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钛制弹性髓内钉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2015-05-17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骨三科广东湛江54037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湛江54037

吉林医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中段锁骨髓内

郑 荣,杨 柳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骨三科,广东 湛江 54037;.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湛江54037)

锁骨是连接躯干和上肢的主要骨性支架,受外力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5%~10%,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锁骨中段骨折大约占锁骨骨折的80%,并且大部分为移位骨折。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根据美国创伤骨科委员会(OTA)制定的标准可分为简单型、楔型和复杂型[1]。研究表明,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经保守治疗后畸形愈合、骨不连等发生率较高,严重时影响患者部分肢体功能。因此,对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2]。目前,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髓外钢板置入固定和髓内固定,并且不同固定方式治疗不同OTA 分型的锁骨中段骨折的优缺点也不尽一致。基于此,我院骨科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简单型和楔型),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择2011 年12 月~2013 年6 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新鲜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84例,其中男58 例,女26 例;年龄18 ~58 岁,平均(36.2±8.3)岁;交通伤54 例,跌摔伤21 例,其他原因9 例;左侧44 例,右侧40 例;手术时间为受伤后3 ~7 d,平均3 d;OTA 骨折分型简单型54 例,楔型30 例。纳入标准:①OTA 骨折分型为简单型和楔型;②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③至少获得12 个月及12 个月以上的完整随访;④自行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按研究方案完成者。

84 例新鲜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后行外科手术治疗时间、骨折OTA 分型、术前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重建钢板固定方法,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以骨折端为中心做横形切口8 ~10 cm,逐层分离并充分暴露骨折部位,予手法复位骨折端,根据骨折类型选用6 ~8 孔的3.5 mm 钢板和螺钉固定,冲洗伤口并行逐层缝合,术后患肢采用三角巾悬吊。

观察组: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方法,采取臂丛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在距离胸锁关节大约1 cm 处沿着患侧锁骨胸骨端正中做1 ~2 cm 的横切口,采用开口器斜向锁骨远端钻孔,选择合适直径(约2 ~3 mm)的钛制弹性髓内钉插入骨髓腔,并不断旋转髓内钉使其推至骨折端。采用C 型臂X 线机监测患者闭合复位移位,并旋转髓内钉弯头进入锁骨远侧断端直至近锁骨肩峰端约1 cm 处,调整髓内钉头的弧形方向,维持骨折部位最佳复位状态。将髓内钉尾部折弯后剪除并埋于皮下。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优良率)和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 个月、6 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 评分)。其中临床疗效标准评价按照李晓峰等[3]报道的锁骨骨折的疗效判定,分优、良、可和差4 个等级;肩关节功能Constant 评分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越好。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按照前述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组患者优38 例,良2 例,可1 例,差1 例,优良率95.2%;对照组患者优39 例,良2 例,可1 例,差0 例,优良率97.6%,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 <0.05

相关指标 观察组(n=42)对照组(n=42)手术时间(min) 51.8±6.9①70.5±7.2术中出血量(ml) 15.8±3.4① 57.2±4.3住院时间(d) 7.9±3.2① 14.1±3.9骨折愈合时间(月) 2.1±0.2① 3.8±0.3术后并发症[例(%)] 2(4.8) 3(7.1)术后3 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 评分 91.6±3.2 90.7±3.1术后6 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 评分96.3±3.6 95.4±3.4

2.2 临床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 个月和6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观察组2 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皮肤刺激1 例,骨折延迟愈合1 例),并发症发生率4.8%;对照组3 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切口感染2 例,骨折延迟愈合1 例),并发症发生率7.1%,见表1。

3 讨论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性骨折,多表现为骨折部位肿胀、压痛或畸形。锁骨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无移位锁骨中段骨折,常采取保守治疗(如颈腕带悬吊、8 字绷带固定)。对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弹性髓内钉固定和钢板固定等[4]。

钢板固定具有固定韧性好、强度高、复位好、可塑性强和固定牢靠等优点,并且术后早期可行功能锻炼,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的锁骨骨折,尤其是伴有粉碎性骨折等复杂型锁骨骨折。然而,钢板固定属于静力固定,其产生的应力遮挡不利于骨折愈合,并且具有骨膜剥离范围广、易发生切口感染和损伤锁骨下方神经和血管等缺点[5]。相对于钢板固定,弹性髓内钉固定具有美观、微创、对骨折部位血供影响小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钛制弹性髓内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柔韧性和抗疲劳性,不易引起不良反应。此外,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骨膜剥离少,可明显减少切口感染发生和减轻对锁骨下方神经、血管的损伤,并且后期内固定物取除方便。然而,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易出现内固定松动和钉尾皮肤刺激症状等并发症,术中应注意髓内钉直径和进钉点的选择。同时,对于复杂型锁骨骨折的治疗,弹性髓内钉固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

本次研究以新鲜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简单型和楔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 月、6 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与黄淑伟等[7]研究结果一致。基于此,我们推断对于简单型和楔型的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两种固定方法具有相当的临床疗效,并且对肩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然而,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具有创伤小、疗程短和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简单型和楔型的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能有效减少组织创伤、明显缩短疗程,但对于复杂型的移位锁骨中段骨折治疗尚需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1] 曾浪清,陈云丰,刘燕洁,等.锁骨中段骨折治疗现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33(6):374.

[2] 徐招跃,袁临益,杨巧燕.锁骨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2(6):37.

[3] 李晓峰,孙海钰,田丽华,等.锁骨骨折162 例治疗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1996,2(4):230.

[4] 贾光耀,刘时伟,梅 炯.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3):240.

[5] 薛祝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6 例[J].吉林医学,2012,33(35):7744.

[6] 陈 敏,姜 楠,余 斌.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比较的Meta 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7):591.

[7] 黄淑伟.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对锁骨中段骨折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5):423.

猜你喜欢

中段锁骨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并喙突基底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