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韵味美的多维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培养与研究
2015-05-11蒙玲玲
蒙玲玲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声乐教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工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的理念偏抽象性针,学生需要通过教师范唱,实例讲解,领悟唱法与作品,并对作品进行二次加工,将知识内化接受并保持。针对不同对象与作品,切实讲解,引导学生透过表象了解,达到学习的迁移,从而理解并灵活应用方法达到富有感情的演绎作品。针对高校声乐教学中注重语言艺术对提高有效的声乐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声乐教学目标的路径进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 声乐教学 培养
音乐是抽象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什么样的表述可以为师生架起音乐知识交流的桥梁呢?可以说,无论你具有多雄厚的理论知识和多强的研究能力,没有良好语言表达的教学都是失败的教学。我们熟知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与抽象性较强的课程,要想提升教学质量、更高的引领学生感受作品和演绎作品,就需要简单、直观的教学语言。在歌唱的教学中,声乐教师多站在教师的角度上进行授课,因为有多年的声乐学习与教学经历,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实施授课,但学生的能力与认知层不同,教与学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声乐教师很用心的授课,但是学生的进步不大。那么使用什么形式的语言,什么样的语言更生动,又通过那种形式表达让学生更为受益呢,这成为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就是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与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便于良好的陈述教学内容。作为实践与抽象的声乐教学,许多声乐教师多为透过语言与范唱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方式是没有让学生从接触声乐理论开始的学习,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进行学习迁移,只是一味模仿声乐教师的授课内容,不能很好地认知声乐的理论学习,这严重制约了声乐教学的发展。声乐教师用言简意赅的言语,让学生在有限的课程时间中抓住学习重点,贴近生活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学习体会声乐作品中的情感符号术语,更好的处理作品。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流通性,是值得声乐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歌唱教学中,声乐教师有时会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与传统的声乐教法运用在学生身上,但对学生个体不同,作品不同,学生能否接受或是能保持住没有过多的考虑。教育的宗旨是培养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不能以一概全,而是共性成长,展现个性。所以我们在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不同时,要转换角度思考学生的感受,改变授课的方法与教学语言,更好地调动学生对于抽象声乐思维的整理,转化为形象的自我认同与保持。
声乐的演唱是由身体鼻、口腔、胸腔、肺等内部技能发声形成,我们无法外部观测,它的技能变化实际是抽象的,所以声乐教师需要形象、生动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技能的同时,心理得到“消化”,刺激技能的流动。老师需要对教学语言进行深加工、精简语句,声乐教师的教学语言精准才能在让学生发现问题、抓住重点、难点,课程达到最大化的受益。声乐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将教师语言作为主导的满堂灌,也需要思维与情感的交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等,教学是一个互动交流答疑的过程,更好地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授课前对学生进行基本声音练习,呼吸感受可以举例“闻花香”、“吹树叶”生活化的实体感受,发音练习按照本节课程演唱曲目的重难点设计,更拟人化、生动化,并讲诉大致的感受,询问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的发现声音与肌能连接点。声乐教学语言的设计应随着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反复重复的一种或是几种比喻,再活跃的教学环境也被枯燥的教学语言降低温度,所以要引导学生去探寻开发声乐学习中自己感受的想象力。在授课中,声乐教师也会告知学生肢体技能的感悟,提笑肌、松下巴,开牙关咬字,腰挺直、腰用力,肩膀放松,这些简易的话语更好地让学生接受,了解声乐演唱的身体技能,从生活化走进专业化的过渡。根据学生的声乐学习程度诱导学生学习声乐的理论知识,教学语言更为严谨逐渐渗透专业知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中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是纽带,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交流对话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道、授业、解惑、引导、点拨、启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并掌握知识,并建构自己的新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教育与教学活动有效性发展很大程度上通过有效教学语言来进行开展,教师教学语言的得当与否直接制约影响课程目标的完成度。所以要求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仔细钻研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内容与思维的整合,通过语言转化,要由浅至深带学生进入声乐理论的学习,语言要言简意赅、朴素自然,生活化、形象性较强,但需要规范化韵味美的教学语言。这样有利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缓解教与学的压力,营造舒适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声乐教学语言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因材施教,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加之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肯定,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能记录自己的声乐学习成长过程。声乐的教学语言不单一是口述的教学语言,更渗透无声的肢体语言。口述的教学语言表述讲解、形象罗列、指挥动作或是口诀的流程描述,可以归类为有声语言。课堂教学不只是有声语言,肢体比喻、神态、表情也是教学交流的方式之一,更为直观、更具感染力。在声乐教学中,教师总是会针对学生演唱错误停顿指导,情绪的打断很难连接进入后面的作品处理,也容易忘记演唱问题,教学效率会降低。如果在教学演唱进行中,教师通过一个肯定的眼神的鼓励,肢体的演示的“开阔、点小、爆发力、细腻”等等情感的引导又不打断学生的演唱情绪,这样确保学生演唱情感的完整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俗话说“此时无声胜有声”,通过身体的行为、动作、姿势或是表情等进行交流的沟通我们也可称之为无声语言,它可以是独立的交流方式,也是有声乐语言的辅助,弥补补充了有声语言的不足,避免了声乐教师语言组织的繁琐性,更好丰富、完善声乐教学的实施过程,更好的达到有效教学。
当然,成功有效的教学不是只建立在艺术的教育语言之上,是需要各方面条件的配合,流畅的教学过程与活跃的课堂气氛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这就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性与情感性是建立在教师的综合素养与人格魅力的基础上。声乐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才能让走进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课堂情绪与演唱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带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和美的启迪。
综上所诉,正如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像油一样侵入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声乐教学语言存在很大的灵活地,但不等于随意拈来,由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要求声乐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既要严谨又要通俗易懂。声乐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巧妙运用有声与无声的教学语言,提高有效教学的发展。教学语言是传道、授业、解惑情感交流的媒介,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教学工具。声乐教师的教学语言的审美化,来自于教师不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技能的钻研,与实践教学的积累,丰富声乐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声乐课堂教学的效果。语言韵味美的多维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培养与研究,对推动高校声乐教学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度广西艺术学院院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名称:语言韵味美的多维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培养与研究,项目编号:2014JGY44。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5]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