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本质
——以“余角和补角”的教学设计为例

2015-05-13浙江省宁波市宁波东海实验学校陈明儒汪旭英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补角性质探究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陈明儒 汪旭英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本质
——以“余角和补角”的教学设计为例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陈明儒 汪旭英

一、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整个数学始终是围绕着‘数’与‘形’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抽象、提炼发展而成.”这两句话明确阐述数学的本质及数学是研究什么的一门学科.同时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应当有足够的实践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这又是对良好的数学学习本质的要求.“余角和补角”这个课例,虽然属于“图形与几何”的初始阶段的学习内容,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侧重于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忽视数与形的沟通与转化;侧重于性质应用过程中的演绎,轻视性质归纳过程中的合情推理;侧重教师的预设,漠视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资源.针对这种状况,笔者通过活动体验,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对“余角和补角”尝试一种新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分析

1.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浙教版(2012年版)数学七上第六章“图形的初步知识”第6.8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角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学习了直角、平角及两个角的和与差之后,进一步学习两个角之间的特殊关系.从知识顺序来看,定义两个角的和为一个直角或为一个平角是没有任何知识障碍;从逻辑顺序来看,有了任意两个角的和差学习,再切换到两个角的和为一个直角或为一个平角,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学生也不难理解与掌握.在这个知识链上,直角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后续内容的展开与深入,都与它关联.“余角和补角”是“图形和几何”中第一次研究两个角之间的关系,互余和互补的性质又是“图形和几何”的第一条性质,它将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如对顶角、垂线、相交线、平行线、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性质和证明提供依据和方法.

2.目标和目标解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通过观察、归纳、说理得出余角、补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探究等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接触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及初步的演绎推理等套路;同时体验数形结合、方程思想解决简单的几何计算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做中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4)目标解析:以一副三角板为背景,通过两种不同位置放置,创设互余、互补概念产生的背景;通过抽离三角板,抽象出互余、互补的概念,凸显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经历求一个已知角的余角及补角的过程,并反思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一个锐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90°这一重要结论;再经历画一个角的余角过程,得出余角和补角的性质;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探究等活动过程,体会类比、数形结合及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从数和形的角度理解概念和性质的本质,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策略:“归纳—演绎—类比”模式.

3.教学诊断分析

本节课最困难的应该是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导出及应用过程中的说理.教材中只有这样的背景材料:“填空:(1)∠α的余角=90°-_______.(2)∠β的余角=90°-_______.当∠α=∠β时,就有∠α的余角与∠β的余角相等.也就是说: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样可以得到: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显然教材的处理简洁明了,但对刚学几何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太抽象、太笼统,且没有“同角的余角相等”性质的归纳和说理的过程,这给教师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提供了空间.基于这样的事实,笔者设计三个活动,分步探究的教学设计(具体见“教学过程设计”),这样层层递进、逐步理解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初步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学习的基本策略:“归纳—演绎—类比”模式.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合作学习,在操作和交流中引入新知

活动1: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1所示摆放,观察并思考.

问题1:∠1和∠2、∠3和∠4分别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2

问题2:隐去三角板,将其中两个角经过一定位置移动后,如图2,∠1和∠2、∠3和∠4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你是怎样判断的?

活动预设: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以往教学实践,学生可能会提出,用量角器量出这四个角,然后计算∠1+∠2、∠3+∠4,从“数”的角度来描述互余、互补的概念;学生也有可能会提到,可以把角转一转、拼一拼看是否能得到直角或平角,从“形”的角度来解释互余或互补的数量关系.教师及时点评,并板书互余、互补的概念,并将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将数量关系进行板书.

若∠1+∠2=90°,则∠1与∠2互余;反之,若∠1与∠2互余,则∠1+∠2=90°.

若∠3+∠4=180°,则∠3与∠4互补;反之,若∠3与∠4互补,则∠3+∠4=180°.

设计思考:概念的引入,借用学生最熟悉的学习工具三角板,低起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精彩课堂热身.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余角、补角概念的发生、形成过程.余角、补角的数量关系采用正反两反面来叙述,渗透几何定义,既可以作为性质又可以作为判定的基本说理方式.让学生初步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2.及时反馈,在练习和反思中加深理解

活动2:(1)填一填.

活动预设:填表时可能出现75°的余角为25°,137°的补角为33°的情形,提醒学生从概念出发,强调互余两角和为90°,互补两角和为180°,通过求直角或钝角的余角,让学生体会只有锐角才有余角.

(2)议一议.

问题1:90°的角叫余角,180°的角叫补角?

问题2:如果∠1+∠2+∠3=180°,那么∠1、∠2与∠3互补?

问题3:同一个锐角的余角和补角有什么关系?

活动预设:学生回答问题1和2可能会出错,该两问让学生模糊,使错误的想法暴露出来,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理清概念中“互为”的本质.最后从特殊角到一般角的计算,引导学生归纳一个锐角的补角等于这个角的余角加90°.

(3)算一算.

问题1:已知一个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2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

问题2: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问题3:已知一个角的补角加上20°后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活动预设:表格的设计让数据变得更为直观,便于观察比较,因此,前两个问题都可以从表格中找答案,也可以用算术方法解答,但第三个问题学生用算术方法遇到困难,此时引导学生用方程解题.具体解答过程中,可以直接设这个角为x°,列出方程求解;也可以利用上一题归纳的结论,设这个角的余角为x°,则这个角的补角是(90+x)°,列出方程求解.

设计思考:新概念的学习需要及时巩固,适当的练习有助于概念的内化.通过填一填、议一议、算一算三个环节,强化学生对互余、互补概念的理解.通过填表的形式,可以使问题更简明,求解更方便,验证更直观.从特殊角度的计算,再到一般余角、补角的计算,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可谓一表三用.“算一算”中第二小题是书本例2的原题,本题可用方程,也可用算术方法进行求解,也可以用表中的角尝试检验.因此,笔者增设第三小题,在解法开放的情景中,让学生体验方程的思想.

