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2015-11-30李君霞河北省高邑县中韩学区河村学校

散文百家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段课外阅读习作

李君霞河北省高邑县中韩学区河村学校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李君霞
河北省高邑县中韩学区河村学校

一、在小学阶段中,影响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期望值过高,缺乏有效指导。

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教法,轻学法的倾向。教师只注意研究作文如何出题,如何批改,如何讲评等,对学生不懂观察生活,不会捕捉生活中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人和事,对作文存在害怕心理,缺乏写作方法等问题,却很少加以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仍沿用“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指导不得法,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此外,有些教师不善于作文,于是学生也怕作文,造成恶性循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不少语文教师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把范文当成灵丹妙药,离开范文就寸步难行。

2.教师评价单一。

详批全班几十篇作文,教师即使全力以赴也要积压较长的时间。学生得过一二周才可得到教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一个分数,一个“阅”字或一些空洞的评语。有些教师不及时批改,学生对教师的批改结果不重视,很难获得教师和学生意义上的沟通。

3.阅读课和作文课失去链接。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组织材料和确定中心等写作方法,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者有话难说、有情难抒,其结果导致学生怕写、厌写作文。

4.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视野狭窄。

照《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除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外,义务教育“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三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见下表:

学段 年级 阅读量 补充要求第一学段 1-2 不少于5万字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 3-4 不少于40万字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 5-6 不少于100万字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在“课标”中提出具体的阅读量,这在以前的各种版本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是从未有过的。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阅读没有合法的地位,各种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造成学生无暇读书;甚至部分教师和家长为提高几分成绩,把课外阅读视为“异端”,也制止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无心读书。可以说,现在大部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课标”要求,不少有识之士对此种忽视课外阅读的做法大声疾呼。

二、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加以转变的主要方面

1.教师要转变作文观念。

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高玉宝、高尔基等人没上过多少学,却写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证明。“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2.分阶段进行训练。

教师要明确各个阶段课标的要求:1、2年级(写话)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4年级(习作)。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5、6年级(习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3.教师的指导要到位。

先说作文指导。以往的作文指导,公布作文题目之后,大讲写法,然后让学生扣住题目循法而作,限制过死,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文指导,如果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每个人都有内容可写,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是很大的成功。至于写法,不宜灌输,在作中指导,比较有效。

在作文指导课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

接下来,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围绕本次习作内容,都写些什么。最好有新的内容,新的角度,新的认识。比如,很多同学都写过《介绍自己》一类的习作,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校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写写双重人格的《两个我》,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出一个真实的我,促使自己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再比如,写《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一类的作文,我国小学生往往想想便写,搜肠刮肚,闭门造车。我们可不可以学学外国,让学生采访与父母关系密切的人:他们的父母、亲人、同事,获得第一手材料再动笔习作。这样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真实。

4.评价主体多元化。

作为教师,尽管每次批改作文都很尽心尽力,每个学生的作文本上既有分数,又有眉批和总评,但大多数学生对教师这种呕心沥血的“精批细改”并不大注意,只关注自己的得分情况,至于评语,极少有学生能去好好领会和揣摩,更少学生能总结经验教训,修改或重写。正因如此,如何才能使学生普遍地提高作文水平成了一直困扰我们的难题,新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从中年级开始,学生就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受这一思想的启发,从去年开始,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着探索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新路子,即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

小学低年级写作是基础,新课标强调的阅读量并不只是低年级的任务,而要贯穿于整个小学甚至高中、大学。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最大限度的“输入”才能有所“输出”。同时教师上的作文课必须以鼓励为主,还可以结合作文发表、稿费、积分换购、荣誉称号、循环日记等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写作。

猜你喜欢

学段课外阅读习作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