J]. MIS Quarterly,2005,29(1):87-111.
[23]Chan K.W.,Li S.Y..Understanding Consumer-to-Consumer Interactions in Virtual Communities:The Salience of Rreciproc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research,2010,63(9-10):1033-1040.
[24]Schade C.,Nitschke T.,Sattler H.Rreciprocity with Videos File Sharing:Experimental Evidence[J].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research,2005,32(1):58-64.
[25]Park Y.J.,Campbell S.W.,Kwak N.Affect,Cognition and Raward:Predictors of Privacy Protection Onlin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2,28(3):1019-1027.
[26]金晓玲,汤振亚,周中允,等.用户为什么在问答社区中持续贡献知识?:积分等级的调节作用[J].管理评论,2013,(12):138-146.
[27]L IN H F.Know ledge sharing and firm innovation capability:an empirical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2007,28(3/4):315-332.
[28]CABRERA A,COLLINS W C.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engagement in knowledge sha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resource Management,2006,17(2):245-264.
[29]MLáDKOVá L.Leadership in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workers[J].Proce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41:243-250.
[30]JOSEPH B,JACOB M.Knowledge sharing intentions among IT professionals in India[J].Information Intelligence,Systems,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1,141:23-31.
[31]SEBA I,ROWLEY J,LAMBERT S.Factors affecting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towards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Dubai Police For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2,32:372-380.
[32]LIN M J J,HUNG S W,CHEN C J.Foste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profess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25(4):929-939.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A study of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s of Postgraduates Under Conditions of Virtual Communities
Li XianyinZuo WenchaoYang BoxuZhu Faqiang
(Management School,Qufu Normal University,Rizhao 276816,China)
The paper analyzed how postgraduates share information in academic virtual community and as a composite higher-order factor predicated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s.The study is based on a sample of 250 high-level postgraduates user from pinggu-BBS.By using the methods of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as well a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and build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s of postgraduates under conditions of academic virtual community.The result showed that motivation,community atmosphere and self-efficacy have a positive and direct influence on sharing willingness;community atmosphere have a positive and direct influence on sharing behaviors while motivation and self-efficacy don't have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sharing behaviors;sharing willingness has a positive and direct influence on sharing behaviors. The last part of the thesis put forward the relative suggestions and limitation of research in improving knowledge sharing willingness and behaviors of postgraduates.
academic virtual communities;knowledge sharing;willingness;behaviors
10.3969/j.issn.1008-0821.2015.03.009
G302
A
1008-0821(2015)03-0042-08
2014-11-30
本文为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Y12053)的阶段性成果。本文受到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与资源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1CGLJ0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犹豫模糊评价信息的决策方法和应用研究”(项目编号:71371107)的资助。
李宪印(1969-),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知识共享与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