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睛”看文言文
2015-05-22王伟平
王伟平
【摘要】生态文明是近些年出现的比较热门的新理念,是全球工业化的产物。虽然生态文明不来自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但是它所强调的,尊重和维护自然,以人与人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原则的宗旨,却与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例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等是合拍的。另外,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文明教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但在语文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遗憾。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的矿藏,文言文又是这矿藏中的菁华。如果我们换一种文本视角来重新解读这些文章,你会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妙趣来。本文基于此以略作阐发。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生态文明 中华文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78-02
一、中华文明与生态文明
众所周知,生态文明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催生之物。自文艺复兴后,逐渐从神学阴影中解放出来的自然科学,如脱缰野马般奔腾向前,带动了西方社会飞速发展。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把人们带入了极度物质化的社会。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如环境恶化、社会动荡、伦理危机等等。生态文明就是要解答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費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重中之重。生态文明强调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而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是前提和基础。它是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因此,走生态文明的道路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华文明虽没有直接催生出生态文明,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基本一致的。中国文明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治体制还是文化艺术都充盈着生态文明的血液。中国文化最核心的思想体系都有生态文明的影子。因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乃至至今中国并无多大的生态灾难,乃得益于此。这也可以理解,为何当现今全球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时中国是最有力的响应者。
中国生态文明的意识最早肇始于商周时期。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是树木刚刚复苏生的季节,万物自始开始生长。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砍断其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这种制度,并非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由中华文明本身的内涵所决定的。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绵延不绝,遂成传统。
非但如此,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也都各自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比如,中国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仁爱,顺天知命,崇尚“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儒家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通过家庭、社会进一步将伦理原则扩展知自然万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a。”儒家的生态伦理,反映了它一种对宽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希冀。
道家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它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道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乃至效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的“等生死,齐万物”,也是主客体的相融。这种追求超越物欲,肯定物我之间同体相合的生态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与现代环境意识相通,与生态文明相合。
佛教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生。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真来完成认知,提升生命,以达到解脱。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涅盘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认为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一心向善,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普渡众生,成为觉悟成佛的具体手段。
无怪乎曾有思想家感慨:“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二、文言文中的生态文明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文言文作为记录古人历史信息的载体,蕴藏着有许多生态文明的信息。如果我们细心地去品味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会发现原来里头别有洞天。这里就以高中语文教材《季氏将伐颛臾》和《寡人之于国也》二课为例,说明之。
先秦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开创期。中华文明的很多核心的特征都在此时期形成并确立。它是中华文明的滥觞。这时期的文化精彩纷呈,出现了许多开宗立派的人物。各种学术互相争辩,融合,史称“百家争鸣”。但无论学术如何众多,学派如何林立,思想家们关注的问题,归根结底也就是那么几个方面——人与
人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诸子百家无一例外地在思考:我是谁?这是个什么时代?我该怎么改变这个时代?虽然最终的答案莫衷一是,但是他们都对此作出了回答。孔孟便是这时期突出代表。
《季氏将伐颛臾》是孔子师徒的一段对话。孔子的两个弟子子路和冉有,此时已是季氏的家臣,告诉孔子季氏即将攻打颛臾的消息。孔子听后对二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最后提出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我们足见孔子的生态伦理观:对内,要均贫、和寡、安倾;对外,要以德服人,百姓归顺了还要使其各得其所。孔子的为政以德,治国以礼的理念中蕴藏着生态文明的影子。在人与自身方面,孔子主张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自身德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使他人佩服;在人与社会方面,孔子对社会财富的分配主张“平均原则”,面向大众,兼顾老弱;在人与人方面,孔子提倡仁爱,讲究礼仪,知进退,懂谦让。能做到这样,社会才能“和”——安定和谐,即他所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 .梁惠王上》的节选。文章第四段论述的是孟子仁政的治国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的治国主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阐述“王道之始”的主张:不违农时,进行养民,注意保护资源,“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然后“王道”的根本措施:治民之产,使百姓衣食无虞,使人民生活稳定,安居乐业,最后再进行教化——“申之以孝悌之义”,以使民风淳朴,百姓归厚,社会安定和谐。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基本的物質需要到高级的精神需求,面面俱到。这是一幅理想的社会蓝图:统治者役民以时,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其乐融融。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孟子强烈的生态环境意识。在“王道之始”阶段,孟子提出的三个“不可”主张,与当今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何其惊人地吻合啊!
当然,文言文中的生态文明因子还有很多。比如说,山水游记类的散文和明清小品文。这类文章把自然风物作为直接观照的对象,作者遨游与山水风月之间,寄托了个人的诗思和才情,体现了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也很值得研究。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阿尔贝特·史怀哲在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时说:“只有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看得与他的同胞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这句话其实也告诉教育工作者,生态文明教育是为了培养真正有道德的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从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汲取生态文明的养分,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的教育。
例如,在讲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有段对西山的景物描写值得注意:“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讲到这里时教师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此处虽是写景,但是其中渗透着柳宗元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会,也蕴含着他对人生的通透体悟。写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写照。实际上,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一带,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他不过是借景抒怀,在山水之间浇灌自己的情感,赋予山水以个人的情志。山川壮丽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在西山顶上,作者感受到神往于大自然的浩然之气,悠悠然任意驰骋,至此,开始写的那种“恒惴栗”的感情冰释了,出现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即物我合一的境地。柳宗元正是以这种积极的心态,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在困境中汲取力量。与自然为友、与万物为一,这不正是生态文明的最好体现吗?当今社会,物欲膨胀、道德滑坡、人格堕落不正也需要这个吗?
最后,我们一起来回到两千年的孔子时代,看看孔子期望的生态文明的美好愿景吧。孔子询问弟子们的志向,只有曾皙回答让他十分满意。他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几个人在明媚的春光中沐浴完毕,愉快地吹着风、唱着歌儿回家去,轻松、温馨而宁静。这是一幅天下大治图,闲适而安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了吧。
参考文献:
[1]周扬、钱仲联《中国文学史通览》,东方出版中心200503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
[3]冯天瑜《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尚文《语文教育一家言》丽江出版社,2012.6
[5]华姿《史怀哲传:唯独这样的人》上海三联出版社,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