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术语翻译研究的计量分析
2015-05-11信娜
信娜
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学中的描述统计分析法,对2000—2014年中国国内术语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及特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表明,2000—2014年,中国术语翻译研究的文献量呈总体上升趋势;语言学视角是术语翻译研究的主流;术语、科技、中医等构成近十余年术语翻译研究的热点;研究方法多采用描写范式;语言学、翻译学、术语学成为术语翻译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
关键词:术语翻译,现状分析,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H083;H059;G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2-0038-06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Chinas Production on Translation of Terms
XIN 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findings of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nearly 600 papers on translation of terms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of terms increased in the quantity of academic periodical articles, with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constituting the mainstream. The key words of high frequency, such as ter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tc., are the most common research topics. The translation of terms is in a big demand for empirical studies and mainly based on the academic contributions from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translatology and terminology.
Keywords: translation of terms, current developments analysis, research method
引 言
“术语是凝集一个学科系统知识的关键词”[1],没有术语就没有科学,学科的交流与输入必定绕不开术语翻译。近年来,科技翻译的蓬勃发展引发了人们对术语翻译的关注。术语翻译不仅仅是翻译的问题,它还和科学技术的交流、普及、进步及创新、发展息息相关,术语成为“全球化企业语言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术语翻译的探讨与研究十分必要。鉴于此,为全面了解术语翻译研究现状,我们以“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2000—2014年国内术语翻译研究的整体趋势、关注焦点及研究方法,以期用翔实的数据实证近十余年国内术语翻译的基本状况和问题所在,为今后术语翻译研究的有序发展提供借鉴。
一 研究设计
以“中国知网”的学术资源总库为文献来源,以2000—2014年为时间节点,“学科领域”设置为“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检索条件”设定为“摘要:术语翻译”,“来源类别”设定为“全部期刊”检索,共获得566条文献(广告、会讯等信息除外),建立语料库1,主要探讨近年国内术语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学科分布等;“来源类别”设定为“核心期刊+CSSCI”进行再次检索,共获得154条文献(广告、会讯等信息除外),建立语料库2,主要分析近年国内术语翻译研究的理论趋势及学科探讨;选取中国翻译类三大核心期刊《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及《中国科技翻译》,建立语料库3,分析中国术语翻译的研究视角、理论探求等。
将“中国知网”检索到的文献以“CNKI桌面版个人数字图书馆”格式导出.cnt文件,使用CNKI关键词词频统计软件统计检索文献的关键词词频,以分析近年中国术语翻译研究的关注焦点。通过考察高频词及其频次变动来观察术语翻译的研究主题、学术生长点乃至研究方法等。
二 统计结果分析
1.整体趋势
2000—2014年,中国期刊共刊发术语翻译类论文总计566篇,论文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
图1表明,在过去近十五年间,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的术语翻译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于2006—2012年间出现了快速增长,特别是在2012年出现了近十五年来研究的最高峰。这一趋势表明,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交流日益频繁与深化,术语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离不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翻译家联盟等
图1 2000—2014年术语翻译研究论文数量
机构在推动术语与翻译工作所做的努力”[3]。2013年,术语翻译研究论文数量呈小幅回落,但并不影响整体的上升趋势。
