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2014年全国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与死亡现状分析

2015-05-25黄飞刘二勇夏愔愔杜昕马艳成诗明

中国防痨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涂阳结核病肺结核

黄飞 刘二勇 夏愔愔 杜昕 马艳 成诗明



·论著·

2005—2014年全国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与死亡现状分析

黄飞 刘二勇 夏愔愔 杜昕 马艳 成诗明

目的 分析我国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我国肺结核疫情控制的影响。方法 利用2005—2014年我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活动性肺结核发病例数和报告死亡例数,统计分析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报告死亡率,以及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和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占肺结核报告发病总例数的比例。结果 2005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为414 137例,报告发病率为31.86/10万(414 137/129 988万),2014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为534 480例,报告发病率为39.28/10万(534 480/136 072万),9年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增加了24.20%。2005年报告涂阴肺结核发病患者占总肺结核患者的43.19%(414 137/958 826),2014年报告涂阴肺结核发病患者占总肺结核患者的66.43%(534 480/804 581)。2005—2014年,全国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中,男性占67.94%(3 190 239/4 695 400),15~60岁者占71.35%(3 350 226/4 695 400)。2005年涂阴肺结核报告死亡率为0.06/10万(729/129 988万),2014年为0.07/10万(889/136 072万)。结论 近年来,我国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逐渐上升,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占总肺结核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已经超过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加强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管理,是降低我国肺结核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结核, 肺/流行病学; 发病率; 结核, 肺/死亡率; 计算机通信网络

据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1],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900万例,其中死亡150万例;估算我国结核病发病率为68/10万。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100万例。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负担占全球的11%,仅次于印度[1]。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估算[2],全国 15 岁及以上人口中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499 万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 72 万例,涂阴肺结核患者427万例,肺结核患者中涂阴肺结核是涂阳肺结核的5.9倍。多年来,大家多关注涂阳肺结核对人们健康和社会的影响,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涂阴肺结核的重视[3],但涂阴肺结核患者也并非无传染性。目前,因为我国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涂片染色镜检法存在光学显微镜固有的限制,即使在排出相当数量细菌时,也存在镜检阴性的可能性[4]。有研究表明,涂阴肺结核的相对传染率与涂阳患者相比约为89%[5]。为此,加强对我国涂阴肺结核发病和死亡的分析和认识,对有效采取措施、降低结核病疫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2004 年1 月,中国启动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简称“网络直报系统”)[6],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简称“传染病报告卡”),在24 h内从网络直报系统中进行网络报告。本研究数据来自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网络直报系统中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按照患者发病日期进行统计。

传染病报告卡中肺结核患者分类为涂阳肺结核、涂阴肺结核和仅培阳肺结核。对仅培阳肺结核患者纳入涂阴肺结核进行统计。

二、数据整理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天浏览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审查传染病报告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删除重复报告的卡片。各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对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的肺结核患者进行追踪,并根据到位诊断结果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订正,排除诊断结果不是肺结核的患者。

三、2005—2014年观察人群

本研究中观察人群为我国2004—2013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包括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全部人口。其中2010年数据为当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数,其余年份数据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

四、统计学分析方法

使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2005—2014年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和发病率,肺结核报告死亡例数和死亡率,其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人群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年)新发生肺结核患者例数除以观察人数,通常以1/10万表示;统计涂阴肺结核占肺结核患者总例数的百分比,以及各年龄组、不同性别涂阴肺结核例数占涂阴肺结核患者的百分比。

结 果

一、全国肺结核和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

2005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958 826例,报告发病率为73.76/10万; 2014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804 581例,报告发病率为59.13/10万。2005—2014年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了19.84%,年均递降率为2.43%。

2005年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544 689例,报告发病率为41.90/10万,占总患者数的56.81%;2014年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为270 101例,报告发病率为19.9/10万,占总患者数的33.57%。2005—2014年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了52.63%,年均递降率分别为7.97%。

2005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414 137例, 报告发病率为31.86/10万,占总患者数的43.19%;2014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534 480例,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39.28/10万,占总患者数的66.43%。2005—2008年期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随后至2010年有所下降,但是2010—2014年期间又呈上升趋势。2005—2014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上升了23.29%,年均递增率为2.35%(表1)。

