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邀约的意外
2015-05-13朱璟
朱璟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多从人性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心态,分析作者的心态,分析文章角色的心态,我们会有许多无法邀约的意外与精彩。
【关键词】高中语文;尊重学生;随文解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最近在上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之《二十年以后》(欧·亨利)时,发现《二十年以后》这部小说字不多,手法多。事不奇,立意奇。发现我们的学生人随意,却不随便。在高中语文中,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师很少照本宣科,却常照“备”而上——我的课,课前是怎么准备的,课上就怎么上,“我的地盘我做主”,殊不知,课上学生是主体,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当我们教师深入学生之中,深入作品之中,常会发现许多无法邀约的意外与精彩。
一、随口一答,意外偶得
别以为高中学生他们所有的解答一定是过脑的,他们的负担日益加重,在轻松的课堂里,他们也有有口无心的时候,有时甚至会被教师或同学笑为弱智的回答,但“智商”有时未必就是“硬伤”,天真中可激发教师的进一步发问,引起同学深层的思考。
笔者在上《二十年以后》这部小说时,笔者无意一问:“吉米是谁啊?”哪知有个学生比我还随意,说,“文中也没说,我知道是谁啊?唏!”囧,“真是弱智!”我在心里暗骂。可是嘴上却不能说,只是惯性地启发到:“我们大家再找找,文章真的没说吉米是谁吗?”其实从文章中大多数同学已明显地感觉到吉米就是那个警察,至于为什么是警察,大家并没有深入地思考佐证——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弱智”的问题。现在既然学生有“出丑的”,教师有提问的,自然是要作一回探究的——这大概就是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教师的权威效应吧!于是学生再读小说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从最后的信中“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回看全文,与鲍勃约会的在那个晚上只有一人——就是最先出现的警察,至于后来的去找吉米的那个高个子则是去拘捕的人了;有的说,文章中有一句话说:“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说,”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鲍勃应当收到过吉米的信,为什么警察知道这些,除非这个警察就是知情人。有的说,警察说过“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当鲍勃说“要再等他(吉米)半个小时” 大约二十分钟后“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为何如此直接,为何如此掩饰,可以理解为赴会而来,因天冷而衣领上翻,也可以解读为拘捕罪犯而来。有的说,信中有一句话也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个警察就是吉米“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 “划着火柴点烟”不就是警匪相见的特写吗!有的说,“……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也能说明第一个警察就是吉米,因为通知那个便衣只有第一个警察最有可能。有的说,20年前两人分手在同一天夜晚,20年后如约而至,不是巧合,而是“刚才我(警察)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有的同学从人物对景物的感受上找证据说,开篇“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是写景,也是写人情,中间再次写到“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两个好友久别重逢,本是一件很激动的事情,但警察此时却有着“冷飕飕”的感觉,是景语,更是情语。
通过找证据,让明白的同学更明白,让不用心的同学也上心,问题虽然简单,但学理却是一样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得,不是教师去给予。有些问题可能不是我们的教学预设,但一样可以推动我们的教学生成,有的问题表面上可能不是重点,当学生全力去探究的时候,自会推动重点目标的达成。
二、随文解构,意外相逢
欧·亨利是个了不起的小说家,尤其擅长写短篇小说,在高中课本中我们还见过他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在初中课本中我们读过他的《麦琪的礼物》,看他的作品让我们总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当我们引导学生读文章时,更要引导学生去读作者,作品往往也是作者的影子,它含有作者的生活,作者的理念和追求。一篇未必能说全,多看几篇同一作者的作品,我们会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对作者会有更深的解读。解读文章技巧是一个方面,解读文章质朴的表述和追求是更重要的方面,一篇文章打动人的首先是情,其次才是技。当我们满怀激情地去解构作品时,我们会发现作品的意外和作者神合的意外。用心,意外的事,往往也是意料中的事。
在教学《二十年以后》这篇小说时,学生读完全文后,第一个感觉就是“意外”。有的说,二十年前的难友,二十年后的难堪;有的说,一个通缉犯,却是一个守信人,20年前的一约,仍然记在心中;有的说,一个警察,本应是个大义灭亲的人,却在友情的驱动下,似水缠绵,不忍心直接下手;有的说,面对一个通缉犯,作者欧·亨利却以非常同情的笔触来表述,如“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一个人在外奔波的不易。“啊,实在不容易啊!”作者多么了解人物的内心啊! “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人往往在自以为获得想要得到的东西时往往也失去了另一部分东西。鲍勃“嘴角衔着一支没有点火的雪茄”,嘴角衔着,心里急着,一个爱烟的人却又在夜晚里不去点燃,内心是怕的,怕引起别人的关注,所以他“脸色苍白”。通过这些语言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作者对小人物是多少的理解。从西部来的人打开交给他的小纸片。“可是读完之后不禁抖了一下”这个通缉犯也有许多人性的。也只因如此,所以文章中的警察才会做出不合法却很合情的事情来。当然,客观上是警察的行为是随性而为,意外合法了。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突破预设,从“心”入手,会有更多的意外与精彩。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