以2000—2014年核心期刊(包括CSSCI)刊发的术语翻译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语料库2),论文分布情况如图2。图2表明,术语翻译研究的核心
图2 2000—2014年术语翻译研究核心期刊论文数量
期刊文献数量与整体趋势保持一致,呈上升态势。2012年出现最高峰,共计19篇,集中分布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外语学刊》等翻译类及外语类核心期刊。2013年,术语翻译研究的文献数量小幅回落,2014年随即回升。比较图2与图1发现,两者上升趋势大体一致。基于语料库3,我们分别统计了2000—2014年中国翻译类三大核心期刊刊发的术语翻译类文章(表1)。表1显示,翻译类三大期刊刊发的术语翻译研究类文献共64篇,约占文献总数(566篇)的11.3%,所占比例较小。横向对比,三大期刊每年刊发的术语翻译研究类文献数量基本一致,平均每年刊发1.5篇。这与术语翻译研究文献数量的整体上升趋势有较大差异,同时也表明术语翻译研究的文献质量有待提高。endprint
2.研究内容
通过查找“中国知网”可知,2000—2014年术语翻译研究大部分集中在语言学领域,包括外国语言文字及中国语言文字,两者的文献量共计484篇,占总文献量的80.13%。原因在于,翻译学在国内一般设在语言学学科下的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之下,为三级学科,术语翻译研究者大多集中于汉语或外语领域,因此形成术语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范式、文化学范式等。术语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视角占文献总量的4/5,成为主流。
其他领域,如法理、法史、计算机、体育、医学、音乐等学科的期刊,也偶尔刊发术语翻译类文章。主要原因在于术语的学科属性。就如俄国术语学家Б. Н.戈洛温(Б. Н. Головин)与Р. Ю.科布林(Р. Ю. Кобрин)所言,术语的意义“和某一职业活动有关”[4],任何领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都会与术语打交道,在参考国外文献时,都会涉及术语翻译问题。理论上,任何领域的期刊都可以刊发该领域的术语翻译类论文。因此,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音乐、美术等领域刊发术语翻译研究类文章也就不足为怪了。
3.关注焦点
基于语料库1,通过CNKI关键词词频统计软件,对术语翻译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频次排列(见表2),考察国内近十余年来术语翻译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如表2所示,术语翻译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背景下的“科技”“中医”“法律”等领域的术语翻译,这些关键词高频率出现。谈及术语,人们一般会首先联想到科技领域的术语,科技术语的翻译自然成为术语翻译研究的关注焦点。近年来,中国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术语因此也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术语的特点”[5],中医术语的翻译研究必将对中华文化外译提供借鉴。法律术语是某一国家法律文化中具体的法律传统、社会制度和民族心理的体现,不同国家的法律术语截然不同,术语空缺现象处处可见。因此,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法律术语翻译必是术语翻译焦点之一。
通过统计表2中的60个高频关键词,我们还发现,术语翻译方法类关键词,如“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意译”“音译”等频繁出现,共计108次,反映了中国术语翻译研究的现实意义,即为术语翻译实践提供建议或解决途径。方法的研究属于术语翻译微观过程研究,是术语翻译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对术语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研究方法
从表2的高频关键词,我们可以发现,国内术语翻译研究与现代翻译学一样,主要采用描写研究范式,即通过经验或观察,对术语翻译现象进行描写(如“术语翻译”“功能对等”原则),或对其进行经验概括(如“中医术语”“翻译技巧”),或对现有理论在术语翻译中的适用性进行阐释、例证(如“目的论”)。
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语料库翻译学的蓬勃发展便是很好的例证。为调查中国术语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我们以“实证,或实验,或调查,或语料库”为检索项,检索语料库1的摘要,共获取文献24篇,占所有术语翻译研究文献的4.2%。其中,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的文献8篇,采用调查研究方法的文献6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的文献8篇。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的研究者大多来自计算机研究领域,原因在于术语的翻译对自然语言处理及机器翻译具有重要影响。
5.理论视角