二、2005—2014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

2005—2014年,全国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4 695 400例,其中男3 190 239例,占患者总数的67.94%;女1 505 161例,占患者总数的32.06%。<15岁年龄组患者54 206例,占1.15%;15~岁年龄组患者3 350 226例,占71.35%;≥60岁年龄组患者1 290 968例,占27.49%(表2)。

三、全国涂阴肺结核报告死亡情况

2005年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活动性肺结核死亡患者2818例,2014年为2070例,年均递降率为3.37%;2005年报告涂阳肺结核死亡患者2089例,2014年为1181例,年均递降率为6.14%;2005年报告涂阴肺结核死亡患者为729例,2014年为889例,年均递增率为2.23%(表3)。

四、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与报告死亡例数占总肺结核患者和死亡患者的比率

2005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占总肺结核患者的43.19%,2014年占66.43%;2005年涂阴肺结核报告死亡例数占总肺结核死亡例数的25.87%,2014年占总死亡例数的42.95%(表4)。

讨 论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通过痰涂片检查加强以涂阳肺结核患者为主的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工作[7]。2003年我国暴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后,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包括肺结核在内的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视[8],2004年建立了网络直报系统,2005年建立了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全国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的建立,不仅加强了结核病疫情监测报告的可及性和时限性,也加强了结核病防治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信息交流和患者转诊追踪,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发现[9-10],促进了我国如期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的三大目标,即DOTS策略覆盖率达到100%,新涂阳患者发现率达到70%和治愈率达到85%[11]。2005—2010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稳定在70/10万,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构成比多高于或接近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的构成比。2011—2014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10, 12],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的构成比却明显高于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构成比。

表1 2005—2014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

表2 2005—2014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 [例数(构成比,%)]

表3 2005—2014年全国肺结核报告死亡情况

表4 2005—2014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和死亡例数占总肺结核例数的比率

涂阴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例数的增多,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我国实施DOTS 策略10余年,发现和治疗了大量涂阳肺结核患者,使涂阳肺结核发病率较快下降,但是涂阴肺结核发病率下降相对缓慢。另外,自2005年全国DOTS策略全面覆盖后,为了加速结核病疫情的下降,开始实行对涂阴肺结核的免费诊断和治疗的政策[13],由于涂阴肺结核诊断缺乏病原学的金标准,主要靠胸部X线诊断及实验室的辅助诊断。胸部X线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像科医生或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和经验。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或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影像诊断人员接受培训机会少,且高职称人员较少[14],因此容易造成过诊。国内研究表明涂阴肺结核总过诊率可达20.78%[15]。另外,患者就诊和诊断延迟的时间缩短,涂阴患者发现增多。

为了加强涂阴肺结核诊断的准确性,首先要提高痰涂片检查质量,采用涂阳检出率更高的新技术或新产品,如二极管发光显微镜(LED),全自动集菌痰涂片-染色系统,提高涂阳检出率。除此之外,开展快速液体培养、多种分子诊断新技术[如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基因芯片技术(GeneChip)、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GeneXpert)]等,提高病原学检出率和涂阴肺结核患者诊断的准确性[16-18]。在没有病原学诊断依据的情况下,要严格按照国家肺结核诊断行业标准进行辅助检查,包括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抗体检测等,进行综合诊断。

由于涂阴肺结核发病率的增高和在活动性肺结核发病患者中比例的不断增高,除了提高涂阴肺结核的诊断水平外,应加强对涂阴肺结核的治疗管理和研究,以进一步降低肺结核发病率。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4.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4.

[2]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485-508.

[3] 马艳, 李亮, 成诗明, 等. 涂阴肺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与诊断进展. 结核病健康教育,2008,(2): 12-18.

[4] 潘毓萱, 赵雁林. 菌阴肺结核的细菌学含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0): 671-674.

[5] Yang C, Shen X, Peng Y, et al. Transmission of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in China: A population-based molecular epidemiology study. Clin Infect Dis, 2015, pii: civ255. [Epub ahead of print].

