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团学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2015-05-20张丽娜张彦张谦

教育界·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服务

张丽娜 张彦 张谦

【摘 要】本文结合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根据现在社会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分析高校团学组织的优势及能力,探讨高校团学组织如何有效服务大学生,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团学组织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团学组织 就业 大学生 服务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及面临的就业困难

随着毕业生的增多,社会各行各业的就职岗位不仅没有增多,部分地区反而在减少,这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除了社会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及观念也存在很大误区。据调查显示,更多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要求远高于自身能力水平,导致就业方向把握不准。就业机会把握不住;同时存在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想去沿海城市、大中型城市发展,而偏远地区,小型城市几乎无人问及,导致热门城市就业率低,小型城市有业不就的现象。再有,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指导与服务平台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现象不乐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少,就业信息不完善,就业平台不广阔都是其重要因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渠道之一则是高校团组织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与教育。

二、高校团学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1.要充分利用高校团学组织的巨大资源优势,聚集校内校外的专家学者、成功企业人士进行专家讲座,拓展学生的就业视野。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搜集全面的招聘及创业信息,及时发布给学生,多举办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促进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抓住机遇,鼓励他们去基层创业就业。

2.加强各级团学组织就业意识的培训,开展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观念。教育大学生认识自我,面对现实,转变自己不成熟的就业观念,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就业问题。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即先降低自己的就业目标,在工作岗位中完善自己的工作经验,再去向自己理想的职业努力。

3. 开展第二课堂,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二课中体验到轻松的学习气氛,还能实现与专业相关的就业导向作用,培养专业应当具备的技能素质,渐渐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比较合理的规划。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研究,进行优势互补,优点得以发扬,缺点得以改正。在各类第二课堂中,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都会得以提高,受压能力,心理素质得以加强,自我肯定意识和乐观心态也会慢慢改善。

4.增加校內的技能竞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不论是校内、市内、省内还是全国性的竞赛,尤其是像“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两大综合类赛事,以及全国性的数学建模大赛,物流实操竞赛等专项竞赛,都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层层筛选,使具有这些能力与潜能的大学生得以发掘。通过这些竞赛,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同时,专业知识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加强,为自己的成功就业增加砝码。

5.团学组织应当重视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更早、更全面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缩短与企业所需人才的差距。高校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三下乡”和“志愿者活动”,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期间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素养能力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6.通过建立大批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使高校人才的专业实践内容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使就业市场得以巩固。高校团学组织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就业机会,推荐大学生到一些与本专业相符的单位参加实习。岗位实习是帮助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单位实习中,大学生可以将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更切实地运用自己已经学到的东西,将比较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同时,学生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类各样的问题,例如知识性的技术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团队合作问题以及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摩擦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可以让大学生发现自己能力的不足,发现自己本身的劣势,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李呈德,何明.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有效性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3-55.

[2]余燕.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考[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23-26.

[3]刘兆鹏,刘兆玺.关于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3):36-38.

猜你喜欢

就业大学生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大学生之歌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