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5-05-19焦国进河北省固安县大杨先务小学
焦国进河北省固安县大杨先务小学
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焦国进
河北省固安县大杨先务小学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和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今后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今天的学生明天将步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而学会学习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高科技信息时代的需要。做为教育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认真审视、思考和探索的立足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下面我就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大胆放手,提倡学生参与学习
要使学生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想到学生,心中有学生,给学生创造学习和参与的机会,相信学生们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发挥,让他们在学中增长,在练中巩固,最终形成技能。例如我在阅读教学中关于字、词、句的教学就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每一篇中的生字和生词都是让学生靠查阅工具书和讨论去独立掌握字的部首、结构、笔画和字意,独立理解词的意思。关于句意的不同理解也是靠学生讨论后联系课文内容达成统一意见。
对于自读课文的学习我依然是完全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读课文的提纲可由学习好的学生来提出。教师只做补充和点拨,然后全体学生围绕提纲展开讨论,对于不同程度的问题由不同水平的同学来解决。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机会,也体现了面对全体学生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如在学习《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这篇课文时,因它是一篇自读课文,反映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运用对比的写法展示了特区的昨天和今天,诗的内容和主题都好理解,所以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学。首先我布置三位学生每人给本课出了一份自学提纲,然后我把这三份提纲综合成一份在课上展示给学生:⑴通读全诗,找出不懂的词语。⑵再读全诗,给文章分层并归纳层意。⑶找出描写特区昨天贫穷落后和今天新城发展变化的句子。⑷用自己的话说说特区的巨大变化。学习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每四个人一组由组长带领学习。这节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当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情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思维的矛盾运动是参与学习的真正动力。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在学生学习新的课文时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创设 一生中 情境,设置一些问题的悬念。这些问题和悬念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⑴什么地方叫做阵地?⑵什么是手术台?学生回答:“军队战斗的地方叫做阵地;医生给病人做手术的台子叫做手术台。”在学生明确两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看课文题目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举手提出疑问: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怎样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这些问题的提出在全班同学的脑子里留下了悬念,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快些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他们会以积极地探求的心态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
利用电教手段来创设情境也可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材都是经专家精心选入的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因学生见识有限,有的课文内容学生很难理解:沿海的孩子不知《草原》辽阔;内地的孩子较难理解《海底世界》;北方的孩子也很难体会瀑布那“如烟、如雾、如尘”的意境,所以课堂上往往出现启而不发的场面。如果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情境,教学将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在教学《瀑布》一课时,就用投影仪打出了瀑布的壮观画面,用录音机配以“浪涌岸滩,风吹松林”的声音,让学生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认真观察细细品味,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一座珍珠屏”等理解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相应高涨起来。
三、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的精心设计会帮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老师在精心设计的同时还应考虑怎样把学生引到知识的河流旁,让学生自己投入思维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认识能力。并引导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学会学习的方法。如在学完《小珊迪》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⑴小珊迪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⑵你对小珊迪产生了怎样的感情?⑶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对小珊迪深表同情?⑷你除了同情他之外还有什么感情?⑸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一连串的精心设计的问题,使学生认知结构发展和思维的矛盾产生了撞击,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大家畅所欲言,自抒已见。
四、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应 鼓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翁,确立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激发他们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在教学《观潮》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这个问题提的好,有价值。我记得当时全体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这个问题的提出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为整篇文章就是抓住了“奇观”一词有声有色形象地写出了大潮时声音和形态的特征。因此,当时我抓住这个机会,在班里表扬了那位学生,夸奖她问题提得好、提得妙,并倡导其他学生向她学习,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得在教学《称象》一课时,有个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向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头大象到底有多少斤重?尽管这个问题提得幼稚,但她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她真正动脑筋去思考了,说明她主动参与了学习,并在学习中能主动发现问题。说明她已经由“学会知识”向“会学知识”迈进了一大步。因此,当时我没有给她泼冷水,而是鼓励她,并加以指导,指出本课主要是突出曹冲的聪明才智,大象的重量是次要的,课文中无需把它说明白。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平等的态度、亲切的微笑和积极地鼓励、真诚地点拨来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并且面向全体学生,大胆放手,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加上教师长期的学法指导,那么他们将走向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