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视角下的高校工科实验室建设与改革探索
2015-05-20谭静
谭静
【摘 要】目前,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改革不断向纵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方向发展。只有不断推动高校工科实验室建设与改革,高校的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才能同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高水平的实验室体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认真探索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规律。
【关键词】产学研 高校工科实验室 建设与改革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的改革也逐渐推进。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平台,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实验室教学可以健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以进一步构建产学研机制,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如何推进高校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已经成为我们普遍关注的课题。
一、建立健全高水平实验室体系
为突出学科特色、推动学校长远发展,我们应建立健全面向全校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室、面向部分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方向较强的专业实验室。
(一)重点建设一批基础课实验室
一方面,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重点建设好第一层次的实验室,确定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目标,尽可能获得企业、国家的资金与技术支持,使高校实验室的设备实施与社会生产设备同步,从而实现好实验教学的目标。
另一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学校特色、区域特色项目融入高校实验室,使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具备良好的条件。例如,我们可以根据高校实力及办学理念,建立EDA和自动测试技术实验室、微波网络实验室等,防止高校实验室的项目出现雷同。
(二)建立一批专业基础课实验室
传统的实验室建设方式按院、教研室的多寡均摊投资资金。这种模式不仅助长了零散的实验室建设模式,还不利于推动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以至于高校实验室建设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所以,我们应调整实验室建制,采取选点投资、院校共建的模式,共同构建以数字通信实验室、虚拟仪器测试实验室、电子机械实验室等为代表的第二层次实验室群。
(三)完善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实验室
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国家投资,并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采兄弟院校实验室建设之长,正确获得知名企业的支持。例如,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争取与HP、长城等企业合作,建立HP网络实验室和长城集团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另一方面,高校应健全实验室审批制度,杜绝重复投资建设的问题;将已经建立起来的实验室汇集在一起,以供各任课教师选择和组合使用;鼓励院级实验室向外开放,并逐步开放校级实验室;对不同的实验室、不同需求的学生列出不同实验项目套餐,使实验室建设呈现立体化、多元化。
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加强项目管理,提升实验室教学质量。首先,高校领导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定期组织实验教学座谈会,评选出优秀实验项目,做好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规划。其次,根据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确定实验课程的时数,做好实验项目的跟踪、监控与调整工作。最后,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即通过在网络上公开实验室设备、建设和实验项目,实现预约实验、评估实验和反馈实验的目的,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产学研作用。
二是以完善的制度推动实验室教学改革。高校既要大力开发一批具有典型代表的实验室项目,将项目变革与现代科技发展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又要促进实验教学方法的转变,引进新方法、新手段。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所以,各高校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实验室教学精神,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让大学生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操作技能。例如,高校可以利用一部分资金,让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动脑筋,参与电子竞赛、发明竞赛等活动。
四是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逐渐转变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截然分开的意识,提高教师的实验能力与授课能力。其次,以评奖、评优的方式鼓励教师参与实验室教学,使实验室建设既有物质保障,又有人才基础。最后,定期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企业观摩学习,使其吸取优秀实验室建设的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实验室教学能力。例如,经过校外走访学习后,我们发现许多高校实验室的建设都有赖于知名企业的捐赠,所以,其他高校的实验室可以从中受到启发,积极到民间募集资本,构建完善的实验室体统。
三、认真总结高校工科实验室建设与改革规律
一方面,紧紧围绕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标,不断总结高校工科实验室建设经验。每个高校都有其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就決定着其实验室建设的模式:实力雄厚的高校适合建立以大型实验项目为核心的实验室,而地方性院校则适合构建特色项目实验室。另一方面,制定实验室运行机制,做好实验室项目管理、监控等各项工作。
高校工科实验室建设与改革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实验室体系,不断完善实验室改革举措,才能为社会、企业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红瑞.刍议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4(2):33-34.
[2]李克林,陶国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加速新兴产业发展[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11-12.
[3]罗伟.开放高校工科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设备功能[J].才智,2013(2):36-37.
[4]姚俊红.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科实验室建设探析[J].职业时空,2011(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