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15-05-14胡江霞
胡江霞
(1.重庆工商大学 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400067;2.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经贸系,重庆404155)
0 引言
国外关于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特征[1-3];二是阐述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4]。相较而言,国内探讨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的文献较少,主要集中在探讨具体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5-6]和产业集群空间分布特征[7]等方面。已有成果为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视角。三峡库区作为独特的地理单元,自三峡工程修建之后,三大产业发展均较落后,产业发展空心化严重,且产业布局不够均衡。因此,需要从空间分布维度,探索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空间关联与差异,从经济地理角度找到促进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选取1997年、2003年、2009年3个时间截面,研究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探寻促进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为库区产业发展找到科学决策的支撑点。
1 区域概况
三峡库区是指受长江三峡工程影响而被淹没的地区,位于北纬28 31′-31 44′,东经105 44′-111 39′之间,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8],总面积约7.9万平方千米,主要涉及湖北的4个区县和重庆的22个区县。
2 思路和方法
本文数据均来自《重庆统计年鉴》(1998-2013年)、《湖北统计年鉴》(1998-2013年)。分别选取1997年、2003年、2009年3个年份作为时间截面,选取理由见文献[8]。选取库区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占整个库区GDP的比重,作为衡量库区三大产业空间布局及其演变的主要指标。运用地统计软件ARCGIS9.3生成图形,通过图形可以直观地观察和分析三峡库区三大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之,通过分析1997年以来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空间结构的差异,来从整体上把握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空间变化和特点。
3 实证分析
3.1 三峡库区第一产业空间格局演变
根据三峡库区1997-2009年第一产业总产值所占GDP比重来衡量该地区农业化发展程度,进而分析三峡库区农业空间格局及其演变。将原始数据导入ARCGIS9.3,生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三峡库区第一产业空间格局演变(1997-2009年)
在参考已有研究基础上[9],根据三峡库区26个区县1997年、2003年、2009年第一产业总产值所占GDP比重,将比重小于18.3%的划分为农业落后地区,比重在18.3%~36.8%之间的划分为农业次发达地区,比重大于36.8%的划分为农业发达地区。从图1可知,三峡库区第一产业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如下。
第一,三峡库区农业落后地区空间演变情况。1997年三峡库区农业GDP占比小于18.3%的区县分别为:涪陵、夷陵、北碚、九龙坡、南岸、沙坪坝、江北、大渡口、渝中。2003年,农业落后地区在1997年9个区县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渝北、长寿、万州3个区县。2009年,农业落后地区新增了江津、巴南、武隆、兴山4个区县。总之,三峡库区农业落后地区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第二,三峡库区农业次发达地区空间演变情况。1997年农业次发达地区有7个,分别是江津、渝北、长寿、万州、开县、兴山、秭归。2003年农业次发达地区数量在1997年基础上,又新增了巴南、武隆、丰都、忠县、石柱、云阳、奉节、巫山8个区县,但是,减少了长寿、渝北、万州3个区县。2009年以后农业次发达地区数量由12个减少为10个。
第三,三峡库区农业发达地区空间演变情况。1997年农业发达的区县数量较多,有巴南、武隆、丰都、忠县、石柱、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巴东10个区县。但是在2003年以后,库区农业发达区县由1997年的10个减少为2个。2009年后,三峡库区没有任何一个区县的农业总产值占比GDP大于36.8%,也就是说三峡库区农业发达地区减少为0个。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峡库区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空间演变趋势上看,1997-2009年间,农业发达区县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东部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西部,北部农业发展水平略高于南部。
3.2 三峡库区第二产业空间格局演变
根据三峡库区1997-2009年第二产业总产值所占GDP比重来衡量三峡库区的工业化发展程度,进而分析三峡库区工业化空间分布特征。将原始数据导入ARCGIS9.3,生成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三峡库区第二产业空间格局演变(1997-2009年)
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10],同时根据三峡库区26个区县1997年、2003年、2009年第二产业总产值所占GDP比重,将比重小于29%的划分为工业落后地区,比重在29%~53.4%之间的划分为工业次发达地区,比重大于53.4%的划分为工业发达地区。从图2可知,三峡库区第二产业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如下。
第一,三峡库区工业落后地区空间演变情况。1997年三峡库区工业落后区县包括丰都县、奉节县、忠县、武隆县、巴东县、巫山县和巫溪县。2003年工业落后地区由7个减少为4个,分别是忠县、奉节、巫溪、巫山。2009年三峡库区工业占比GDP均高于29%,也就是说库区工业落后地区减少为0个。
第二,三峡库区工业次发达地区空间演变情况。1997年工业次发达区县为11个,分别是江津、巴南、北碚、渝北、涪陵、长寿、石柱、万州、开县、云阳、秭归。2003年工业次发达地区新增了武隆、丰都、巴东、兴山4个区县。随着三峡库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原来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工业化空间格局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2009年工业次发达地区又新增了忠县、奉节、巫山、巫溪、夷陵、沙坪坝、渝中、大渡口、江北9个区县,少了北碚、渝北、涪陵、兴山4个区县。
第三,三峡库区工业发达地区空间演变情况。1997年工业发达区县有8个,分别为大渡口、渝中、沙坪坝、九龙坡、南岸、江北、兴山、夷陵。2003年工业发达地区减少为7个。2009年又减少为6个,分别是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涪陵、兴山。
总之,1997-2009年间,三峡库区工业化发展进程较快,原来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进一步发展,工业化空间布局出现扩张趋势。工业落后地区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大部分区县第二产业比重在29%~53.4%之间,属于工业次发达区县。尽管库区工业化发展进程较快,但是工业发达的区县仍占少数,且这些地区多属于资源密集型地区。如兴山县境内的磷矿资源丰富,分布相对比较集中,适合搞磷化工产业,因此,三峡库区工业发达的区县主要位于库首的兴山县以及重庆主城的某些区县。
3.3 三峡库区第三产业空间格局演变
根据三峡库区1997-2009年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该地区第三产业发达程度,并分析三峡库区第三产业空间格局的演变。将原始数据导入ARCGIS9.3,生成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三峡库区第三产业空间格局演变(1997-2009年)
第三,1997-2009年期间,三峡库区没有任何一个区县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大于69%,这说明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总之,1997-2009年间,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得到了一定发展,截至2009年,库区第三产业落后地区数量由26个减少为18个,但总体来说,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1997-2009年间,三峡库区没有任何一个区县的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比大于69%。从整个区域来看,库区北部的部分区县以及重庆主城的部分区县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区县。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997-2009年间,三峡库区产业空间演进特征如下。
(1)第一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农业发达区县不断减少。东部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西部,北部农业发展水平略高于南部。
