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增强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2015-05-12王燕
摘 要 要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渠道畅通人才输出口;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的引导,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口径,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动态需求,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 高职 毕业生就业 人才质量 就业观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3.081
Thinking on Enhancing Vocational Graduates'
Competitive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WANG Yan
(Yunna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ergy Technology, Qujing, Yunnan 655001)
Abstract To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vocational graduates, on the one hand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level, improve the education quality, multi-channel output flow of talent; on the other hand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graduate employment outlook, the use of multi-species means and way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raduates, broaden employment caliber graduates, constantly adapt to the social dynamic demand for talent,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the employ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employment; talents' quality; employment concept; competitiveness
近幾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寒流,我国经济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发展趋于减缓,经济进入转型时期。这一社会大气候造成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成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话题,更是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对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是令人欣喜的是。高职院校率先采取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定单培养,使高职毕业生成了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的香饽饽。但目前随着国家经济遇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也面临着较大的考验,开始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要平稳过渡国家经济的转型期,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键是要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 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在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下,更考验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关乎到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这些年在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下,也难掩盖虚软的一面。我们看到的是硬件的强大,软件的不足,特别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提升不大,再加上生源质量的下滑,导致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不能较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方面也必将影响到未来学生的就业。
(1)建立建全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高职院校应以示范性院校建设为契机,同时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调整办学思路,合理构建专业结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软实力。特别要从教学主观性上做文章,建立建全教学管理体系,加大对教学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在制定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时,不能单一片面,只看考核数据,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更要评价其教学效果;既要评价教师教学科研,也要评价其修养操守,把教师教书育人综合纳入评价体系。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每一位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业导师,又是学生的择业导师。教师除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外,还应教书育人,关心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切不能将学生的就业意识培养只看作是就业部门或班主任的事情。同时,学校除加强实习、实训设施的投入外,应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引进优秀人才,营造深厚的学术和教研氛围,抓好师德师风的建设,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2 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确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但并不是无业可就。很多毕业生不能认清就业形势,在不可多得的岗位面前却挑挑拣拣,最终错过了难得的就业机会,这很大程度是毕业生认不清形势,主要是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有问题。因此,转变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正确引导他们的就业取向,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途径。
(1)摒弃择业过程中的功利思想。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高职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着功利主义思想。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功利和个人主义色彩也容易导致学生社会观念淡化,难以履行对国家集体的责任;轻视一般的工作岗位,艰苦奋斗作风减弱;诚信意识缺失。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跳槽频繁,不仅暴露出他们茫然、浮躁的择业心态,更重要的是功利思想和自由散漫意识在作祟。长此下去,有碍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不利于用人单位人员的稳定,同时有悖于职业教育的社会理念。这种对人对已不负责任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高职院校应通过思政课或班主任工作,加强对学生世界观的教育引导;教师不把功利现象和思想带进课堂,课堂上多宣传社会正能量,教育学生不为了某种眼前的、暂时的、短期的功绩利益,而背离做人之本,甚至走上邪道;就业部门和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调整就业的期望值,重拾“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取向,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崇尚理想,立足实际,多讲奉献,少谈索取。只有树立这样的职业价值观,才能走好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