[6] 马家奇, 杨功焕, 施晓明. 基于IT 技术平台的中国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2006,21(1): 1-3.

[7] Results of directly observed short-course chemotherapy in 112,842 Chinese patients with smear-positive tuberculosis. China Tuberculosis Control Collaboration. Lancet, 1996, 347(8998): 358-362.

[8] Wang L, Liu J, Chin DP. Progress in tuberculosis control and the evolving public-health system in China. Lancet, 2007, 369(9562): 691-696.

[9] 黄飞, 王黎霞, 成诗明, 等. 医防合作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的影响. 中国防痨杂志,2010,32(7): 361-365.

[10] 李雪, 刘小秋, 张慧, 等. 2001—2010年全国肺结核患者发现情况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2012, 34(9): 592-595.

[1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Report 2007.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 surveillance, planning, financing.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7.

[12] 杜昕, 黄飞, 陆伟, 等. 2010—2012年全国肺结核登记率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2013, 35(5): 337-34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局. 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管理指南(试行).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0): 667-669.

[14] 周林, 成诗明, 黄飞, 等. 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胸部 X 线诊断现状分析. 中国健康教育, 2006, 22(8): 587-588.

[15] 马艳, 成诗明, 周林, 等. 初治涂阴肺结核胸片复读结果与诊断质量多因素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1): 707-712.

[16] Maynard-Smith L, Larke N, Peters JA,et a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Xpert MTB/RIF assay for extrapulmonary a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hen testing non-respiratory samples: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Infect Dis, 2014, 14: 709.

[17] Khalil KF, Butt T. Diagnostic yield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gene Xpert in smear-negative and sputum-scarc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 2015, 25(2): 115-118.

[18] Wang S, Inci F, De Libero G, et al. Point-of-care assays for tuberculosis: role of nanotechnology/microfluidics. Biotechnol Adv, 2013, 31(4): 438-449.

(本文编辑:薛爱华)

The analysis of national smear 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2005—2014

HUANGFei,LIUEr-yong,XIAYin-yin,DUXin,MAYan,CHENGShi-ming.

NationalCenterforTuberculosisControlandPrevention,Chinese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Beijing102006,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CHENGShi-ming,Email:smcheng@chinatb.org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smear 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and its impact on China’s reporting-incidence of tuberculosis. Methods By using active tuberculosis occurrences and deaths data reported through network reporting system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etween 2005 and 2014, to analyze the national tuberculosi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nd the reported-incidence of smear 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mortality, and proportion of reported the smear 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total number of tuberculosis cases. Results In 2005, the reported cases of smear 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 414 137 cases with the incidence of 31.86/100 000(414 137/1 299 880 000), in 2014 the reported cases was of 534 480, with the incidence of 39.28/100 000(534 480/1 360 720 000), 24.20% increase in 9 years. In 2005, the reported number of smear 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ccounted 43.19%(414 137/958 826) in total TB cases, and in 2014 this proportion was 66.43%(534 480/804 581). Between 2005—2014, among smear 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ses in the country, male accounted for 67.94%(3 190 239/4 695 400), 71.35%(3 350 226/4 695 400) was between 15-60 years old. The reported mortality rate of smear 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 0.06/100 000(729/1 299 880 000) in 2005 and 0.07/100 000(889/1 360 720 000) in 2014.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smear 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s on the rise gradually, and the proportion of smear 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lso increasing and already has exceeded the proportion of smear-positive tuberculosis cases.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nagement of smear 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uberculosis.

Tuberculosis, pulmonary/epidemiology; Incidence; Tuberculosis, pulmonary/mortality; Compu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10.3969/j.issn.1000-6621.2015.05.003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10003001-002)

1020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黄飞、刘二勇、夏愔愔、杜昕、成诗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办公室(马艳)

成诗明,Email: smcheng@chinatb.org

2015-04-03)

猜你喜欢

涂阳结核病肺结核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及其临床特点分析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临床护理路径在涂阳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山东省全球基金MDR-TB控制项目实施前后痰培养工作比较研究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健康宣教在海南藏族自治区牧区结核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