(2)工业化发展进程较快,原来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进一步发展,工业化空间布局出现扩张趋势。工业发达的区县主要位于库首的兴山县以及重庆主城的某些区县。三峡库区工业化发展程度的空间差异与工业资源的空间分布之间存在某种特定的关联,主要工业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三峡库区工业发展的空间差异。
(3)第三产业得到一定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
4.2 建议
参考已有研究[10],根据三峡库区26个区县1997年、2003年、2009年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将比重小于42.5%的划分为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地区,比重在42.5%~69%之间的划分为第三产业次发达地区,比重大于69%的划分为第三产业发达地区。从图3可知,三峡库区第三产业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如下。
第一,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地区空间格局演变情况。1997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均小于42.5%,这说明三峡库区26个区县均为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地区。2003年,除了巫山县以外,其余25个区县均为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地区。2009年,三峡库区第三产业落后地区数量明显减少,由25个减少为18个。
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次发达地区空间格局演变情况。1997年,三峡库区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均小于42.5%,第三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2003年,只有巫山县为第三产业发展次发达地区。2009年,第三产业次发达地区由1个增加到8个,分别是沙坪坝、渝中、九龙坡、大渡口、江北、武隆、奉节、秭归。
4.2.1 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工业,形成生态工业产业集群
三峡库区应积极发展低碳生态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生态工业产业集群。具体建议如下: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绿色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和使用清洁能源,加快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推进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的应用。第二,政府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用低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研发节能技术,创新节能方式,变“高能耗,低产出”为“低能耗,高产出”,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第三,加强产业科学布局规划,发展生态产业集群。三峡库区应以产业集群的理念规划生态工业的空间布局,要将地区的环境容量、基础设施条件等作为约束变量,制定生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利用土地、矿产等资源杠杆,推进生态工业的空间集聚。
4.2.2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农业产业集聚
三峡库区应在资源和环境可承受范围之内,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形成生态农业的产业集聚。具体建议如下:第一,2014年,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为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路径。三峡库区应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要求,成立三峡库区特色复合农业生态经济示范区,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集聚。第二,三峡库区应充分利用农业区位条件好的区域,发挥其空间集聚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江津区、涪陵区、开县、忠县是农业高产出的集聚区域,三峡库区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农业高产区县的辐射作用,进而发挥其对周边邻近区县的空间集聚效应,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带。如积极打造三峡库区特色柑橘产业集群、特色中药材产业集群、特色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第三,三峡库区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投入与创新应用,提升生态农业产品附加值,这样才能形成特色生态农产品产业链,加快生态农业的产业集聚。
4.2.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业
三峡库区应以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态旅游业。具体建议如下:第一,渝东北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渝东北需要科学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推进农业生态旅游区等一批旅游精品建设,推动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以及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精心培育三峡旅游的知名品牌,积极构建奉节-巫山-巫溪-城口特色生态旅游经济带。第二,渝东南应以打造红色生态旅游品牌为突破口,整合红色生态旅游资源。渝东南要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和红色生态旅游资源形成有影响力的红色生态旅游品牌,从而提升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使红色资源的整合及开发进入高效、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以渝东南为例,可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实现红色旅游与其他不同主题旅游产品的捆绑销售[11]。
[1] Beardsell M,Henderson V.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com-puter industry in the USA[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2):431-456.
[2] Devereux M P,Griffth R,Simpson H.The geographic of production activity in the UK[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2,34(5):533-564.
[3] Yao Y L.Spatial overlap of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high-tech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4,28(3-6):615-632.
[4] Wang C C,Lin G S.The growth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ICT idustry:new geography of clustering and innovation[J].Issues&Studies,2008,44(2):145-192.
[5] 宋国宇.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差异及演变特征分析[J].技术经济,2011,30(5):64-68.
[6] 孙玉涛,刘凤朝,徐茜.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分布效应演变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11):37-58.
[7] 陈晓永.京津冀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空间分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6):49-56.
[8] 胡江霞,文传浩.西部连片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基于三峡库区的地统计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1):110-117.
[9] 曹颖轶.甘肃省产业空间格局演变及特点[J].工业技术经济,2011(9):35-40.
[10] 柳金红,刘则渊,王贤文.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15(3):258-264.
[11] 文连阳,许春晓.我国红色旅游产业梯度与空间结构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5):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