(2)树立理想信念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目前的高职生大多来自农村或更偏远的地区,虽然大多不是独身子女,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现象较为普遍,再加上受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择业时只想坐拥企业单位的辉煌,没有与企业单位一同创业成长的吃苦精神和责任感,过高估计自己的同时,放弃了难得的就业与创业的机会。高职院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学生从国家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需要相结合,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摒弃好逸恶劳、急功近利思想,倡导诚信和敬业奉献,把就业眼光多投向非公有制经济单实体、乡镇企业、社区等相对艰苦的就业岗位,与他们一同创业成长。只有树立艰苦创业的就业观,才能在低迷的市场经济中顺利就业,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3 提高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黄金时期,是学校为用人单位搭建各种各样招聘会的平台,企业、公司主动上门招聘学生,最好的时候,一个学生能有2~3个单位可以选择。而最近两年国家经济的下滑,严重地制约了毕业生就业,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率逐年下降。面对现实,高职毕业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拓展个人能力,多方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才能在就业竞争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1)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目前,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职业素质不高,表现在职业角色意识和职业身份转换不到位,严明的制度、纪律、规范意识不强,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甚至缺乏基本的做人做事原则。这些问题直接显示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劣,也决定了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因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他们知识的习得,也要重视他们做人做事能力、品质的提升;强化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关照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积极探索强化教学的针对性,以增强学生岗位工作的适应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重视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宣传普及,以此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2)坚持“双证制”,鼓励“多证制”。职业技能证书是高职毕业生技能水平的初步体现,也是就业的敲门砖。为了拓展学生的就业面,高职院都主张“双证制”,鼓励“多证制”。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要为他们提供条件,鼓励他们从个人爱好或专业的延展方面考虑选择辅修考证课程,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如秘书、导游、会计等职业技能证书,还有各种软件等级证书,符合条件的还可考虑教师资格证书等。通过学生自行有规划地学习,来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培养毕业生的学习与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高职学生就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开启了另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大变革时期,经济的转型首先带动的是知识的更新。学校要注重培养毕业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多种学习渠道不断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能力。同时,学校可利用选修课或讲座等形式,给毕业生传授创业技能,如经营管理、商机判断、市场开拓、创新应变、沟通交际等,提高毕业自主创业的能力。
4 对接好毕业生的顶岗与就业
要重视毕业生的顶岗实习。有的学校将学生放到实习单位后万事大吉,不管不问,致使毕业生轻易放弃了一些较好的岗位。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部门和班主任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应高度重视,随时了解毕业生顶岗期间的动态,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1)帮助毕业生克服顶岗畏惧心理。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视界不够开阔,与社会的接触面也较窄,就业过程中难免产生畏惧心理。再加上长期的学生身份,独立性不强而依赖感较强,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表现出不成熟的一面,缺乏职业人的必备的心理素质。加上缺少工作经历和经验的储备,底气不足,害怕做错事情,表现在工作中放不开面子和手脚,面对问题不敢担当甚至推诿责任。有的毕业生甚至出现了“有岗不就,有岗怕就”的情形,耽误了就业的大好时机,也丧失了个人发展的良好机会。如果这个时候老师给予帮助鼓励,甚至从顶岗单位的指导师傅入手帮助毕业生克服心理障碍,及时做好就业指导,将会为毕业生开启新的希望。
(2)把实习当工作,把顶岗当就业。顶岗实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毕业生与实习单位已签就业协议,一种是实习单位只接收毕业生顶岗实习。对于前者,毕业生要把实习当工作,把顶岗当就业。对于后者,毕业生也应将实习当工作,把顶岗当就业,创造就业机会。高职院校在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上,一方面应强化对毕业生的职业行为规范意识的培养,在工作中提升他们的工作观念、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准则,内化为毕业生的内在修养和积淀,外化为毕业生岗位工作的自觉自律性,以期充分展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才能有效促成最终的就业;另一方面,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职业取向、企业认同、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合作与创新精神等,只有放在职业岗位上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因而,顶岗实习既是学习的过程,更是工作就业的过程,与实习单位磨合得好,最终能够促成就业。
总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关系到毕业生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他们的人生幸福,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社会效应和长期发展。因此,高职院校除做好以上工作之外,還应把脉人才市场,积极寻找各种就业机会,动用教师的各种社会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多方面的就业渠道,为他们的职业生涯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王清连,张社字.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王燕,郭在云,廖荭.高职生职业角色意识缺失现状及培养途径[J].出国与就业,2010(6).
[3] 陶书中,黄君录,王佳利.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调查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
[4] 黎维红.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及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