基于语料库3,我们进一步分析64篇文献涉及的学科理论,提取理论核心词,归纳术语翻译的研究视角。分析发现,术语翻译研究者大多从某些术语的翻译入手,探讨术语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等,如“景观术语的翻译”“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可辨性原则”“影响术语翻译的因素”等。部分学者借鉴了语言学、翻译学、术语学、思维学等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采取语言学、术语学等学科理论解释术语翻译现象,如“从术语学角度看术语翻译”“术语符号性及翻译策略”“水产术语的构成及翻译”等。可见,术语翻译研究邻近学科,即翻译学、术语学、语言学,成为术语翻译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翻译学一般理论是对大量翻译事实的归纳,将其演绎,用于分析术语翻译现象,从一般到个别,可推进翻译理论研究。术语翻译的研究对象为术语的跨语转换,术语的特性必定影响翻译过程及结果,术语学理论可用于解释术语翻译的特殊性。术语是语言词汇系统的正常成员,“术语与标准语词汇具有共同的产生渠道和构词基础”[6],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自然可用于术语翻译研究。
四 发展前瞻
上文对近十余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术语翻译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趋势、研究内容、关注焦点、研究方法、理论视角五个方面全面考察了国内术语翻译研究的基本现状和整体特点。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翻译学及术语学的发展,术语翻译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术语翻译研究不成体系;二是较少涉及人文社科领域的术语;三是研究方法局限于经验式描写;四是术语翻译研究的理论探讨不足。因此,中国的术语翻译研究应当秉持系统观,全方位、多角度考察,采用现代研究手段,从描写走向解释。
1.研究思路走向体系
知识体系化,才利于人们掌握,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在术语翻译系统中,“活动”是系统的中枢,因为“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连接点。“活动”的研究主要体现为术语翻译的方法及过程机制研究,即术语翻译微观过程,目前国内的术语翻译研究大多集中于此,“讨论较多的是术语的翻译方法、原则及汉译术语的规范化等问题”[7]。微观过程研究是术语翻译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在微观过程充分描写的基础上,需在系统观的指导下展开术语翻译其他方面的研究,如术语翻译主体、术语翻译结果等。在2014年的术语翻译文献中,已有部分文献讨论译者、术语翻译史、术语翻译的文化取向等。今后的术语翻译研究,在术语翻译过程充分描写的基础上,术语翻译过程的其他因素将进入研究者的研究视野。以方法为基础,术语翻译研究将走向术语翻译理论甚至术语翻译学科研究。endprint
2.研究对象广涉领域
表2中,关键词“科技”位列第四位,可见中国目前的术语翻译研究以科学技术领域的术语翻译研究为主。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和人文社科术语。科技术语的概念语义相对比较单一,在不同语言间寻找表示同一概念的等价术语相对容易,所以研究者往往以科技术语为例讨论术语翻译问题。另外,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也使得人们关注并且重视科技领域的研究。人文社科术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科技术语,尤其是在人文社科研究蓬勃发展的今天,人文社科术语的翻译研究同样重要。不同于科技术语,人文社科术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特征、跨学科特征和多元互补性特征”[8],其翻译复杂性远远高于科技术语。改革开放30年来,人文社科文献的大规模引介促进了中外思想交流,人文社科术语的翻译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引介西方人文社科术语的过程中出现了术语翻译的不规范。因此,今后的术语翻译研究应重点关注人文社科术语的翻译问题,如人文社科术语的输入及输出策略、人文社科术语的译名规范等。
3. 研究方法趋于实证
当今,翻译学研究常借助语言学、文学或哲学等诸学科的研究方法,在观察翻译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与描述性研究。某些翻译研究者则采用了从自然科学衍生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从规定性转向描述性,从哲学的概念分析转向验证式的研究”[9],语料库翻译研究是其典型代表。语料库翻译研究是描写性翻译研究的发展,一般采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以概率和统计为手段,对翻译文本微观层面进行量化分析,在描写基础上阐释翻译背后的社会动因。可见,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将成为现代翻译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部分研究者已经采用语料库手段研究术语翻译,基于语料库的术语翻译研究将是术语翻译研究趋势之一。
4. 研究视角转向解释
翻译学科的艺术性决定了翻译方法更具实践性,若将其上升为翻译理论,则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持。通过前文分析可知,目前的术语翻译研究,大都集中在具体术语翻译方法的分析与探讨上,较少借鉴语言学、术语学、翻译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理论进行论证,理论性欠缺。今后,术语翻译研究需积极吸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如哲学、文化学、符号学、人类学、信息论、社会学乃至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深度挖掘术语翻译的本质及规律性特征,集中对某一类术语翻译问题(如术语译名规范化等)进行系统研究,加强对术语研究发现的理论阐释和系统总结,跨学科性将成为术语翻译研究的主要特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