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设置
2015-05-15张忠福
张忠福
摘 要: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对大学生就业状况影响较大。高校设置学科专业应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应满足学生的需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健全高等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协调机制,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学科专业设置
一、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高校专业设置上如何发挥作用问题
高校自主设置专业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使各类高校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发展,百花齐放,自主设置专业,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专业设置“一窝蜂”的现象,所谓的“热门专业”会同时在各高校登场。为尽可能避免“一窝蜂”现象的发生,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为高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引导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发展。
2. 学科专业培养内涵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问题
专业教育内容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之需。通过调查发现,市场需求正朝着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但按现有学科专业教育内容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多样化市场需求。2005年《上海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录》显示,本地急需具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的文化、金融、生物与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港航等六大领域的人才。在电子信息领域,人才需求的重点在集成电路产业、通讯制造产业、光电子产业、信息家电产业、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而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专业人才成为首选。在国际航运领域,上海港航人才资源总量偏少、分布不均、拔尖人才和复合人才奇缺、知识陈旧,缺乏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和金融等方面知识并能从事行业组织管理、企业管理及具体运输管理工作的综合性管理人才。
课程数量有待增加,课程内容需改革创新。通过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对大学生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看法较为一致,其中79.70%的用人单位和75.33%的历届毕业生认为大学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太少,专业课程中不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60.80%的用人单位和51.70%的历届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内容老化,没有随社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在一些高校中,不少学科专业的构成仍旧以传统课程为主,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很低。此外有39.90%的用人单位以及39.3%的历届毕业生认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在课程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更为突出的问题是课程内容改革力度不大以及课堂教学与实践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合。
3. 大学生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完善问题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的实践经历与能力水平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的关注。在问及“为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点”时,有高达64%的历届毕业生认为,应该“强化专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将能力培养等同于技能训练。高等教育历来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知识本位论”思想在学校管理者、教学者以及学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相形之下,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工作仍然没有真正进入教学、管理的主流领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高校提及培养学生能力,就会将其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技能训练,认为过多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于丢弃高等教育的本质与精神,走向职业教育的行列。事实上,高等教育中的能力培养并不是完全等同于职业技能训练,从理念和目标上讲,它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种更为“宽阔的学习经验”,即在培养一定的专业性能力(包括操作性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拓展性的专业迁移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是一种源于专业知识又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过程。
大学生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在高校现有的考核评估中,非常缺少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考核。如教育部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仅对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考评,却没有结合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来考评。正是因为缺乏一系列的考核评估机制,各高校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处于自发、随机、分散、小规模的状态,主要是依托一些特定的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进行。
4. 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问题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地位有待提高。在大部分高校里,就业指导工作与专业教育没有太大关联。高校一般仅在学生三、四年级时开展几次就业指导活动,其中指导内容虽然适用于全校学生,但针对性不强,效果也不明显。调研显示,有58.1%的应届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中,在大学四年学习阶段全程展开,尤其要对刚入学的新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指导,使其明确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而增强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5. 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协调机制问题
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协调机制问题包括五方面内容,即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供求的预警机制;专业评估、认证、更新与退出机制;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区域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协调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和调整高校专业结构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二、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对策
1. 政府教育部门应该构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为学科专业设置提供信息服务与指导
构建学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是治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举措。政府应该通过社会调查和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检验学科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并预测市场的需求,及时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在对未来几年专业需求的趋势判断上,政府应该明确高校应该新增什么专业,招生规模是多少,缩减哪些专业的招生规模,缩减多少。
在正确预测的基础上,政府还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避免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高校应也在充分认识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化内部改革,克服内外种种阻力,实现学科专业结构优化。
2. 高校在设置学科专业时应该考虑学生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在考虑各种需求方面,我国许多高校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由于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社会竞争的不断激烈,学生越来越希望能在本科学习期间得到更多方面的发展,如希望学习更广泛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开阔眼界,希望掌握外语、计算机、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希望有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这都需要我们的学科专业设置能够更加灵活,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发展综合化、实践性课程,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的学科专业及课程体系。endprint
