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替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尿路感染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2015-05-16陈强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33期
关键词:沙星尿路感染清除率

陈强

临床上尿路感染是常见尿路系统感染疾病,是因为尿路系统被细菌侵入并生长繁殖而导致的一种炎症情况。因为泌尿系统在生理结构上上下相通,因此任何部位出现感染病灶可能殃及整个系统。但是一般患者不重视尿路感染,治疗不规范,随意购买抗生素治疗,导致感染反复发作,甚至引发脓肿、肾盂肾炎和肾功能损伤、衰竭等,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1-2]。为了评价加替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了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00例。单一用药组中,男14例,女86例,年龄18~76岁,平均(44.21±3.13)岁。体重45~82 kg,平均(50.15±15.5)kg;联合用药组中,男15例,女85例,年龄19~76岁,平 均(44.62±3.37) 岁。 体 重 22~83 kg, 平 均(51.73±15.42)kg。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让患者多喝水,并勤排尿,进行适当休息和注意外阴卫生清洁。单一用药组患者给予加替沙星(商品名:加替沙星胶囊;国药准字H20040985;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口服,1次/d,每次400 mg(2粒)。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加替沙星配合呋喃妥因(商品名:呋喃妥因片;国药准字H33020142;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100 mg/次,3~4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7 d,7 d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副作用。细菌学清除率评价: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尿培养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等进行判断,根据细菌学效果将其分为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以及无法评价四个标准[3]。而疗效则根据《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其分为痊愈、好转和无效三个级别,总有效=痊愈+好转[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处理以及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联合用药组细菌清除率为95.0%,相比单一用药组的72.0%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单一用药组有效率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用药副作用轻微,两组均有1例(1%)出现胃肠道反应症状和1例(1%)出现恶心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尿路感染需要长时间治疗,具有很高复发率[5]。且一般高发于女性患者,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中女性患者占绝大多数,这主要是由患者的尿路生理结构决定的。有研究表明,四分之一左右的女性均有过尿路感染经历,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6]。且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较低,且治愈后生活习惯没有改正,极易引发复发性尿路感染,具有难以控制和彻底治疗的特点。另外,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尿路感染发病率也比较高,主要是因为病情反复和频繁使用抗生素易造成肾脏严重损害及尿路感染,其发生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7]。目前,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类药物应用的普及,导致病原菌种类与耐药性也在发生着改变,并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越来越多细菌呈现出多重耐药性,为临床的治疗增加了难度。因此对抗菌药物的选择非常关键[8]。

加替沙星属于8-甲氧氟新一代喹诺酮类外消旋化合物,其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主要是通过细菌DNA形成过程的抑制而达到杀菌效果[9-10]。能够显著降低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活性,抗菌谱广,其适应症为由敏感病原体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鼻窦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单纯性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男性淋球菌性尿路炎症或直肠感染和女性淋球菌性宫颈感染。而呋喃妥因属于合成抗菌药,其具有的抗菌谱较广,临床上对金葡萄、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具有抗菌效果,常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有利于降低由于长时间单一抗菌药物治疗而产生的耐药性,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0%,而单一用药组有效率为75.0%;联合用药组细菌清除率95.0%,而单一用药组为72.0%;两组用药副作用轻微,均仅有2%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从治疗效果、细菌清除效果来看,联合两种药物治疗的患者均显示出优势,且两组均有较高的安全性。也有研究表明,泌尿感染的患者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感染细菌,在治疗时,基于比较全面的考虑,可以将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耐药率较低的药物做为首选药物应用,该类药物价格适中,更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加替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尿路感染有效性高,能够显著提高细菌清除率,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泌尿科中推广应用,但具体应用还需要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特点以及患者经济条件进行更好的选择。

[1]傅令飞.加替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尿路感染31例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5):31-32.

[2]李秋水,肖文兴,刘臻伟,等.32例尿路感染加替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45(27):524-525.

[3]阿卜力孜·阿塔伍拉.加替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3(15):92-93.

[4]秦大勇,王志新.呋喃妥因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相关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9(2):213-214.

[5]姜明刚,尹飞.加替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尿路感染40例的疗效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7(12):150-151.

[6]白秀艳.273例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25(2):43-44.

[7]王玉升,王东文.协日嘎四味汤胶囊与加替沙星联合治疗尿路感染临床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4,18(5):590-591,594.

[8]李守锟.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2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52(22):46-47.

[9]胡晓莲.急性下尿路感染应用三金片联合加替沙星治疗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4,18(27):659-660.

[10]熊云来,占爱君.比较分析莫西沙星与加替沙星治疗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2(8):158-159.

[11]肖金新.加替沙星和头孢哌酮钠治疗尿路感染患者72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174-175.

[12]刘莉.1例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z1):161.

猜你喜欢

沙星尿路感染清除率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盐酸安妥沙星片中右旋安妥沙星的测定*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生物质炭及草炭吸附模拟废水中恩诺沙星特性的研究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