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2015-05-19夏素兰
夏素兰
【摘要】本文从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入手,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尽量把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形式搬上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同时在阅读课中渗透听说练习,在情景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情景设置 课堂教学 日常生活 结合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能通过笔头测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一语言进行口头交际,教会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皮亚杰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儿童接受成人世界现成的知识,而且还要通过他们自身的创造性努力与实践活动,并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获得新知识,他认为通过教学一个方面培养掌握现成知识的人,另一方面使学生具有主动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与能力。怎样把教学活动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为主,使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学生自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我们英语教师时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尽量把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形式搬上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熟练使用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
1.合理的引导学生说英语,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基于这些经验基础之上的一系列的认知结构,对一些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接收、加工和储存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在他人协助下,形成自己的信息加工过程,建构自己的意义学习。
2.注重教学中生活情景设置,加强操练的实际效果。建构主义注重情境的作用,特别是真实情境的作用,他们强调协作学习,交互学习,提倡师徒式的传授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与学习,此外,建构主义特别注意对学习环境进行设计,为教育者提供充分的资源。
二、在阅读课中渗透“听说”练习,通过听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在练习中移植情景,在情景中反复操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1.拓展情境设置的方式。在练习中设置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在学完“UNIT1 Topic2 - Where are you from ? ”后,以Make a survey 的形式,让每位学生开展自己出生地调查,把所学的句型内容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以口头形式重温一次,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加深对句型的记忆。还可以安排学生改编对话等形式扩展对话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进步取得成功。
2.在阅读课中加入紧扣课文内容的讨论题。在阅读课中加入紧扣课文内容的讨论题,对于开拓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如在教“Unit2 Good friends” 之后设计许多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如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 her? 等由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通过真情实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3.坚持大量有意义句子的重复操练。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C.E.Eckersley )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一般来说,教师在操练课(如学习口语)上讲的比例最多不应超过25%,而学生应允许讲75%,这种做法可体现在让学生背诵对话和经典文章段落、做大量的替换练习以及从句型练习到交际等。
三、开展英语课外活动,使学生课上学的英语有更多的机会使用,逐步养成运用英语的习惯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能够巩固、加深、拓宽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助于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坚持在课内外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尽量多使用学生学过、会听或会说的日常口语,起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减少学生对英语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真实的感受英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自己学了就能有用处,立竿见影。引导学生在课内外使用英语,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形式可有多种,平时我先后有组织英语口语兴趣小组,英语课外广播小组,英语活动角,组织学生阅读英语报刊,要求学生学习用英语给同学、大中专学校的亲戚朋友寄贺卡写信等等。
四、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协作式的师生关系
学习英语或学习任何科目,都是师生共同合作的工作。教师对学生友爱、同情的态度使师生双方都能发挥各自的长处。纪律必须要有,但纪律应建立在友善的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中学生生理上、心理上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自尊心很强,对外界反应十分敏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进取精神,多鼓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
教学评价的适时和标准适当是学生了解自己学习进步,满足学生预期学习目标的关键。教学过程中及时给学生清楚的信息以反馈是成功的开始,无论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教学阶段的诊断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我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的进步,开展异步评价,以民主的方式开展学习小组的内部和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总之,交际法教学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为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最终任务是使学生养成英语语言习惯,引导他们走向令人兴奋的、自由交际王国。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