3. 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
从管理体制上充分考虑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扩大高校自主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的自主权。建议设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管理委员会,其成员应包括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代表、企业代表、中介机构代表、学生代表等。主要职责包括新专业的审定、学科专业的评估以及确定学科专业建设专项拨款。新学科专业的形成应自下而上,由高校首先开设课程,在课程组合的基础上形成专业。建议借鉴美国高校“以知识为主导的专业模式”,即以知识包为核心,由各类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组成主干课程,形成专业,每个专业都呈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不断更新专业教学内容。
4. 学科专业培养内涵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同步变革
一是专业教育内容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课程体系改革,涵盖理论课和实验课、实践课等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理论和实验课自身的改革,理论课和实验、实践课的比例、学时分配、课程的层级关系、时间安排等等;三是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探索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四是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探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五是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
5. 搭建大学生能力培养平台
制定大学生能力培养规划。大学生能力培养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阶段要有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能力培养要通过实践课程、实践环节等途径加以实现。
建立大学生能力培养工程,包括大学生能力培养规划和方案、负责大学生能力培养管理机构、大学生能力培养基地以及建立相应的大学生能力培养检查考核评估机制。制订相应法规,要求社会企业、事业单位都承担起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能力的义务和责任。拓宽大学生能力培养渠道,企业、社区等都应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6. 建立学科专业教育管理和教学人员与就业指导工作管理人员互动机制
提高就业指导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成为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应成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改革、专业教育内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校级领导之下、各职能部门之上建立高校专业教育改革办公室,下属机构包括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部和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整合高校教育改革和就业管理工作的力量,搭建专业教育改革管理人员和教师与就业指导工作管理人员的互动平台,激发专业教师从事专业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专业教育内涵不断改革深化的良好氛围。
7. 健全高等学校评估指标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职业发展教育状况包括工作规划、指导思想、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都应列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同时,建议构建以评估结果尤其是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为导向的拨款体制,通过拨款体制改革达到推动高校专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目的。
将实践能力建设工作融入到教学、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中。高等学校既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又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一定的专业性能力(包括操作性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拓展性的专业迁移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构建一种源于专业知识又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过程。
8. 形成开放的学科专业目录,营建新兴与交叉学科发展的有利环境
当前,学科级别已日益成为左右今日中国学术命运的指挥棒,直接决定该学科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学科是项目申报、科研经费申请、课题申报、人才培养、成果鉴定、职称评定的法定依据,没有学科位置,就意味着处于虚无化、边缘化的不利地位。而学科专业目录设置要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保持学科专业领域的开放性与发展性。
9. 建立柔性化的课程组织形式,实现同一学科专业内学生的差异化培养
首先,从观念上改变对专业的传统认识。应视专业为一种柔性的课程组织形式。将专业作为学校内资源使用与人才产出的实体组织是导致固定模式、单—僵硬的主要原因,而将专业仅作为课程的组织形式,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动态化,多层次。其次,提倡同一专业下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差异化,以适应社会及学生的不同需求。专业起始于个人需求,对应于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多种多样,社会需求也是千变万化。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应更多关注传授普通大众生产生活技能,满足个性兴趣发展的需要。因此,当今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仅要考虑学科划分,而且要通过一种柔性化的课程组织,使专业设置更好地满足个人兴趣的发展以及社会实践的需求。
10. 设置综合性专业,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的矛盾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总量的高速增长,科学技术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从而使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设置综合化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世界性趋势之一。国外教育研究人员认为,综合性的专业和课程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以及组织、交际和实际工作等方面的能力。为此,国外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呈现了综合化的趋势。如,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合作的健康科学与技术学部,将医生、科学家和工程师组织在一起,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重大的医学问题和健康问题。在学部的基础上,后来又成立了健康科学、技术与管理学院,包括人类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医学、保健政策及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密歇根大学开设了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大气与海洋学系,环境科学工程学科等。此外,新兴学科专业表现出来的综合化趋势更为突出,这不仅表现在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上,也表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上。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 专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针对上海高校、学生、用人单位的调研报告[J]. 教育发展研究,2007 (7):31-32.
[2] 鲍嵘. 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系统的特点及其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4 (4):3-4.
[3] 饶燕婷.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9 (10):49-50.
[4] 程研. 刍议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分类中的交叉学科设置[J]. 高教探索,2008 (4):23-24.
[5] 刘仲林. 交叉学科分类模式与管理沉思[J]. 科学学研究,2003 (6):561-562.
[6] 阳荣威.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6:115-116.
[7] 曹洪军. 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关系[J]. 辽宁教育研究,2008 (9):120-121.
[8] 贾万刚. 大学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相协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理工高教研究,2005 (4)85-86.
[9] 赵婷婷,吴蕾蕾,樊文强. 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J]. 2005 (1):103.
[10] 吴越.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政策转型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0 (9):38-39.
[11] 周亚夫.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探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11):363-364.
[12] 包镕. 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 中国高教研究,2008 (1):54-55.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资助课题“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研究”(2012ZZ019)]
[责任编辑:吴芳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