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作为脑卒中昏迷患者预后判断指标的分析

2015-05-17余名华广东省惠州市三新南路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惠州516003

吉林医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化酶烯醇脑损伤

余名华 (广东省惠州市三新南路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惠州 516003)

脑卒中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多数患者遗留失语、瘫痪等残疾,其中昏迷患者的预后是临床治疗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我院对40 例脑卒中昏迷患者的血清NSE 水平进行了测定,以此确认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脑卒中昏迷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 年6 月~2012 年6 月收治的脑卒中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发病后于24 h内入院,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MRI 或颅脑CT 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患者。试验过程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患者起病前3 个月内伴随神经内分泌肿瘤或脑损伤性疾病,并排除其他因素导致昏迷的患者。脑卒中组患者40 例,男28 例,女12 例;年龄44 ~75 岁,平均62.6 岁;其中脑出血16 例,脑梗死24 例。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30 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6 ~77 岁,平均63.5 岁。

1.2 方法

1.2.1 采集标本:患者入院时抽血4 ml,放置30 min 后进行离心,将上清液置于冰箱中进行储存,温度设置为-70℃。使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清NSE 水平进行测定,选用试剂由北方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和计算。

1.2.2 Glasgow 昏迷评分法:根据Glasgow 评分将全部患者分为深昏迷、中昏迷和浅昏迷三组[1]。患者入院至起病2 个月经Glasgow 预后评分对昏迷状态进行评定。Ⅰ级:生活、工作状态良好;Ⅱ级:中残,仅限于自理生活;Ⅲ级:中残,需要他人帮助才能生活;Ⅳ级:处于植物状态;Ⅴ级:死亡。其中Ⅰ级、Ⅱ级、Ⅲ级属于预后良好,Ⅳ级和V 级属于预后不良。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 检验计量资料间的差异,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各时点血清NSE 水平的对比:脑卒中组昏迷患者血清NSE 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NSE 水平随着起病时间的发展而增高。同一时点,浅昏迷组血清NSE 水平低于中昏迷组,浅昏迷组和中昏迷组NSE 水平低于深昏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卒中昏迷患者NSE 动态变化表现:患者血清NSE 水平于1 d 内增高,第3 天增高至峰值,第7 天血清NSE 水平持续增高。浅昏迷组和中昏迷组血清NSE 水平增高幅度小,深昏迷组增高幅度大。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各时点血清NSE 水平的对比(ng/ml)

表2 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患者血清NSE 水平的对比(ng/ml

表2 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患者血清NSE 水平的对比(ng/ml

组别 例数1 d 3 d 7 d良好组35 18.48±5.21 20.25±5.98 21.22±5.41不良组5 32.22±8.57 33.32±9.26 35.24±8.15

2.2 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患者血清NSE 水平的对比:浅昏迷组患者血清NSE 水平<25.77 g/L,预后良好,其中Glasgow 评分Ⅰ级5 例,Ⅱ级15 例。中昏迷组患者预后良好,5 例患者Glasgow 评分为Ⅱ级,10 患者例Glasgow 评分为Ⅲ级。深昏迷组患者3 例Glasgow 评分为Ⅳ级,2 例Glasgow 评分为V 级。其中预后不良组死亡2 例,患者血清NSE 水平均>45 g/L。预后良好组各时点血清NSE 水平低于不良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脑卒中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是否特异性改变及改变与患者脑损伤程度是疾病诊治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内,同时参与糖酵解,为可溶性蛋白。脑损伤过程中神经细胞开始崩解,通过血脑屏障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进入血液,提高了血液中的水平[2]。研究发现,脑出血、脑瘤等脑部损害疾病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会升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脑脊液和血清中升高可以作为急性脑损伤的灵敏指标,与脑损伤的程度具有一定关联。本组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脑损伤程度越高、昏迷程度及血清NSE 水平越高,预后不良。深昏迷患者升高的NSE 水平升高幅度较大,说明脑组织持续受损。目前,评估患者病情状况的指标较少,较为客观的判断指标为动态血清NSE 检测。有关资料指出,血清NSE >35 g/L 表示预后不良,血清NSE >40 g/L 者均死亡。本组预后不良者各时点血清NSE 水平与预后良好者相比显著升高,提示脑卒中患者血清NSE >30 g/L 且升高持续时,表示预后不良。因此,根据这一指标可以对脑卒中昏迷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血清NSE 水平检测可作为判断脑卒中昏迷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其操作方法简单,便于工作者动态观察,临床判断昏迷者预后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1] 王淑贞,马驰骋,曹丽丽.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6(3):410.

[2] 苑振云,籍文强,李庆威.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评估脑卒中昏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智力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9):102.

猜你喜欢

化酶烯醇脑损伤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气相色谱法分析甾烯醇
烯醇化酶在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两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的研究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寄生虫烯醇化酶的研究进展
胡黄连苷Ⅱ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
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干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