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主动实践教学思考
2015-05-15冯晓丽
冯晓丽
摘 要:创造性是个性化人才的特质之一,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实践是重要途径。主动实践是遵循个性化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形成加强主动实践教学的机制、模式和举措,是在人才培养中解决“如何保障人的培养”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主动实践;个性化;作用;路径
实践性作为教育的本质属性告知我们,激励学生富于梦想、主动实践,是成就其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用主动实践教学的理念设计、组织实践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实践,是实现人才培养个性化、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和可行路径。
一、主动实践教学和个性化培养
1.主动实践教学
所谓主动实践,即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层面,按照自己对对象的理解,在一个相对框定的路线中制订的,并且主要依靠自己去完成实践任务。主动实践主要包括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和领导力等要素[1]。其特点就是:让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确定实验的对象,实验的方法,程序的设计,问题的分析等,进而达到激发和提高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2.个性化培养
个性化培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育中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其目的是要培养创造性人格。在个性化教育中,要树立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个性化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三者是统一的[2]。
个性化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潜质得到充分开发。
个性化培养体现着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公认模式,基本回答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即:高等教育不再是按教育者设计的模式塑造人,不再是一条标准化的生产线,而是按照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培养人,满足特性化产品加工要求的柔性制造系统。
二、主动实践教学对个性化人才培养的作用
主动实践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好奇心,充分发挥想象空间,以增强成就动机。它通过提供若干种可供学生自主选用,并且能够达到实验结果的原理和仪器设备,学生自主动手并实施实验,实验的结果具有很大的未知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实验的方法、步骤,自主分析问题,自主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主动实践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个性化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1.注重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多维实践平台
主动实践教学模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本身,而是课内实验与课外创新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内容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构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在主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通识教育和提高素质为核心,还可以设计体现理论在实际中具体应用的科技活动,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注重体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
在主动实践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判断,按照自己的设想来设计实验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教师更多地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实践,学生自身的创新潜能就能得到很大的开发。
3.注重实践教学要素的系统聚合效能
主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强调教学要素的机制优化、互动互补。强调在推动教学过程中要素所形成的良性系统功效。在主动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理论与实际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实习和实训互动、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互动,在这种互动的氛围中学生就会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4.注重对学生实践活动过程的考核
主动实践教学依据具有主动实践特征及特色的教学体系,建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的激励机制。其考核评价标准不再是以成绩为唯一标准,重点是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分析问题、动手能力进行综合考评,淡化结果。主动实践教学通过“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通过“设计性实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实施主动实践教学的路径
1.打造个性化的实践教学团队
在个性化人才培养中,具有创新性、批判性等特征的高水平实践教师队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个性化实践教学团队应由多层次、多学科背景、具有较为丰富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和技术人员以团队形式组成,主要包括实践理论课教师、具体实践组织指导教师、博士研究生和优秀硕士研究生为助教。这种教学团队应勇于竞争、敢于创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更新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四层次设计开放性实验项目
支持学生进行主动实践的开放性实验项目,需要递进式地对学生进行四个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即:第一层次是依托教学实验中心,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第二层次是依托专业实验室,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第三层次是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知识综合能力;第四层次是依托创新实践基地,实施自主实践、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开放性实验项目设计,要充分考虑必要的实验条件和学生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对于开放性实验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实验题目,自由组合实验团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主选择仪器和设备,自主分析实验结果。在这种自主开放的主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应有的提升。主动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主体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又有一定的受动性和条件限制,这种实践过程就是对受动性和条件限制的超越。endprint
开放性实验教学是体现主动实践理念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就实验室的开放而言,应该是在时间、方法和内容上的同时开放,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做中学”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
3.采用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主动实践教学涉及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实践类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对不同实验项目进行自主实践的需求。
验证性实验作为一种最常用的实践教学手段,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对于验证性实验,教师给出实验的要求及内容,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方法、步骤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验证,独立思考,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实验过程中出错的地方,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发现错误的原因,然后自行修改。
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基本实验技能来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方法,并且能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来实现自己的设计。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强调对独立设计能力的训练,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鉴于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学生主动实践过程特征,教师在给出实验项目的基础上,要教会学生查阅资料并分析借鉴,要求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准备、组织、实施实验。对于实验方案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以质疑的方式提出,做到启发得当,尤其应注重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同时,对于不同的学生,主动实践的程度与形式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做到有针对性地组织、启发和引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指导的成分可减少;对于基础一般和较差的学生,指导的成分要加强。
4.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1)注重过程,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实践。主动实践注重的是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因此,要设计一种引导性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关注学生开展主动实践的过程。尤其要加大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动手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评价指标的设计要体现对学生在主动实践过程中自主意识、能动意识、创新意识的引导和考核,激励主动实践行为的延伸和发扬。例如,对于公开发表的论文以及产生其他实际成果的课题,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奖励。
(2)建立机制,激励教师投身主动实践。首先,将主动实践的理念贯穿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研究教学方法,提升指导技能;其次,学校要加大对实验室教师的培训力度,专项经费支持实验教师参加培训,出国研修,参加研讨交流会等;最后,学校要把主动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作为岗位晋升、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方面的重要指标,或设立专门的岗位,尤其是要引导、吸引中青年教师从事主动实践教学的指导,使其成为骨干力量,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魏珍吉. 激发学生主动实践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J]. 成才之路,2009(8).
[2] 王英等. 个性化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
[3] 倪师军,曹俊兴等. 基于三大平台培养三种能力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
[本文为“211工程”专项经费重点资助课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个性化教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A1329)的部分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余大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