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化,充满争议的话题
2015-05-25朱四倍
文/朱四倍
在今年的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中,著名导演冯小刚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冯导举例,如“亲爱的”这几个字非常有含义,“亲”的繁体是左边一个“亲”,右边一个“见”,组成了是在“爱”中加了一个“心”,这俩字的含义是亲要相见,爱要有心。结果简化以后变成了“亲不见、爱无心”。
“恢复部分繁体字”再次从政协委员口中说出,公众恐怕不会感到多么地吃惊。一是由于社会对传统文化呈现出越来越重视的姿态,无论是表面的还是深层的;二是此事非孤例,而是早有先例。如2008年,文艺界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2009年,又有委员提出恢复繁体字提案;并且,有人还提出用繁体字申遗,不少地方出于不同的目的要求市民认识繁体字、小学生学习繁体字;至于已故学者季羡林先生,当初论及国学普及时指出,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也在坊间一度引起热议……如此种种,似乎无不证明恢复繁体字成了传承文明和文化的“必须”,如果不恢复,就仿佛是在“犯罪”。
真的如此吗?
客观地说,这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话题,连有关方面也不得不用“语言文字法”来回应社会。直到今天,恢复繁体字依旧是一个充满了迷雾的争议性话题。冯小刚导演用“亲不见、爱无心”作为例子进行说明,是否真能说服人心呢?其提案果真能为恢复繁体字提供正当性的依据吗?依笔者意见,这恐怕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不妨回到问题的原点。我们的问题是:汉字是要越来越简单呢,还是要越来越复杂?
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具有传承性,这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如果割断历史谈汉字,就是无知;但为了历史而说汉字,同样是一种无知。因为,汉字一直在变化中,并且,作为公众生活交流的工具也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民众的要求,固守不变的汉字是不存在的。深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如何变化,去繁就简是汉字的最重要趋势,也是始终充满活力的支撑性要素。站在这样的立场上,笔者以为,尽管近年来始终有人在不断呼吁恢复繁体字而没有得到国家正式响应,根本原因就在于就恢复而恢复的做法,不是真正尊重汉字的表现,也不是对文化的真正传承,相反,倒是暴露出了那么一点点的肤浅与自负。
从何说起?原因至少有二:一是建议者根本无法厘清恢复繁体字的目的是什么,而是在想当然地认为繁体字优越于简化字。这样的想当然自然得不到民意和政府支持。以所谓的“亲不见、爱无心”来说,这是想象中的理由,放在当下话语环境中,有哪个个体不知道“亲爱的”具体含义呢?非要用繁体字来表述呢?
二是建议者混淆了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关系。必须明确,简体字并不单单是指建国后的文字简化和规范工作,而是从古都有的事实。有学者指出,看现有的历史资料,无论是出土文献还是影印典籍,都能清楚地表明,简体字的历史不是几十年,而是几千年,简体字古已有之,从商代甲骨文开始就能见到当今简化字的身影。更何况,我国的汉字简化处于社会不断使用的状态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字不是一成不变,规范也就不可能一成不变,半个世纪修订一次,为时已经过长。从这个意义来说,简化汉字不是从零开始的,而简单地恢复繁体字是对汉字与时俱进发展的熟视无睹。
语言是记录文化的载体,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稳固性是其重要特征,语言系统是不可能人为地制定或改革的。自负地认为繁体汉字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字,才能代表传统文化,这种观点是偏颇和有害的,严格地说,也是对汉字文化的破坏和背离。笔者以为,繁体字在特定范围内存在才是合理的,如学术研究等特殊领域就可。同时,也要正视汉字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所谓“亲不见、爱无心”,毋宁说是一种自我营造的幻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