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教多学”模式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效用分析

2015-05-22高红梅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文言文教学

高红梅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客观地说,先教后学也有其自身存在的特点,但从古至今,已经留下了一系列难以治愈的痼疾:“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本文从“少教多学”角度出发,探讨在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的效用分析。

【关键词】少教多学 文言文 教学 效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47-02

历时十年的课程改革,虽然发现改变了很多,但发展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分量,怎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吸收更多,并转化为自身固有的知识,这一点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尤为突出,新课标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者积极思考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一、对“少教多学”理念的基本认识

“少教多学”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理念。远在1632 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说:“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从此“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被明确提出。其实与这一理念类似的观点早已有之。不论是孔子的“举一反三”、“温故知新”,还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与其有着一致性。而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则更好地诠释了“少教多学”的理念。那么怎么来认识这一理念呢?我想我们应该明确以下几点认识:

“少教多学”标志着我们传统教学思想的转移,即从原先的以教为主,转向新课改以后的以学为主。

“少教多学”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以科学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确定通过教哪些最基本的东西,让学生“学会”,并具备一定的能力,即“会学”。

二、构建“少教多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课堂上“多教少学”“满堂灌”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窘境,“少教多学”就是一剂良药。给学生充分的发现和质疑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广阔的实践和展示的舞台;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和限制,真正实行“以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的学习“生产力”。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被激发,课堂的活力才会被激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被迅速提高。

二是有利于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还要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少教多学”理念的推行,有利于解放教师的手脚,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是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最大之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而这种“自能”式的学习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多学”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教学状态下,教师自然不需要霸占課堂,自然不需要包办代替,自然可以“少教”。

三、在文言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有效做法

一是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参与热情。在教学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根据文本实际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故事传说或成语、名句导入。比如我在上《伯牙绝弦》这一课,在课堂导入时,我先让学生自由地讲讲他们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谈谈对友谊的看法,利用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对友谊的切身体会,自然地引出课文,再去理解《伯牙绝弦》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就容易多了,感受也会更深切。

二是强化诵读,培养良好的语感。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这些话道出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小学教材中文言文乃为启蒙,学生没有文言文语感,加之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所以要学好文言文,必须重视“读”的训练。诵读既可以增强古诗文的记忆,还可以提振学生的精神,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是教会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终身受益。比如在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时,指导学生按“标题―作者―出处―课文文本及注释―内容结构―文章主旨―疑难问题”的程序进行阅读,这样,可以让学生由杂乱无章、毫无条理的阅读过程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程序的过程,能大大提高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记忆读过的材料的能力。

四是鼓励质疑,尊重独特体验。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许多教师担心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地投入文本中去体会感悟,同时也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往往剥夺了学生质疑的权力。“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互相探讨,让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展开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无意中发现蕴藏其中的“真金”。

五是重视课外阅读,增强课堂实效。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要对文言世界有更清楚的认识,如果仅局限于课内教材上的一两篇课文的反复记忆和背诵,是很难形成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选择篇幅短小、意义深刻的文言文让学生在大语文教育环境中继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时要打通多种渠道,创设学习文言的言语环境。平时,可以让学生多读半文半白的古代小说、寓言故事、神话传说,这样学生既不会感到厌倦,又学到了文言知识。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集》第11卷。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文言文教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理念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