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2015-05-23胡红军
胡红军
(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新乡453000)
目前,手术切除仍是临床治疗食管癌的最佳方式,但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大、围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1,2]。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发展,腔镜在食管癌的治疗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我院对食管癌患者采用在胸、腹腔镜辅助下行微创食管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并与同期行常规开胸手术患者进行近期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8例,男71例、女27例,年龄39~65(50.4±2.6)岁。其中食管上段17例,中段61例,下段20例;全部病例无胸膜粘连。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 88例,腺癌 10例;病理分期:T1N0M018例,T1N1M021例,T2N0M024例,T2N1M019例,T3N1M016例。将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开胸食管癌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变位置、病理分期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患者均行双腔气管插管复合全麻,左侧肺通气;术前辅助检查、呼吸道及消化道准备相同。观察组先采用左侧90°卧位,略前倾,完成胸腔镜下食管的游离及纵隔淋巴结清扫[3];后改头高脚低平卧位,颈部、腹部消毒铺巾,在腹腔镜下完成胃游离及腹部淋巴结清扫;再在左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作一长约5 cm切口,游离并离断颈段食管,于剑突下作一长约4 cm左右的小切口,拉出食管及胃,切除食管及胃小弯,残胃制作管状胃,于管状胃最高点缝线,经纵隔食管床拉至左颈行胃食管手工吻合或行器械吻合[4]。对照组取左侧卧位,经右胸第5肋间做约25 cm长切口,进入胸腔,完成胸部手术;后改平卧位,经腹旁正中做约15 cm切口,由剑突至脐间进腹,完成腹部手术;再于左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做5 cm切口游离并离断颈段食管,拉出食管及胃,制作管状胃,经纵隔食管床拉至左颈行胃食管手工吻合或行器械吻合。手术具体操作及淋巴结清扫与观察组相同。
1.2.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总手术时间(从实施麻醉开始计算手术时间,包括体位重新摆放时间)、胸部手术时间、腹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胸腔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肺部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发生情况。出现呼吸衰竭者术后需呼吸机支持1 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5天在患者安静状态时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通气功能[5],包括肺活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最大通气量实测值占理论预计值的百分比(MVV%)。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中共2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损伤脾脏,1例损伤左支气管。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s)
组别 n 总手术时间(min)胸部手术时间(min)腹部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淋巴结清扫总数(枚)胸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枚)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枚)术后拔管时间(d)胸腔引流量(mL)术后住院时间(d)观察组 49 172.8±44.2 82.1±27.3 55.4±18.2 95.7±30.7 26.7±4.2 17.5±3.6 9.8±2.9 4.7±1.3 580±30.5 11.8±2.2对照组 49 160.6±40.4 79.5±30.5 49.6±15.3 230.4±60.7 22.5±4.8 15.7±4.0 8.2±3.4 8.2±1.8 1210±50.8 19.1±3.8 t 1.402 1.335 1.357 19.821 1.643 1.516 1.485 6.796 45.603 9.03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1例、肺部并发症8例、吻合口瘘3例、脓胸和(或)乳糜胸1例、声带麻痹2例、胃排空障碍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73%;观察组则分别为0、3、3、3、1、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2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术后肺功能比较 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观察组未出现呼吸衰竭者。两组术后肺功能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肺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术后肺功能比较(%,±s)
组别 n VC% FEV1%MVV%观察组49 82.23±9.58 81.24±9.52 76.30±13.84对照组 49 40.16±6.25 42.61±6.06 45.41± 9.02 t 20.319 37.037 14.801 P <0.01 <0.01 <0.01
3 讨论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食管次全切除、淋巴结清扫及消化道重建仍是食管癌治疗的有效方式,但常规的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较差。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腔镜下食管切除术的使用相继增多,但多采用胸腔镜下食管游离,而腹部依然采用开放手术[6~8]。自 Luketich在2000年首次发表了应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报道以后,胸、腹腔镜辅助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方式才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但在手术的安全性和根治性等方面目前仍存在争议[9],依然缺乏有说服力的临床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10];且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需具备胸腔镜及腹腔镜手术技术,因此手术难度高,对操作者技术水平的要求更高。
相较于常规的开胸手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具有解剖结构层次清晰、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对肺功能影响小等优势[11]。腔镜食管癌手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是降低食管癌手术发生肺部并发症和呼吸衰竭的风险。常规的开胸手术心肺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除手术创伤较大外,还因为为了更好地暴露后纵隔区,对肺组织牵拉挤压易造成肺损伤,常压迫下腔静脉造成回心血量降低引起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从而既影响胸式呼吸又影响腹式呼吸[12,13]。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利用微创优势,减少了对呼吸肌的损伤,且借助30°腔镜技术能较好地观察后纵隔食管床,减少对肺的牵拉,缓解对肺组织的挤压及下腔静脉的压迫;同时遵循食管癌外科原则,既能较全面清扫腹部、纵隔区、左颈引流区域淋巴结,又能降低创伤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对肺功能的影响,逐渐为外科临床接受并应用。
本研究中,应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胸腔引流量,同时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术后并发症少,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较小;总手术时间、胸部手术时间、腹部手术时间虽略长于常规的开胸手术,却并未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表明应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1]段东奎,李伟,金哲,等.胸腹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对比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67-4068.
[2]吴岚岚.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5):475-476.
[3]Bronson NW,Luna RA,Hunter JG.Tailoring esophageal cancer surgery[J].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2,24(4):275-287.
[4]茅腾,方文涛,谷志涛,等.腔镜微创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的比较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9):922-925.
[5]余鑫.联合胸腹腔镜胸段食管癌切除术对高龄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9):1023-1024.
[6]Feng MX,Wang H,Zhang Y,et al.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 case-control study of thoracoscope versus mediastinoscope assistance[J].Surg Endosc,2012,26(6):1573-1578.
[7]陈保富,朱成楚,马德华,等.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81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27(4):218-220.
[8]陈亮,王武军,蔡瑞君,等.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的 Meta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6):603-607.
[9]徐斌.食管癌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其防治[J].山东医药,2011,51(5):91-93.
[10]张小路,杜梅红,展晖,等.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应用体会[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2,4(6):373-374.
[11]刘宝兴,李印,秦建军,等.胸腹腔镜联合与常规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比较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9):938-942.
[12]龙朝辉,王文祥,田平,等.胸、腹腔镜食道癌手术对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16(3):195-197.
[13]Singh PK,Pham TH,Diggs BS,et al.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 provides equivalent oncologic outcomes to open esophagectomy for locally advanced(stageⅡ orⅢ)esophageal carcinoma[J].Arch Surg,2011,146(6):71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