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015-05-22顾民
顾民
【摘要】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决定着科学的探究能力。然而,目前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是使学生产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去参与科学实验,去亲自动手操作。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让科学实验更加贴近生活,最终达到学生养成积极良好习惯的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个课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 科学课 实验 动手 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247-02
小学科学课是中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基本上可以分为理论和实验两大部分,其中实验课程最重要的关键就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假如只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枯燥讲解,将会对学生造成肤浅的认识,不利于其对科学知识的牢固掌握。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1 意义所在
1.1 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离不开好奇思想的萌生,好奇思想的萌生也是学生的天性所成,创新意识的开发需要兴趣这个老师的谆谆教诲。因此作为小学科学课的教师,必须要吃准吃透教材,研究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积极地培养并保持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积极参与并动手操作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发现、有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施小学科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推导、操作、验证,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自己去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都主动参与。学生在操作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方法,从而培养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活動中注意思维和语言有机结合,可提高学生手、脑、眼、口结合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既深化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实施方法
2.1 学生设计实验过程
当前小学科学实验课程中,为了避免发生危险,许多实验活动是由任课教师精心设计,并一步一步进行演示实验步骤,学生亦步亦趋进行观看学习,不能主动的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使学生陷入了被动的接受状态。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提出假设的结论并安排好分组,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假设结论,按组分别进行研究,设计出验证实验的实施方案,教师可适时进行指导帮助。在实施实验课教学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比赛并评出优胜的实验组。比如在进行《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的理论教学时,先提出“环形山的形成原因”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并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思想去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最后在实验课堂上进行实验,以验证自己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
2.2 营造良好交流情境
课堂上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是教学的本质,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交流的重要性,应该注重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深度的讨论思考和质疑,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合作的氛围,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交流机会,拓宽学生们交流的层面,对于不积极参与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关注引导,帮助其进行交流,使其积极的参与到交流活动中去,保证课堂交流能够深入的开展下去,取得良好的交流效果。
2.3 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
进行实验观察在小学的科学课教学活动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等方面,小学科学课能够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掌握观察的规律是使学生具备观察力的基础,教师要培养成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要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观察顺序又可分为三种:时间顺序、方位顺序和结构顺序。其中时间顺序要求学生把某种事物的过程进行有序的分割,然后进行观察;方位顺序也可分为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周边的观察顺序;结构顺序比较复杂,其又可分为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整体与部分兼有、突出一部分等等顺序。当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规律后,教师方可对其进行观察方法的训练,也就是引导学生对同类物体的不同点、不同物体的相同点、同类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物体的不同点等等进行观察训练。
2.4 结合生活实际
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前做好课堂的准备工作,这样可以使学生与实物进行充分的接触,然后认识,经过思考发现问题,并且课下活动与实际生活的连接更为紧密。比如《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课,教师在上一节课布置下任务,让学生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实际生活,准备好与下节课相关的实验材料。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对学生准备的实验材料进行检查,并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让各组分别进行讨论研究怎样运用所带材料进行实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并要求有记录结果,等到实验完毕后,整合各组的实验结果,组织全班围绕怎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课堂上所得结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巩固课堂上的知识。
3 小结
在进行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活动时,任课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转换,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比较方便操作的动手探索实践对象。教师在进行转变的过程中,不要对学生进行干预,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每个过程进行充分的探究体验,使我们的小学科学课更具有科学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鼎山.让学生有能力动起来——浅谈科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东方教育,2013,10(08):16-17.
[2]林忠.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认真落实科学课教学目标[J].管理学家,2011,11(03):12-13.
[3]康敏.让科学生动让创想飞扬——浅谈小学科学教学[J].科学咨询,2012,14(3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