3.开放探究,在探索和思辨中构建新知

探究1:画一画,已知∠1(如图3),请画出它的余角.

活动预设:每位同学都有一张图3操作纸,学生可能会画出图4~图7这四种情形.教师将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在黑板上,如果画不全,教师补充.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探究2:比一比.

问题1:将你画出的角和你的同桌比较一下,所画∠1的余角大小又有什么关系呢?以图4为例,你们发现了什么?

问题2:如图8,已知∠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问:∠2与∠4相等吗?你们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图8

活动预设:问题1引导学生发现:同角的余角相等,因为∠1+∠2=90°,∠1+∠3=90°,所以,∠2=∠3.问题2引导学生发现:等角的余角相等,因为∠1+∠2=90°,∠3+∠4=90°,又因为∠1=∠3,所以∠2=∠4.

探究3:小组合作,归纳交流.

如果把刚才性质中的“余角”改为“补角”,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请结合图形,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预设:学生可以根据探究1画图得出同角的补角相等,类比探究2得出等角的补角相等,即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并将该性质的说理过程写在黑板上.

设计思考:数学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与其说是数学结果的教学,不如说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因此,通过活动3的预设,让学生不但获取余角、补角的性质,而且让学生体会性质的产生、形成过程,体验数形结合、类比思想,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开放探究环节的设计体现“做中学”的理念,探究过程始终围绕“形”和“数”两方面展开,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经历观察、猜想、计算、验证的过程,再一次体验数形结合思想,也体验到“归纳—演绎—类比”模式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运用提高,在实践和创新中形成能力

例1如图9,已知∠AOC=∠COD=90°,作∠2的余角∠3,问:图中除了直角外,还有哪些角相等?并说明理由.

图9

设计思考:课堂的有效性首先是双基的落实.本题是书本例1的一种延伸,借用黑板上的图7,由易到难逐步突破难点,此题的价值是巩固性质,学习说理,强化基本图形.

例2如图10,射线OA表示北偏西30°(一般不说成“西偏北60°”)方向,你能用类似的方法画图表示下列各方向吗?

图10

(1)北偏东40°.

(2)南偏西50°(一般不说成“西偏南40°”).

(3)东南方向(即南偏东45°).

在图中画出上述方向后,请用数字标注图中互余或互补的角,并把它们列举出来(只需分别列举出两对).

设计思考:本题原是书本中的探究活动,考虑到象限角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作为课堂中备选的例题,看时间而定.由于象限角表示方位时,常会涉及角的互余和互补,所以给出书本中表示方位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5.归纳小结,在回顾与反思中巩固新知

填表:

设计思考:小结以表格的形式出现,由学生自主完成.目的是通过整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设计反思

1.多重理解,凸显本质

教学设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站在知识系统的高度去理解.首先,在理解数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整节课的数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数”与“形”这两个基本概念展开,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本质.如“余角和补角”概念的形成,先出现通过一副三角板,构造出一对余角、一对补角,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度量和叠合得出两对角的度数和分别为90°和180°.其次,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原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先学习概念,再学习性质,最后是应用.如果这样去设计教学流程,发现教学展开不流畅、不自然,尤其是最后的应用,是为应用而应用,因此,才有以上的教学设计.最后,在理解数学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思考.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和谐统一.这节课中,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活动安排下有序展开思考、探究等活动,经历概念的发生、形成及应用,以及性质的归纳与应用的全过程.

2.突出活动,侧重体验

《义务教务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活动是体现过程的载体之一,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动’,手动、体动、脑动;另一个是‘活’,多样才能活,对比才能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明一暗.明线显然是学生的“活动”,总体上设计了四个大的母活动,每个母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及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又设计一些子活动.如“活动2”中的(1)填一填;(2)议一议;(3)算一算.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去经历、体验、猜想、验证、讨论、交流.数学的体验不仅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中,也蕴含在数学问题的分析、思考解决的过程中.如:“同一个锐角的余角和补角有什么关系?”“已知∠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问:∠2与∠4相等吗?”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思考,感悟数学的本质和价值,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暗线就是整节课的数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数”与“形”这两个基本概念展开.

3.灵动设计,注重细节

教学是技术,技术的关键词是设计,因此,教师预设学生探究活动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如学习“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实施一个活动,分三步探究的灵动设计.由此层层递进、逐步理解,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保障.在把握整体教学结构的情况下,笔者也对教学流程中的细节也给予足够的关注.如求一个角的余角与补角,采用填表的形式,这样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归纳出“一个锐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90°”,体现图表有助于数学理解的功效;表中设计中,角度的设置了75°和137°两个非特殊角,因为这样的角的余角和补角是学生最容易求错的.还有将原来在性质后的学习例2调整到“活动2”中的“算一算”,这种细微的调整.使教学流程更自然连贯,并且在它前面加一个相对容易的问题(即搭一个脚手架),在后面再追加一个数量关系更复杂的问题,目的是体现方程思想的重要性.这样的细节处理,是为整体服务,为有效课堂服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范良火.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3.王芝平.“变化率与导数”教学设计[J].数学通报,2013(7).

4.祁斌.活化教材资源,演绎个性化课堂教学[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3(5).

5.陈明儒.突出过程孕育借助推理催化[J].中学数学(下),2013(7).

6.陈明儒,潘小梅.知识与能力并重思想与经验齐驱[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2013(3).

猜你喜欢

补角性质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余角和补角》作业讲评课教学思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厉害了,我的性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华东师大版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